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教育是对孩子教育的好契机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8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韩国、日本与我国的台湾地区,年轻父母对传统年俗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我们,尤其是韩国人,他们认为过新年一系列优雅而繁琐的仪式,是传承东方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强化家族凝聚力,对孩子进行传统教育的好契机。国家越是现代化,年轻一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深,就越不能放弃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这是民族之根。
  相比而言,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年俗教育”可以让孩子体味到传统文化之根,体味到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其乐融融的亲情感受?其实,从洒扫除尘到拜年说吉利,每一项年俗活动对孩子而言,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
  
  全家动员来除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春节的扫尘清洁活动,从新年前一周就开始了,提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思是要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孩子也可以是除尘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冬季,孩子食量大、活动量小,安排其进行一些简单家务,如掸拂死角蛛网、擦拭门窗玻璃,清除浴室水垢等,有利于他增加活动量,减肥消脂。而“全家动员来除尘”的氛围,也使孩子感受到他是家庭的一份子,对全家的迎新活动而言,他有享受的权利,也有尽责的义务。
  
  自己动手贴春联
  孩子一面练习贴春联,父母一边告诉孩子不同的春联门类。如现在流行的对仗式楹联,在古时称为“框对”,是对称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的。除此之外,正规的春联还应当贴在“门心”,即以一正方菱形贴于门板上端的中心部位;贴有“横批”,即以一细条红纸贴于门楣的横木上;贴有“斗斤”,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如大衣橱的拉门上。春联的书写方式以工整的楷书与流畅的行书为主,父母可购买这方面的图书,让孩子欣赏名联名书,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剪窗花与贴福字
  在冬天,剪窗花可以说是孩子最喜欢的趣味活动之一,父母可对其讲明春节窗花与平日的剪纸的微妙差别,讲述“喜上眉梢”、“五福呈祥”、“红梅报春”等图案的民俗寓意,并教给孩子复杂的剪纸及刻刀手法。美丽的窗花,以其特有的谐音寓意、夸张手法和洗练造型,将吉祥事物与美好祝愿表现得淋漓尽致。窗花不仅可以贴在窗户和玻璃拉门上,窗花中的“拉花”品种,还可以悬挂房中,成为犹如圣诞花环般的装饰品。
  除了贴窗花、贴春联,倒贴福字也是重要的民俗之一,父母可为孩子讲述“福字倒贴”的由来和民间传说,书写斗方福字或将福字剪贴出来。剪纸“福”字,周围往往有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图案,每一种图案背后,都蕴含着美好的民间传说,给孩子讲一讲吧。
  
  团圆桌上饮屠苏
  吃团圆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人们既享受满桌的佳肴,也享受全家人互敬互爱的气氛。
  团圆饭桌也是民俗教育的好时机,各种年菜的美妙名称和“彩头”,屠苏酒的饮用方式等,都是将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的重要载体。喝屠苏酒的风俗很有趣,要先从年纪最小的孩子开始,到最年长的爷爷奶奶,依照年龄逐渐增大的次序,每人喝一小口。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有“少者得岁,故饮之;老者失岁,故罚之”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对孩子长大、年华流逝这种既喜又忧的复杂感受。父母可趁此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应当从今日做起,不能等长大了再来做,因为孝敬老人时不我待。
  
