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治与求智:中西天人合一观念学术发微

来源 :云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0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世纪上半叶之前的存在论的视阈看,中西方都提出了丰富的天人合一观念。定量而论,中西方的天人合一观念各自呈现出形态演变的历史态势,从而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比如,中国基本上形成道家和儒家两大传统,两者的相克相生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成为中国天人合一观念形态演变的动因;西方基本上形成了理性和宗教信仰两大传统,理性传统发端于古希腊,中世纪时在一定程度上被宗教信仰传统所阻滞,近代经过对宗教信仰传统的祛魅得以发扬光大。定性而论,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以求治为主旨,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心在于人,所涉及的存在结构层次主要有天和人两层,天被赋予各种人性(道家例外);而西方的天人合一观念以求智为主旨,主要致力于追问宇宙的最初原因和本原,不关注现实社会的问题(中世纪算是例外),中心在天(即宇宙)所涉及的存在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各种作为精神性实体的宇宙本原、宇宙(即天)、人,天一般就是指作为纯粹物质世界的宇宙。西方的天人合一观念实质上是以追求绝对确定性(逻辑必然性)为目标的纯粹思辨的产物,这种思辨被视为一种崇高精神。
其他文献
黑格尔的理论框架包含逻辑学、概念的发展和理性的上升,针对性地解决的是现代公民从意识内部的进步上升为整体文明的进步的问题。在黑格尔的理论思维中,要达成精神历程、文明进步和概念发展的内在的统一,必须使这三者整体作为一个责任意识得到贯彻。这既是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也是他对现代性的理解,而这一思路既对康德的道德哲学作出了发展,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启发。
从古至今,怀疑主义总是像一个幽灵一样纠缠着哲学家,并被视为哲学的一个可怕对手,而黑格尔基于思辨思维——怀疑主义的一种自我扬弃——的思辨哲学之所以能够抵御怀疑主义,即阿格里巴的“五式”的挑战,原因在于:首先,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开端是作为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有限与无限之统一的绝对,它既是开端也是终点,由此构成一个圆圈,而思辨哲学就是绝对或事情本身自身生命的展开过程或完成过程,即真理自身的运动(回应“
在《法哲学原理》第三部分题为“国家”的第三章最后一节(即第三节),黑格尔提供了关于其“世界历史哲学”构想虽简扼却十分精要的概述,而在《世界史哲学讲演录》“导论”的结尾部分,我们又看到了其法哲学的核心论题“国家的本质”。这种交互论述结构暗含的逻辑是:“国家的本质”需要经历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才能实现。黑格尔相信,世界历史虽然显得“吵吵闹闹”,但“在这种吵闹的表面现象背后”,有“一种内在的、静穆的、隐秘的
[目的/意义]在现今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高度发展的年代,数字化档案成为了今后档案管理的一种趋势。但是,由于目前有些组织机构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不强,数字档案在保存和传输的过程中易于出现各种问题,使得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数字化档案管理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对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开展了论述,并从访问控制、防火墙、信息加密和数字水印等技术角度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深,空巢化、高龄化、慢病化等特征逐渐凸显,养老压力日趋严峻,养老需求日益增加,养老供给却严重不足。为探究养老需求与供给失衡深层的结构性矛盾,以江苏省为例对城镇居民养老需求展开问卷调查,明确居民养老需求现状及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差异,并结合江苏省养老供给现状,以需求为导向对养老服务供需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供需失衡具体指征与内在原因,进而提出更新养老供给观念、完善养老供给层次及养老
<正>养老事关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社区居家养老既有利于克服传统意义上家庭养老不足及非专业化的局限,又可以解决机构养老方式亲情不足以及收费过高的问题。因此,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研究,掌握社区老年人切实服务需求,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是必然趋势,是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
期刊
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低温化对于解决材料的稳定性、提高系统运行寿命和降低电池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成为近几年的研发热点。在实现SOFC低温化方面,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策略。综述了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T-SOFC)中复合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其包括引入碳酸盐材料作为第二相进行复合,构建类熔融碳酸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引入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第二相进行复合,制备单组分燃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史上,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出现科学与哲学、实证性与规范性两种诠释维度的对立,造成对唯物史观理解的内在分裂和解释困境,模糊了唯物史观的学科性质,也影响了人们对唯物史观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必须阐明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哲学的科学性意谓,揭示唯物史观内蕴的科学与哲学、事实与价值、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关系,以解决这一理解困境。本文就唯物史观“科学”赋义的历史语境以及唯物史观本身作为历史哲学的真理
"互联网+教育"模式备受推崇,许多高校也纷纷开始利用线上教育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网络的使用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无形中也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不良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层出不穷,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观,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