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组歌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是村庄的项链


  村庄是个爱美的姑娘,她很幸运,她有两条好看的项链,戴在村庄的脖颈间,一条是村庄前的大河,还有一条在村庄里。
  村庄前的大河旁山林密布,岸上的花叶总是背着降落伞往河面跳。流到平稳处,河面变成了花枝的镜子,花枝就照着水面梳头打扮。风常常不请自来地帮忙,风会吹走那些贪玩的花叶,河流转眼就成了可以洗花瓣浴的大木桶。花叶随着河流往下走,它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船,有雨的时候花叶受过各种洗涤,可那时它们是被动地洗刷,现在好了,到了河面可以尽情漂流——它们在期盼险滩的出现,冲浪多刺激。可只要不遭逢雨季,河流总是平稳地前行,除非遇到大石头,可以来个迂回游弋。花叶此时已离开它们的母枝了,它们知道自己很难再回到那片树林,它们应该在河流的岸边某个地方或者尽头的某处重新安家。
  鸟在河岸树上叽喳直叫,它们发现昨天陪它们起床聊天的花叶飞走了,眼下的河里成了一匹大壮锦,蜿蜒千米,鸟儿忍不住飞了起来,它想去送送它熟悉的那几片花叶。只飞了一小会儿就赶上了,河流水面平稳,在春天河流脾气特别好,河流自己邀请来了庞大的花车队伍,接受两岸动植物们的检阅,它当然得好好秀下自己。花叶们抬头望向天空,听到一群鸟叫,鸟儿们俯冲下来和花叶打招呼,送别这些一起成长的小伙伴。它们都懂得自然的轮回,没有悲戚,只有欢笑。河流走得太慢,鸟儿盘旋了几圈就落到近处的枝头歇着了,鸟儿再次望向水面,和花叶们做最后的道别。
  河流来到了水田旁,地势低的水田只需把水引过去就可以灌溉,可还有一批很高的水田,村里在相应位置修了水泵,需要灌溉的时候就拉动电闸,把河里的水源源不断地吸上来。春耕时水源极其重要,家里的男人常常下半夜就跑到田里来引水,而水泵里更是每日每夜有专人值班。河水顺着水泵跑了上来,它们常常把小鱼小虾也顺道一起领进了水田里。所以,农人们在插秧的时候,常常有意外的收获,晚上下酒就多了一道菜。
  河流依然蜿蜒地往前欢唱着,闪着灵动的波光。晴日也好,明月也罢,它们都让河流熠熠生辉,把河流装饰成了绚丽的项链,让村庄妩媚动人。
  在村庄里的那条小河,是从村庄的东面蜿蜒而来。春雪融化,夏雨滴答,再加上汩汩涌出的山泉,汇成一条淙淙流出的小溪,撒着欢儿地向村庄流去。树叶草丛间冒出的山泉清冽宜人,耕作累了的农人直接捧起来喝,清凉劲儿流遍全身,舒坦。所以,村里许多人家在山上一起安了自来水泵,铺好管,将这些泉水引到家里,人与牲畜都离不开它们,受山泉的滋养。
  溪水奔跑到了村庄里,一路上人们都给它让路,大家都喜爱河流,这条项链是挂在村庄脖颈间的美物。特别是女人和孩子都喜欢它,女人们最喜欢在河边洗衣服,姑娘、婶子、姐姐、妹妹欢快地唠着,或坐或蹲在板石上,板石是天然的搓衣板,木棒与衣服进行各种搏斗,时不时地让河水进来掺和,但更多的是女人们的嬉笑打闹声被掺进了淘洗声里。河水表示只是路过,它应当是喜欢女人们乒乒乓乓的捣衣声。
  两条河流一直这么流着,多少年了没有变。村庄变得更美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两条人见人爱的项链。

月亮是村庄的眼睛


  月光如水,月色明媚,月亮是村庄的眼睛。
  月亮在山顶上盈盈浅笑,偶有嘴角泛起的笑声,洒落到姑娘胳膊上成了清辉。
  月亮和村庄极为亲近,从远古到现今,它们彼此从未离弃过。有风时,风会推来云彩和月亮搭伴,一起守护村庄。云与月总爱嬉闹,又像是月与村庄捉迷藏。妩媚多姿的月亮让彩云总想追逐,浓墨重彩的云又常气得月亮在云的背后哭泣,但一旦哭完,月亮又偷眼看看雨水洗过的村庄,村庄也正在看着雨水洗过的月亮,恰如一对新婚的小夫妻。

