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图书馆图书流通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zk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把优秀图书送到基层群众手中,使基层群众能看上书、看好书,于是“图书流通站”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所谓“图书流通站”,就是用车辆把原本在图书馆的图书送到乡镇图书室和农村图书室,再由乡镇图书室和农村图书室把书借给当地读者。其基本服务流程为:县图书馆—乡镇图书流通站和农村图书流通站—农民读者。此举改变了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而基层群众跑到图书馆借书又不方便的局面,让基层群众能更方便、更快捷地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图书流通站对丰富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方便基层群众借阅图书,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浙江省松阳县有20个乡(镇),总人口23.5万人。2008年开始,县图书馆开展图书流通站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建立图书流通站60个,流通图书8万多册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流通站的建设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争取支持,完善设施
  流动图书站的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需要配备车辆、电脑等必要设施。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部门也是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的,但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往往难以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这就需要图书馆领导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争取相关部门和领导给予更大的支持。另外,流动图书站工作还可以考虑和企业联姻,通过拍卖冠名权等形式,争取部分企业对此项工作的资金支持,取得企业和图书馆双赢的效果。
  二、逐步推进,完善网络
  县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先建立试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最终完善图书流通站的网络建设。因为各乡镇和农村图书室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地主管领导对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也具有差异,我们可以选择图书室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和农村为试点,工作就会比较容易开展并取得成效。建立试点后,县馆有必要对试点进行业务上的辅导,帮助其短时间打开局面、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首批试点取得成功经验之后,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图书流通站的工作,不断完善网络,最终使流动图书站覆盖所有乡镇和社区。根据松阳县中心镇和中心村规划,我县图书流通站首先考虑建在人口比较密集的行政村,再逐步延伸到其他村或社区。为了合理有效发展,由县图书馆制定了《农村图书流通站布点五年规划》,建立图书流通站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村两委干部支持,群众意愿强烈,居住人口相对密集。二是具备面积25平方米以上的图书室,可存放1000册图书以上的书架。三是有热心图书事业的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四是每周至少开放三天,开放时间不少于20小时。
  三、专人管理,建立制度
  县图书馆要有专人负责流动图书流通站的建设工作,各基层图书流通站确定文化站工作人员或热心于文化事业的退休干部为图书流通站的管理员,切实做好图书的流通和管理工作,及时整理图书和做好图书的借阅资料,提高图书的流通和使用效率,使图书真正能为普通群众服务。如果没有专门人员管理,图书流通站的服务最终只能是流于形式。在实践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图书流通站工作制度:一是加强图书编目和日常管理。二是做好外借登记工作,要有完备的外借手续。三是做好图书归还工作,对逾期未归还的图书要及时追回,对严重损坏图书的读者要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四、精选图书,有的放矢
  图书流通站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普通老百姓, 他们需要的是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书籍。现实生活中, 我们很多乡镇和社区图书室的图书使用效率是非常低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藏书陈旧、缺乏管理。那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一是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上调查和读者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读者的喜好, 根据他们的需求购买相应的图书,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选择图书, 使流动图书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更受广大群众的喜欢,从而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 二是参考知名网站的图书销售排名和书评选书,经常参考新华书店的博库网、卓越网和当当网等知名网站的图书销售排名榜来选购图书。三是推出农民点书服务。在每个图书流通站发放点书单, 农民可以填写想看的书名和出版社等信息,或者自己想看的书的内容,图书馆及时收集信息并采购图书。另一方面,推出网上点书服务,建立图书馆网站,设立网上点书专栏,根据读者的要求买书。另外,要根据读者的借阅情况, 每两三个月更换流动图书, 适当缩短流动图书的流动周期, 使读者尽可能方便地看到更多好书。
  五、创新方式,优化服务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 才能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一是图书馆要建立网站,可以通过网站开展网上借书、网上咨询、收集读者反馈等活动。利用图书馆网站整合其他图书馆的网上资源,充分实现各图书馆的网上资源共享,既节省了资金,又可以更好地为本地读者服务。比如在我馆网站以链接的形式共享了丽水市网络图书馆和浙江网络图书馆的资源, 节省了数百元的资金, 又可以为本地读者提供海量的信息。二是开展电话借书、流通站卡片登记借书等方便读者借阅的工作方式。然后通过图书流动车把读者需要的图书尽快送到读者的手中,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加强对基层图书流通站管理员的业务辅导, 提高基层流通站管理员对图书的编目、借还档案整理、收集读者需求信息等业务的辅导。提高管理员在网络图书馆的应用和网上收集信息等服务读者的能力。
  只要我们理清思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较好地推进流动图书站的建设, 从而改善乡镇、社区图书室基础设施落后、藏书陈旧的局面,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把科技和文化知识送到他们手中, 推动农村基层的文化繁荣。
  
  参考文献:
  [1]周加仁.农村图书室的衰退与图书流通站模式的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0.11.
  [2]王淑霞.吴忠市利通区基层图书流通站(室)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6 . 6 .
  
  (作者简介:王宏伟,男,职称:图书资料助理馆员,职务:副馆长,工作单位:浙江省松阳县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增大。尤其是后奥运时代的到来,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创建体育强乡势在必行。丽新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以“生态强乡谋发展,振兴畲乡促和谐”为总体战略目标,以创建省级“体育强乡”为契机,始终坚持“体育先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体育工作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归结于人的思想,就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思想好了,正能量十足,才能推动工作继续前进.当前,在面对市场下行压力巨大的前提下,我们要进一步凝聚思想,统一行动,立足
摘要:媒体与司法是一对矛盾共生体,媒体有权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但媒体的监督却容易与司法活动发生冲突。因此,明确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新闻媒体应注重对司法活动的事后监督,同时须明确其监督重点应落在法律运行的过程中而非评判“良法”与“恶法”,以此保障新闻媒体监督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闻媒体;监督;自由;司法活动  中图分类号:D926.3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论述了当前中国影视IP开发应用现状,探寻互联网语境下中国影视IP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IP原创和多平台产业链式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IP改编;文化价值;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17-01  从2014年开始,IP改编开始被多次提到,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改编的同名经典游戏《仙剑奇侠传》系列、漫画《偷星九月天》改
患者女,20岁,自服异丙嗪300片,约2 h后出现呼之不应,遂来就诊。
在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阶段,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糖耐量都可能存在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和(或)单纯糖耐量受损,表现为单纯空腹血糖升高(IFH ),或单纯糖负荷后血糖升高(IPH),或二者同
摘要:国产动画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成人化倾向愈演愈烈,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儿童成长造成极大地困扰,作为文化产业的动画其发展需要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主要从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三个维度对国产动画片成人化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动画片;成人化;生产者;管理者;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18-01  动画在儿童电
摘 要:电子商务是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是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手段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完全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模式。网上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关键一环,只有网上支付得到了保证,电子商务交易才能顺利进行。最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支付体系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必须进行更好的策略研究为支付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电子商务;支付安全;问题;策略研究  前言  我国十二五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公路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施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公路工程具有施工环境复杂、涉及范围较广、施工内容繁杂、流动性强
图书馆发展至今,其功能已不再只是借书还书。从图书馆发展历史看,最近10年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代图书馆不能局限于传统服务,多功能视听室、各种论坛讲座、展厅、数字资源共享等等,都在改变着图书馆的传统模式。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又该如何改变传统的模式,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农村图书室如何发挥它的最大效益,为广大农民读者所接受?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