  包饺子闲话守岁
  在民俗中,熬夜守岁既有对逝去的岁月的惜别之意,又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的期待之情。父母要对孩子讲明守岁习俗的由来,还可以为孩子朗诵珍惜年华的古诗词,
  如苏东坡在《守岁》诗中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此外,守岁还有两层含义,年长者称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还有为父母延年祈寿的寓意。
  守岁时,小孩子燃放爆竹,接近子时时,还要包饺子迎新年。另外,饺子形似元宝,守岁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含义。这些有趣的民俗,父母以讲故事的方式解释给孩子听,将使孩子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亲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初一拜年说吉利
  自大年初一起,春节拜年就开始了,父母要带着孩子,从自家的祖辈开始,依次向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长寿安康。接受长辈给予的压岁钱时,要双手恭敬地接过,然后鞠躬致谢。
  除了拜年互贺以外,新年赠橘的仪式也很有趣。在我国民间,人们习惯把“橘”写成“桔”字,因桔字与吉字很相近,于是在新春期间,人们用互赠桔子以求吉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喜庆的护身符。在去亲友长辈家拜访时,父母不妨与孩子一同去花卉市场上选购硕果累累的“年桔”作为新春礼物,也可以让孩子亲手选购小筐的贡桔,在竹筐上覆以红纸,自写“吉”字或“福”字,馈赠亲友和长辈。
其他文献
案 例:  近段时间,我发现孩子写字的姿势不大正确,于是就趁早晨上学之际让他给老师转交一封信,大意是让老师帮助他改正姿势、监督学习。出门时孩子问:“里面写了什么?”我不以为然地答道:“交给老师就是了。”结果下午回家时,我问:“把信交给老师了吗?”孩子却回答:“没有!”我吃了一惊:“为什么?”孩子不紧不慢地掏出信说:“我又不知道里面的内容……”  我没想到孩子会这么想,是啊,他肯定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和
所谓珠心算,就是在学习了一定的珠算技巧后,摆脱实物的算盘以及打算盘的外部动作,把算盘虚架在脑中,用思维来拨珠,进行快速高效的计算的一种方法。如今,许多幼儿园都开设了珠心算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往往能快速准确地做出百位数及千位数的加减法,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关注。热衷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中国珠算心算协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分别开展了研究课题,研究珠心算对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
有一则这样的广告:  画面上,一个小女孩在弹钢琴,一曲结束,大家拍手鼓掌,并高喊:“再来一遍!”小女孩扭过头,流着泪水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要再来一遍?”然后屏幕上出现一行字:看见孩子的不同——童年不同样。  这个广告很有意思,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启示家长们注意换位思考。教育孩子不能固守成人的思维,而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心理,从而理解孩子、认识
适度的挫折能为孩子创设一个自我调节心态、选择正确行为、追求心理目标的情境,对于幼儿来说,挫折可以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磨练意志、形成自我激励机制,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取代的价值。    分析:孩子面对挫折的不同反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主观内因还是客观外因引起的挫折,都可能使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不同的孩子面对挫折时,反应亦不尽相同。所以认识孩子面对挫折的各种反应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幼儿遭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触动非常大。其中一个小女孩说:“老师最喜欢我了,一看见我就朝我笑。”另一个小女孩说:“老师也最喜欢我,她也看见我就笑。”说完两个孩子相互抱着,开心地笑起来。我站在她们身后,感动极了。我没想到老师的一个微笑,会使这两个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并由此而爱着老师。   其实,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具有巨大的能量的。对孩子们来说,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当孩子遇
我们已经世俗到了认为只有那些可以为人生带来名利和前途的东西才是才艺。孩子,幸好有你们,教我们认识到,根据现有条件发挥了自身特点的才能,就是属于自己的“独特才艺”。    儿子一出生,我们就对他寄予了厚望,从2岁起就开始给他报了钢琴班、奥数班、绘画班、书法班,识字班,以防错过发掘天赋的机会。可儿子却很不争气,对哪一样都没有兴趣。在做过种种努力之后,我们彻底放弃了天才儿子的培养,给他报了最普通的幼儿园
女儿刚上小学,我第一次去开家长会时,老师说学校开设了特色教学课程——背诵经典,第一步计划是背诵《论语》。我以前在许多家教杂志中了解过这种学习方法,对孩子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增强记忆力作用都很大。从学校出来,我就给孩子买了一本字体大、有拼音的《论语》,方便孩子阅读。回家路上,我给孩子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和《论语》,增加孩子的重视和兴趣。  兴致勃勃的孩子回家就翻开书,借着拼音念起第一条:“子曰:
女儿亚莉很爱幻想,经常一个人坐在桌子边,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我问她在做什么,她只是笑笑说:“我在做我的幻想游戏。”开始的时候,我没有在意,但是渐渐地,我就发现她的幻想游戏似乎做得太多了。  有一天,我透过厨房的窗子,看到亚莉在家门口的公交车站等汽车,可是车都来了,她还站在原地没有动。我连忙跑过去,问她怎么不上车,那时候车已经开走了。她不好意思地说:“我刚才走神了,没有注意车来了。”我问她在想什么
一个女孩问妈妈:“那个小朋友的皮肤怎么是白色的啊?”妈妈说:“因为他是个美国人。”女儿又问:“美国人是什么人啊?为什么美国人的皮肤就白呢?”妈妈吞吞吐吐地说:“美国人就是……”  这段母女之间的对话,表面上显得平淡无奇,实际上反映了种族差异。换句话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去感知和认识整个世界。遗憾的是,培养孩子的国际观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和家长应有的注意。  所谓国际观,也就是国际意识、全
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子女乖巧听话,按照设计好的路线成功成才,但现实中孩子的表现往往与我们的预期相去甚远。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们,你会如何处理?    情景一:  孩子在客厅厨房来回乱跑,玩具扔了一地。  妈妈: “你看你整天疯个不停,再这么调皮捣蛋,妈妈就不要你了。”  分析:贪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并不会因大人的喜好而改变。当孩子调皮捣蛋甚至无理取闹时,我们可以劝戒、引导和纠正孩子的行为。对孩子进行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