  月亮从村庄的东山上爬起,所以它最先亲近的是这片山林。山林格外喜欢月亮,树叶常常手舞足蹈,轻轻地抚摸月亮的脸。月亮在来到村庄上班前先在树杈上躺会儿,树叶常给它呵痒。东山上的月亮大如黄盘,这会儿的月亮是不是离我们特别近,应该是吧,天上多高啊,一会儿月亮飞到天上上班就摸不到了。
  月亮升上天空的时候,整个村庄一片明亮,好像有半个太阳的光。不光二姨家的狗见到月亮兴奋,全村的狗都会跟着叫上好一会儿。月亮洒在狗背上,狗背多了层绒毛,狗们冲着月亮汪汪一顿叫,狗们在向月亮感恩。月亮洒在牛马身上,让牛马的大眼睛显得更加有神,它们抬头看看月亮,然后又把头埋在槽里吃草,比起妩媚的月亮,它们觉得草料更加暖心暖胃。
  月光讓村庄的屋子棱角更鲜明,草垛更有型,有一片片柴垛和粮仓,它们也在静静享受月光浴。但月光最喜欢的还是和人在一起,月光洒在我的窗前,洒在我的脸上,无论是满月还是钩月,我都愿意望向月亮。圆月的时候星星会少,那定是月亮太亮了,把其他星光遮住了。太阳下班后,把阳光借给了月亮,太阳和月亮都是善良的,它们都担心村庄里的人们怕黑。月亮就管太阳要了些光,但太阳睡着了,它只送来一部分,并且时多时少,而恰恰这不多的月光,既让村庄不那么黑暗,又让人们可以安心睡觉。
  有月亮的夜晚空气格外清新,月光洒在村庄每个角落,那里有千里迢迢旅人奔波的气味。最珍惜月光的不是少年儿童,而是正值甜蜜的青年男女,花前月下,你侬我侬,月亮这个时候是真正的月老。
  一年又一年,流转千年,月亮与村庄相依相伴,在清晨公鸡打鸣前,月光都在恪尽职守。村庄一切的喜怒哀乐都在月亮的看顾下,月亮就是村庄的眼睛。

