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勤俭之风吹进学生心中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1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将勤俭风尚传递到学生心中?如何让生活在物资丰富年代的学生领悟到食物的来之不易?
  我决定组织一些活动,促进学生勤俭习惯的养成。比如:诵读勤俭主题诗句,每天晨读和上课前要求学生大声背诵勤俭节约相关的诗句;成立“光盘小卫士”队伍,监督学生尽量做到光盘。通过一周的实践,我发现收效甚微。“珍惜粮食,爱惜粮食”这些大道理学生张口就来,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看来,让勤俭节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仅靠外部输入和监督,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没有生命气息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理解与体验,养成勤俭好习惯。
  如何使学生“知行合一”呢?有一次课间,我无意听到了学生的交谈:“我回家的路上,爸爸车上总是播放教人做菜的音频,每次听都觉得好饿啊!胃口大开!”“我也是我也是!所以我回家之后总能吃很多!”学生的对话让我灵光一现:既然学生对吃这么感兴趣,我也可以借助声音激发学生的食欲,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经过思考和策划,“‘食’尚新‘煮’张”校园广播电台开播了。每天的午餐时间,电台准时开播,值班“星主播”将根据当日的菜谱为全校学生介绍菜单、菜的营养价值、自己与美食的小故事,甚至还教授菜肴的烹饪方法,呼吁同学珍惜粮食,爱惜粮食。“星主播”模仿网络美食主播夸张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学生食欲大开。
  学生在教室里边打饭边聆听,等到用餐结束,“光盘小卫士”会根据班级学生的“光盘”情况,选出当日表现最好的学生作为第二天的“星主播”。
  通过两周的实践,“‘食’尚新‘煮’张”校园广播电台已经成为学校里最流行的话题,学生争着抢着想当“星主播”。学生现在不仅饭吃得香,而且吃饭时的一些不文明习惯也变少了。“‘食’尚新‘煮’张”校园广播电台成了学生一天中最期待的活动,也是班级宣传勤俭风尚的阵地。
  鲁洁说过,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此次成功的教育实践,让我对策划德育活动有了新的思考,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德育活动应该具有以下特质。
  激发自主性,使学生与活动“同频共振”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把对儿童的外部要求转变成儿童自己的内在要求, 引发儿童内驱力,才能使他们自主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实践道德行为。
  在实践过程中,值班“星主播”從当日菜谱、菜肴营养成分、烹饪方法三个方面介绍,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每一种食物都是极具营养价值的,并通过声音激发学生的食欲,从而减少食物浪费,呼吁学生节约粮食,珍惜粮食。同时,“星主播”需要自己撰写播报稿件,为了写出满意的稿件,“星主播”们多途径收集相关知识,自主地学习勤俭方面的知识,在收集资料整理成稿的同时又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不断巩固勤俭节约意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能力、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上,应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自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获得自我实现的愉快,让活动与行为“同频共振”。
  提升认同感,让榜样与情感“同闪共映”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想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提高学生对勤俭节约榜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食’尚新‘煮’张”校园广播电台就是榜样教育的实践。“星主播”这个职位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榜样的象征。传统的榜样形象是高、大、全的,这种完美的榜样往往与现实有着太大的反差。所以,贴近生活、真实的榜样形象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这些“星主播”本身就是班级同学,年龄相仿,心理特点相同,更易于他们去接受与学习。同样,身为“星主播”的学生为了当好榜样,会自主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起好带头作用,勤俭节约的意识自然而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一个好的德育活动,一定是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活动。在策划德育活动时,我们可以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学生情感认同,发挥榜样的作用,将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成性统一,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食’尚新‘煮’张”校园广播电台已经开播半个月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勤俭风尚,传递着新时代好少年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国家建设“双一流”时代背景因素影响下,高校图书馆进入跨越发展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服务渠道、服务内涵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计算机、通讯领域的技术创新与
人,无法选择亲人,但能够选择朋友。想知道一个人怎么样,看看他的朋友就能知道个大概;一个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跟谁在一起。下面几种人,若能得而友之,我会觉得是上苍垂青。  有梦想的人。一个人无论年龄如何,应该胸怀天下。如果只是每天琢磨着一份好工作,一份高收入,一个小家庭,虽然也无可厚非,但不免让人觉得平平庸庸,无异于“混日子”。有梦想的人,除了经营好自己的家、业之外,还有更远大的志向,俗谓之“有想
日前,在当当网总裁李国庆的微博上,看到了一个有关郭台铭的小故事,引人深思,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西京杂记》说她“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高台上,戚夫人翘袖折腰,舞姿曼妙,长长的彩袖飘逸如飞,婉转回旋。刘邦曾对她说:“为我楚舞,我为楚歌。”可他不知道,成年女子的腰肢,要细软到一定程度,才能承受翘袖折腰舞对身体最大限度的弯曲。  戚夫人为获得宠爱,每日为刘邦跳舞,身材更是保持柔软纤细。就算生了儿子如意后,她依然不能发福。  美,是动人的花朵,也是无情的桎梏。
一大早,邻居大妈来敲门,小心翼翼地问,是否有时间陪她逛街。我愣了好半天,她要逛街,也应该找我妈做伴。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想给女儿买几件衣服,希望我帮忙试穿一下。
“再孝顺的儿女,也不如自己的坏妻子。”伴随着这句话的流传,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呢。从前,在一个名叫蜂花洞的小村子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孝子。每当新任郡守来此就职时,
这是一个发生在唐朝的故事。  那年,有一个叫崔枢的书生,进京赶考失败,来到汴梁。在这儿,他结识了一个海外的商人。这个商人和崔枢喝酒吟诗,登山看景,关系很好。可是,不久商人病了,很重。  崔枢陪着他,看病买药,不见好转。商人的病一天重过一天。  那天,商人气喘吁吁地对崔枢说,很感谢你,不把我当外夷看待,我们那儿人死后重视土葬,我假如死去,你能将我土葬吗?崔枢流着泪,连连点头,答应了商人的要求。  商
提出一类新的对称向量拟均衡问题,证明其解的存在定理,并得到向量鞍点定理.本文是作者相关工作的继续.
无论是在电视节目中还是现实生活里,人们总是过分地崇拜智商高的人。  有一个段子曾经很火,写的是北大化学系里的牛人,记忆力超强,备考GRE,他只用了四天就背完了12000个单词,轻松取得好成绩。可这样的牛人在室友面前却是个“小巫”,因为有个更牛的人,堪称“活谷歌”,忘记考试知识点,问他比翻书快。但这个更牛的人在北大化学系,成绩却进不了前五名。  社会里藏龙卧虎,用美剧里的话来形容,就是“烧脑男”。在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是为了培育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室内设计师,由于这门专业的发展时间还不长,在教学上,存在理论、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及时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