浅谈中考数学总复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考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使得教学成绩有显著地提高,是每位数学教师和参加中考的学生所关心的。为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才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考;数学;复习
  进入九年级总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相对来说要主动一些了。这时,老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如何学,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更是至关重要。为使学生在中考中得到优良的成绩,就必须在中考之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总复习,明确总复习的思路。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学安排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阶段。在复习中应明确每一阶段的重点,掌握复习节奏与进度。
  一、夯实基础,系统复习
  万变不离其宗,课本是我们复习的基础,分析历年中考数学试卷,不难发现部分试题来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些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延伸和拓展。纵观近年数学中考试卷,基础知识往往占有60%,或者更多,因此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并能综合运用。所以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知识归类,使知识脉络更清晰分明。同时,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
  二、专题复习要针对考点,抓住重点与热点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了中考数学的考点。代数部分的实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及其应用,函数;几何部分的全等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内容。在经过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专题复习时,不能再是简单的机械地重复,而是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增强理解。例如复习中采用不同题型(填空、选择、解答)分散或统一的形式加强训练。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方程、方程组、函数的一些性质转化出来,从而达到以点带片的作用。
  难点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同时有些难点既是重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若突破不了,学生的成绩难以保障。因此,难点知识必须讲清楚,而且还要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种表面上。例如二次函数中的涉及面积的动点问题、圆中切线的的有关证明,这是我们近些年一直考到的知识点,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讲清知识点还要介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做到举一反三,从简单的直接证法慢慢过渡到间接证法,避免知识间的脱节,这样才能更好地突破难点。
  中考的热点,则要注意三方面的题:(1)常考题:如实数运算、化简求值题、解方程、解直角三角形应用、尺规作图、方程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运用、圆与相似形的证明;(2)规律题、方案设计等开放性题、跨学科题;(3)背景题:如应用题这一重点知识的命题有时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稳住中考质量的重心部分。
  三、模拟训练应对中考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教师认真总结,成为学生知识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预防错误的发生,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⑴字面理解水平⑵联系的理解水平⑶创造性水平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事实证明,练是实践,评是升华,只讲不评,练习往往走过场。
  为此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四、考前总结
  考试前一周,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做好数学技能的再学习,达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第一,正确性。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遵循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在运算、推理、作图中和所得结论中都要准确无误。第二、速度。注重解题速度。第三、协调性。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对于文字、符号、图形运用自由,融为一体,作出连贯反应。另外有效调节心理状态,激发对数学的自信心,及时调整各种消极因素。
  当然,“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心得,还不足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数学总复习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复习实效,达到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一般中见特殊,特殊中见一般的能力。在教
【摘要】 新课标非常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把教材内容与数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  数学
【摘 要】如何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探讨的热点之一。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实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项目教学法 课程应用  一、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采用的项目教学法可以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 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体育与健康意识呢?本文是我在体育教学中对从小培养体育与健康意识的一些探索,希望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及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培养  中
做作业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批改作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的批改,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了解、评价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做出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和学风。目前,大部分教师作业批改都是单纯地用我们惯用的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判正误的“√”“×”和等级制的“优”“良”“合格”“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过程。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过程性,体现师生数学思维活动互动互补的过程。因而,这个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材叙述严谨、简洁,略去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很多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规律,在教材中没有做系统具体的介绍,而是隐含于数学知识的躯于之间,有赖于在教师的挖掘、点拨和提炼之下,由学生去领悟
【摘要】本文以职业培训教学现状为基点,提出必须对职业培训教学管理进行改革。要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根本的职业培训中,实施学籍管理制度、课程设置、学员职业素质培养及技能培训等的改革。  【关键词】职业培训教学管理改革  一、职业培训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
【摘要】本文首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分析,说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接着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阐述,最后说明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应处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初中体育课堂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引言:体育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体育教
学具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学习时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学习内容的学习用具,在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上课时基本上都要用到教具然而学生手中的学具却是必不可少的法宝。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工具之一。学生在参与中,通过操作和实践,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摘 要】初中生物的教学目的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还是学生生态性伦理养成的重要过程。本文以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态系统概述》为案例,指出生物教学必须从实验走向游戏,从叙述走向故事,从情感走向理性,从理性走向实践生活。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态系统 生活教学法 课堂教学  《生态系统概述》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根据教案的学习要求,该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