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本"三种题

来源 :课程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最好的数学作业就是重视课本习题,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提出用好“三种题”的具体措施.做精“典型题”,举一反三促理解;做透“易错题”,说出思路找错因;做深“拓展题”,融会贯通提思维.
其他文献
主题教学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对普通高中美术教科书必修《美术鉴赏》教学来说,短平快的单一课容易产生鉴赏知识的灌输现象,长深慢的单元架构使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难以从整体进行落实.承载着概括性、普遍性和迁移性特征的主题教学把美术教材中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机整合,从培育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让学生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使教学内容从零散走向统整,教学目标从割裂走向聚焦,教学任务从凝练走向挑战,教学过程从习得走向创意,教学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努力达成主题教学的最优化.
在核心素养下,“言意共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目前仍然存在着重“言”轻“意”或重“意”轻“言”这两个有失偏颇的现象.其实,“言”与“意”不仅可以互相转化,而且还彼此共生并进.本文以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学为例,充分阐释语文教学时,只有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以“言”会“意”、以“意”品“言”、以“言”拓“意”、“言”“意”兼得,才能不断生发出新的“言”与新的“意”,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才能构建“言意共生”的理想课堂.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首,通常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出现在部编版教材中,可见其重要地位.本文尝试厘清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具有平等性、互动性、真实性、对话性等基本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价值追求与功能定位.为了提升阅读质量,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是课程设计者、阅读引导者和促进发展者.学生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积极思考者、深度对话者和终身阅读者.读前设计学习任务单、读中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读后采用多维评价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核心教学策略.
语文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的刻画不仅关乎劳动教育实施,也关乎社会公平.通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者的自然属性、社会角色和内在品质三维度的分析,可发现劳动者形象在性别、国别、民族等天赋角色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劳动者社会角色的构建和内在品质刻画上颇具特点,本文据此提出如何有效运用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的教学建议.
数字疗法正在成为数字健康生态系统中的焦点,一方面数字疗法可以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全面、更个性化,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更多的人负担得起.数字疗法由软件驱动,对患者的特定疾病提供预防、管理、治疗等干预措施.美国是全球数字疗法研发最活跃地区,中国近年也开始在这领域发力.目前数字疗法主要集中在精神心理疾病和中枢神经疾病领域.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在2017年9月批准Pear Therapeutics的reSET,使其成为第一款处方数字疗法.目前数字疗法的头部企业主要有Pear Therapeutics、Hinge Hea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问题是连接学生与文本的桥梁,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金钥匙,是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敲门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应紧扣语文要素,课堂提问应指向语文要素,课堂问题的设计也应服务于语文要素.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精心设计出好问题能够使课堂更加明朗,用好问题做引领,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便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地进行自我学习、同伴互助学习,使得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促使语文素养的达成.
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高度重视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本文以2017-2021年高考地理全国卷的部分试题为例,对考查生态文明素养的试题进行探析,并提出在地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人生的重要意义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理应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状态.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真善美的统一,求真是根本,扬善是关键,趋美是境界.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课的真善美内涵,探讨了求真、扬善、趋美的课程和课堂的操作要求.
历史对话教学是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前高中历史对话教学存在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内容难以兼顾学情、历史细节的教学处理缺乏适度性等问题.基于历史解释素养,教师应该与历史文本对话,把握历史对话教学立意;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的课程资源,提升实践学习的有效性;综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关注历史细节,确保历史对话教学质量.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中越来越注重海洋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在地理新课标的指引下,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将课程基础知识教学和海洋生态文明紧密联系,以人教版“洋流”知识为具体分析案例,从海洋的和平、海洋的权益和海洋的生态等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怎样将海洋生态文明渗透于中学地理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对海洋生态文明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