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一例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线菌病是由厌氧性的放线菌属所引起的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有60~70%的损害发生在颌部、面部(包括颈部),其次为胸腹部,侵犯脑部者罕见.然而以皮肤为初发病灶的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亦非常少见.本文作者报导一例原发的多发性皮肤放线菌病.

其他文献
秋水仙素(colchicine,简称秋素)是存在于藏红花样植物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中的一种生物碱.公元6世纪Alexander首先提倡用秋素来减轻关节痛.1820年Pelletier等从秋水仙中分离出生物碱秋素.
期刊
为了对人类未来的疥疮发病率作出合理的预测,我们必须考虑几种因素.这些因素中首先是这种寄生虫感染的传播方式.其次是我们必须考核对本病传染性的多种影响.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影响疥疮发病率的流行病学因素.传播方式:疥疮有两种传播方式,即疥虫通过污染物或通过人与人的接触而传播.
期刊
麻风病的治疗是现代医学的迫切问题之一.作者用Diueifon, P.P.-(2,4-二氧-6-甲基嘧啶基-5-砜氨)二苯砜,作治疗研究.作者把121例用Diucifon治疗的病人分成3组(组1,20例为未经治病人;组2,76例为在用Diucifon治疗前用各种抗麻风制剂无效,病情活动者;组3,25例为对抗麻风治疗耐药或病程明显迁延者),同时把接受其它治疗方法的87例病人分成2组(17例为DDS治疗
期刊
本病为一独立疾病,系1979年Lawley等首先描述,有下列特点:(1)出现于妊娠第3期;(2)皮损由荨麻疹样的丘疹及斑块所组成;(3)剧烈瘙痒;(4)损害位于腹部及股部近端;(5)皮损在分娩前或分娩后数周内消失;(6)对母体及胎儿无危害.作者在1975~1981年间共见到本病15例,14例作了病理观察.
58个麻风患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对手的运动和皮肤感觉作临床检查,证实为单纯尺神经麻痹.对68个尺神经麻痹的拇指在休息位和捏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角度进行了测量,用24个健康人的25个正常拇指作对照,其结果如下.
期刊
作者为了确定DH患者肾脏是否受累,对11例DH病人进行了肾脏检查。在接受谷胶饮食的情况下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病人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抗麦胶蛋白抗体(AGA)、抗网硬蛋白抗体(ARA)。
期刊
本文检查52例银屑病关节炎(A)的细胞免疫(T和B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IgG、IgA、IgM)。男27,女25;年龄18~65岁。除关节炎症状外,银屑病皮损20例为寻常性,10例渗出性,15例脓疱性,7例红皮病性.在免疫学检查前3~4月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结果:红细胞自然花瓣形成(E-POK)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均减少,而活性花瓣形成(EAC-POK)的百分率和绝对数增加,不形成自然花瓣
本文报告一例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病人伴隐性脊柱裂和在肥大肢体上有周围神经粗大表现.患者男性、45岁.出生时即发现左侧面、颈、躯干、下肢有淡红斑,20多岁时面部红斑变淡.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身体左侧上唇、颈、胸前上部及大腿前外侧有鲜红斑痣.左眼结膜、左上齿龈和颚有毛细血管扩张.
期刊
本文报告用霉康唑治愈一例由交链孢霉引起的皮肤肉芽肿.患者为男性40岁.初发损害为在10年前一次割麦的劳动中,右腰皮肤受到小创伤.尔后局部出现红色丘疹,逐渐向周围发展,继而中央结痂,变成纤维化结节,在一年中发展到了3cm直径.用0.1%倍他米松霜治疗无效,且出现新的损害和浅表溃疡.
期刊
白癜风较常见,在一般人群中有1~2%发病,但在伴有某些自身免疫病者可高达8~20%。白癜风可分两型,即泛发性白癜风(GV)及节段性白癜风(SV),各有不同的临床、生理及治疗上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