村庄雨


  一片片颜色浓郁的云彩飘向了整个村庄,似乎盖了一层布,渐渐地,屋里需要点起灯,人们开始手忙脚乱地将户外怕被雨淋的物事收回屋内。
  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了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的脸上。几只低飞的鸟儿带着低弱的鸣声在微风里又划了一个圈子后,终于消失了。也许是误以为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是夜色的降临,或是同样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鸟巢。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不一会儿,一颗颗大雨滴便打了下来,打在水桶上,叮当作响,打在人脸上,隐隐生疼。
  天地间的湿气逐渐浓郁了起来,已经进入了雨季,雨就来的快些,出门时,上地时,伞、雨衣就要常带着,因为即便躲过一次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我透过窗户看雨——斜风细雨。当风卷起这些雨时,似乎形成了一片片白色的幕,远方的青山也显得茫茫了。“如烟飞漠漠,似露湿萋萋”,雨下得紧时,田野、房屋、树木、山峦似乎都被这白色的幕覆盖了,这幕如织似伞,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打开窗户,那清冷的湿气瞬即扑面而来,粘在脸上、鼻子上、嘴唇上,舔舔,仿佛有薄荷的清凉与芳香。
  雨一排排地打在屋瓦上,韵律清脆可听,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都有着各自的美感。在这样有意境的雨声中,我是不忍在房中闲坐的,起身推开房门,看雨从房檐落下,那是一排排的雨线,整齐划一地无需指令,伸手去接雨,任雨肆意打向手掌心,雨花四落,落在周身上,溢出特有的情趣,溅下的雨水顺着房下的水沟由高向低的流淌,一条条支流汇聚成了干流,再流向池塘、大河、水库。
  站在房檐下听雨,声音比屋内响震得多,也清脆得多,雨打在树叶上、屋瓦上,奏出和谐的乐章,多少年如是,听来却不嫌厌倦。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雨水从他们的表面流过,越发显得清亮了。雨滴敲打在这些屋瓦上,由远及近,层次分明,轻轻重重轻轻,那一股股涓涓的细流沿着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华彩交织成一幕幕迷人的乐章,急雨声如近瀑布,缓雨声似踏碎玉,像是唱出天籁的手在抚摸你的耳,这雨本来就是来自天上。
  “商略黄昏雨”,雨依然下着,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时而风卷起雨滴四处散落,好似是风和雨的嬉戏。那细细密密的节奏,柔婉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仿佛能滴进你的心里。要么是杏花春雨中的江南,那泽国水乡里荷叶下的青蛙,雨滴打在它们的身上,咕呱咕呱地叫了。
  天空中的云幕由浓变淡了,雨也因而下得小了,不那么倾盆了,风吹得轻柔了些,少了调皮,多了腼腆,这时雨中来了一把把伞,黑布的、透明的、塑料伞。其中一把伞遇见了另一把伞,好像是说了一些雨水以外的话,也好像是其中一把伞怕淋,她羞涩的收拢后,躲进了另一把伞里。
  霏霏的雨终于停歇了,天地一片新洗,走出户外,雨后的清爽一定会令你一震。远方的山雾还没散去,“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当我走近山林时,樹香沁鼻,树叶的绿仿佛新生的一样耀眼,润碧湿翠的山影中,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都汇成了山泉,叮咚作响。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汽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云开雾破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仿佛一位位抱着琵琶却遮面的仙女,又像是一幅幅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山水画。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我有些贪恋于雨后的清爽,任由雨水合成的山泉流遍我的双脚,它们集合了天地的灵气。青苔深深,草与叶尚存有未掉落的雨滴,伸手一拂就落了,但却有些许残留于自己的手上,我看到了,感觉到了,心里似乎在企盼着下一场雨的来临。
  (编辑·蔡博)
其他文献
从远眺到坐聊,再至细品、解读,正是我走近“童声作文”的过程。见识、了解与鉴赏、阐释胡文杰老师的理论与实践,也如逐步登上他搭建的小学写作的阶梯与平台,有那般的收获满满和意趣盎然。  对于“童声作文”,虽早有耳闻,但私下并不以为意。我自己进行大中小学的写作教科研近40年,编写的教材与撰写的论文颇多,因此也比较自负。一方面会对作文教学的各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模式格外关注,另一方面也不免会对其评头论足,一
生活中,吕白一直是个不太活跃的人,他的话也不多。不到迫不得已,他是不会开口的,即便开口,也多是三言两语,两个口的姓氏根本左右不了他的性格。吕白肤色也不白,或许父母当年也是寄希望于名字来改变他的面色。  人活着,总得有些出口,否则一颗心根本装不下那么多喜怒哀乐。中学时,吕白就喜欢在纸上写些文字;后来,改用本子;再后来,使用电脑;如今,一个智能手机足矣。起初,写的是一些断断续续的句子;后来,写分行的文
一  记者:刘校长,您好!首先我很感兴趣的是,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如何与戏剧结缘的?  刘燕君:我是语文教师出身,  常常习惯性地思考怎样将语文课上好,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即使当了校长也是这样,对语文的喜爱、研究从没有停止过。当初走上校长岗位时,所在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他们来自全国24个不同省份,60%都是非京籍学生。怎么挖掘出这所学校的特点,让孩子们平等地享受教育
我的师父是孟晓东,我十分敬爱他。  师父是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是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是“语文生长课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我心中,时常有种冲动想形容对师父的敬爱,几经思量却仍然词穷。很多时候,看着师父忙碌的身影,心中总会想起这个种树的故事:法国普罗旺斯高原的葱茏是一个牧羊人的浪漫,他迎着高原的暖风,挖洞、种树,挖洞、种树……一战过去了,二战结束了,于是成就了高
【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单,梳理《牛郎织女》等故事内容,发现四个故事的特点。  2.重读《孟姜女》,聚焦孟姜女这一人物,体会四大民间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3.结合材料,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  4.联系生活及文本,评析孟姜女的成败,感受民间故事中的“她”力量。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分享交流,梳理故事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
《螳螂捕蝉》改编于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篇》,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吴国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人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揭示了祸、福互相依存,应整体思考、全局考虑的寓意,塑造了一个爱国、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作为经典之篇,这样的寓言故事安排在六年级进行教学,从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来
儿子不听父亲话,没考师范、农校、水校这些中专,一门心思读高中,目标大学。父亲考虑儿子考中专,上学不花钱,考高中,学杂费,吃喝住所有的都要自己掏。   农家只有粮食可卖变钱,而卖了粮食囤里就少啦,口粮少了就吃不饱。吃不饱,人就没劲,而农业劳动最需要的就是人的力气。没劲犟干,人就会落毛病,会得病。这是农民最怕的事情,病不起。   好在父亲身体好,农村活没干不了的。但这样里外里,一年两万多。这不是闹
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广,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汉语国际教育这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越来越受到关注,启发式教学思想正是以此为指导理论。本文从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总结启发式教学思想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有益之处,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办法。  关键词: 启发式教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中央教科所张田若教授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这样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课标也一再明确朗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至六年级,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大部分课后习题的第一题总是“朗读课文”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国家教育部门对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
一节省级研究课的试教活动上,一位老师执教的内容为《滴水穿石的启示》。课文以水滴、三位名人、雨水为例,阐述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执教者把重点放在三位名人的事例上。学李时珍,拓展了一段对《本草纲目》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从数字中体会“药学巨著”是怎样的鸿篇巨制;学齐白石,拓展了四段白石先生不同时期勤奋作画的资料,让学生理解“不教一日闲过”。最后还提炼出人物品质“耐得住寂寞、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