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重建交互式手术训练系统在骨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病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h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重建的交互式手术规划训练系统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进一步提高骨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效率。方法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7月31日在某院骨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每位医师在骨科规范化培训期满后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实验组应用基于影像重建的交互式手术规划训练系统对患者进行手术部位解剖重建,并在带教医师指导下进行模拟手术;对照组由带教医师应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皮肤、神经、结缔组织等特指组织的部分编码质控,分析常见的编码错误,以提高肿瘤形态学编码和肿瘤部位编码的准确性。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病案缺陷反馈系统中,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出院病案中包含皮肤、神经、结缔组织病理诊断的712份病案,由资深编码员2名和病理科主治医师2名组成质控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皮肤恶性肿瘤以C43、C44为主要诊断错编率是8.33%,以基底细胞癌为病理错编率是30.19%;神经系统肿瘤以D36.1为主要诊断错编率13.95%,以神经鞘瘤为病
本研究在无纸化病案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电子病历质控系统,通过分析讨论,最终制定289条质控项目,并嵌入到电子病历质控系统中,合理设计质控流程,采取信息化与人工相结合的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是一类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一经诊断即应采取手术治疗。本文结合临床与手术分类编码体系,总结了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疾病特征和手术方式及其编码,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编码提供参考。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在治疗上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姑息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包括体-肺分流手术,编码于39.0;右室流出道重建手术,其中右室流出道补片扩大术编码于35.34、人工血管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编码于35.92;单源化手术,编码于39.23。根治性手术包括中断体-肺分流,其中动脉导
目的比较采用磁共振与超声融合成像行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系统穿刺以及联合穿刺3种穿刺方式对前列腺癌和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64例同时行前列腺靶向穿刺和系统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7(33~90)岁。术前血清tPSA 8.97(0.64~95.63)ng/ml,fPSA 1.31(0.29~9.25)ng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的孕妇血清尿酸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1日-2020年3月31日某院386名孕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例分为对照组(n=100)和HDP组(n=286),HDP组又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n=116)、子痫前期组(n=87)、重度子痫前期组(n=83)。分析血清生化指标与HDP关系。结果孕早期HDP组仅尿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尿酸、肌酐、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在全中国范围内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传染病的死因顺位从1952年的第1位降到2017年的第10位之后,疫苗接种具有不
目的探讨心腔声学造影评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重构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69例STEMI患者并采集非造影及造影模式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切面连续动态图像。按非造影模式心内膜显示情况将患者分为图像质量佳组(23例)及图像质量不佳组(46例)。比较两组间非造影及造影模式心内膜节段显示率、附壁血栓诊断率,并评价图像质量不佳组造影
目的了解贵阳市2138例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的疾病谱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为本地区危重病患儿的临床诊疗工作、预防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贵阳市三家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138例病例资料,按年龄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共五组,统计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疾病基本特点、疾病谱顺位前十位、不同年龄段疾病谱顺位前十位。结果有效病例213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71:1,男性患病占比高于女性;婴儿期患病率占比最高52%,男女性患儿在各年龄段人数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本科生体格检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方法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选择在某医院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41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临床本科生物理诊断试验课阶段,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人,对照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技能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体格检查技能成绩(95.01±4.16)高于对照组(85.72±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代谢紊乱特征,并发现和鉴定OSCC的生物标志物,为其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76例OSCC患者和体检科的70名健康受试者,按照随机数表法按2∶1的比例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测试组和验证组,测试组共96例受试者,其中OSCC患者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