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内燃机铝合金活塞的金相检验

来源 :金属热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金相检验相关知识,对某型号内燃机活塞进行了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活塞基体部位分散性孔洞为1级,集中性孔洞为1级;复合材料部位分散性孔洞为1级,集中性孔洞为1级;活塞试样组织中α固溶体较大,共晶硅呈短条状,部分呈小块状,初晶硅呈中等块状,略有聚集,评定为3级;鱼骨状铁相夹杂物及针状铁相夹杂物不明显,铁相夹杂物评定为1级.
其他文献
贾英杰教授认为,胃癌核心病机是脾胃虚弱,浊毒内蕴,其病位在胃,故治以健脾和胃与黜浊解毒并用为主的“通补法”.通补并用,寓补于通,以通为用,“通”予邪出路,“补”以输送气血周流全身,“通补”以使浊祛正复,临证收获良效.“通补法”是贾教授治疗胃癌的重要思想之一,文章旨在总结贾教授30余载临证活用“通补法”治疗胃癌的经验,予临床医师更多的启发.
血浊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血液超过自清、自洁能力后所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脑血管、肾脏和代谢性疾病的基础,能够导致血管舒张功能的失灵和组织代谢失常.文章从血浊与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特点、致病机制、血失清纯之血浊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关系等方面探析血失清纯之血浊与内皮功能障碍之间关系.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轧制温度对固溶态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浸泡失重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合金在3.5 mass%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轧制温度在250~300℃时,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动态再结晶程度与均匀性提高,腐蚀速率降低.当轧制温度为300℃时,合金得到了均匀的再结晶晶粒,浸泡12天的平均腐蚀速率为1.37×10-3g.cm-2·d-1,呈现均匀腐蚀形貌,耐腐蚀性能最优.当轧制温度为350~400℃时,出现了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现象
针对缺少均匀高速稳定流场强烈淬火设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漩涡流场强烈淬火设备淬火槽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流体的力学分析,对强烈淬火设备的淬火槽内部流场进行了研究,基于三维雷诺平均守恒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淬火槽内部流体产生的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淬火槽进水口在3.0、3.5、4.0 m/s的进水速度下产生的流场数据,对最优淬火槽进行流热耦合分析,研究了45号钢试件在该淬火槽下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液相介质流在淬火槽内形成双漩涡流体,在漩涡相交处可形成环绕工件的、强烈稳定的环流场.
采用JZCK-600F型多功能镀膜设备制备了Fe-Ga合金薄膜,研究了溅射工艺对Fe-Ga合金薄膜沉积速率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用SEM、EDS研究了Fe-Ga合金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薄膜成分.当其他工艺参数不变时,溅射时间、溅射功率是影响Fe-Ga合金薄膜的厚度和生长速率的主要因素.随溅射时间和功率的增加,薄膜厚度和沉积速率也随之增加,并且薄膜厚度与溅射时间和功率呈现出正比例关系;但是薄膜厚度过大,加大的内应力会使薄膜剥离.溅射功率过大时,内应力同样会使薄膜内部出现裂纹.所制备Fe-Ga合金薄膜的磁畴图像明暗对
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等研究了 450℃固溶处理不同时间后Mg-Zn-Mn-Y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去除腐蚀产物后的表面腐蚀形貌,通过动态腐蚀质量损失法研究了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中的降解行为,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其电极腐蚀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合金组织中的第二相减少,晶粒逐渐粗化,合金的腐蚀方式由局部腐蚀转变为均匀腐蚀.固溶处理18 h时的合金耐蚀性最好,动态质量损失平均腐蚀速率、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0.418±0.027)mm/y、11.34 μA/cm2.
Yu Gan Long(YGL)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al formula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to attenuate liver fibrosis for many years and we have explored its anti-fibrotic mechanism through block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in the previous study.But the mec
Acute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IS)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Acupuncture is an emerging alternative therapy that has been beneficial to acute brain ischemia.However,the underlying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its neuroprotect
Cerebellar degeneration-related antigen 1(CDR1)was described to be expressed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d in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tissues.In the present study,we demonstrate that CDR1 is in addition ubiquitously expressed in human epidermis,dermis and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