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一种罕见的小儿发育畸形,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尚不明确,为临床治疗带来理论困惑.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组织病理、细胞因子、基因层面等发病机制相关文献,从神经纤维瘤病、骨膜环形缩窄、骨代谢障碍、遗传病学四个主流发病机制进行阐释,以期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大柴胡汤化裁方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5例习惯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红蓝双色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共42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共43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化裁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指标情况、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以及每次蹲厕时间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参照组,每次蹲厕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
何泽云教授多年从事肾脏疾病研究,临床用药经验独到,认为该病病理因素为正虚、血热、燥湿、风邪,属本虚标实之证,肺肾亏虚为本,燥湿相兼、血热伤风为标;根据其病理特点,治疗上杂合以治,重肺肾二脏,治病求本,善从血分论治,佐以祛风,配合除湿、润燥,同时联合中医外治法、导引及情志疗法,在临床中疗效斐然,同时附以典型验案加以分析,以兹佐证.
糖脂代谢病是以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中医学认为血糖、血脂的本质为营血津液,其代谢紊乱实质为气血津液的运化失常.风药具有疏肝理气、化痰祛湿、培土升阳、行血散瘀、助阳化浊之效.文章以风药之“风气通于肝”“风性善行不守”特性为切入点,论述风药治疗糖脂代谢病的可行性,为中医药从其“本质”治疗本病提供思路.
目的:观察针刺与针刀治疗肩胛下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肩胛下肌损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刀组各31例.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第1周、疗程结束后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积分比较.结果:针刀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6.77%,30/31)优于针刺组(80.65%,25/31),且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评分比较,在疗程结束后1周比较
目的:观察次侧方肛裂切扩术联合苦参汤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集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次侧方肛裂切扩术,术后联合中药苦参汤熏洗,对照组采用后正后方切扩术,术后予高锰酸钾(1:5000)清洗.观察两组间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均可解除括约肌痉挛,但术后疼痛评分、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次侧方肛裂切扩术联合苦
目的:探索对卵黄囊肠导管畸形合并脐尿管未闭导致肠梗阻的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例卵黄囊肠导管畸形合并脐尿管未闭导致肠梗阻的患者,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做好管道护理和皮肤护理,控制腹腔感染,给予营养支持,采用中西医结合及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疼痛度,提高治疗的依存性;加强后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护理过程中,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疼痛;术后13 d,患者病情治愈,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状况良好.结论:提出对此类患者需做好围手术期引流管护理、营养管理、皮肤管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管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管理,有助于改善
小儿慢性咳嗽作为儿科常见疾病,治疗较为复杂.李新民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脏腑气机升降失调,提出以调理肺、肝、脾、胃四脏的气机升降,恢复脏腑自身正常气机平衡为着重点,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李新民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经验,分析其辨证、立法、用药思路,以期为本病的治提供借鉴.
目的:探讨术前手法整复联合垫枕法对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海宁市中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及治疗组(26例),治疗组术前行中医手法整复联合垫枕法,对照组术前不进行此项训练.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术后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椎体后凸畸形角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情况,骨水泥灌注量.结果:①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6±0.
目的:研讨和探究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麻城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400例骨折手术后恢复期患者.通过抽签法进行护理分组,对照组(20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200例)予以中医康复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7.50%,195/200)和总满意度(96.50%,193/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6.00%(172
目的:研究闭经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六项、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方法:对纳入2019年6月-2020年6月因备孕于揭阳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按照患者是否闭经划分为闭经组(60例)与非闭经组(6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中医证型辨证分析,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性六项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AMH水平进行检测,最后分析闭经患者中医证型与性六项、AMH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方面的根本影响因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