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个功能区春冬季大气重污染期间PM10和PM2.5化学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u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北京4个功能区,包括西三环(交通带)、花园北路(商业区)、昌平农村(乡村)、麋鹿苑(郊区)作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春冬季的4次重污染过程分别采集PM10和PM2.5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解析采样期间PM10和PM2.5的污染来源,分析10种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OC/EC)、16种多环芳烃(PAHs)以及7种重金属元素(Zn、Mn、Pb、Ni、Cu、Cr和As)的污染特征,结合气象条件和后向轨迹,探讨几次典型
其他文献
从二苯基次膦酰氯和苯基磷酰二氯出发,分别合成了含单个苯硼酸基团和含两个苯硼酸基团的两种有机磷/硼杂化小分子(缩写为:DPC-1B和PDS-2B)。两种杂化小分子与环氧树脂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并可参与环氧固化,在比较低的添加量下便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优异的阻燃性能,且保持环氧的透明度。DPC-1B和PDS-2B添加量为2%(质量)时,复合材料氧指数从25.7%分别提高到了31.8%和31.5%,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26.5%与21.8%,UL-94阻燃等级均达到了V-0级。改性环氧树脂燃烧后的残炭分析表明,炭
采用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GO)组装成三维圆柱状结构,通过冷冻干燥和高温热还原法成功制备三维导电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该气凝胶内部的高度交联和多孔道网状结构为电子传输提供有效路径,利于系统的焦耳热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其进行电流加热,石墨烯气凝胶表现出高功率-温度线性相关性、高电热转换效率、超快升温和降温速率、长时间且稳定的循环加热能力。通过不同模型验证了气凝胶内部可进行焦耳热传导,其高电导率主要由材料自身较低的活化能所决定。石墨烯气凝胶超高的热导率赋予其超快的自然降温速率(456 K∙min−1),远高
为明确银川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季节变化特征,于2016年秋冬季和2017年春夏季在银川市开展PM2.5样品采集,分析PM2.5中9种水溶性离子(Na+、NH4+、K+、Mg2+、Ca2+、F-、Cl-、NO3-、SO4<
作为低温余热发电的首选方案,有机朗肯循环 (ORC) 得到广泛的工业应用。混合工质与双压蒸发结合 的策略被证实能够大幅提升 ORC系统热效率,但更多级蒸发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仍未知。因此,提出基于混合工 质的多级蒸发 ORC (MZORC) 概念,通过 分析构建蒸发过程的传热极限模型,结合 Aspen Plus对基本 ORC (BORC)、两级蒸发和三级蒸发 MZORC 进行过程模拟,揭示了系统循环性能的理论极限。研究结果表明: MZORC能够降低循环工质蒸发过程带来的热量损失及 流耗散率;423.15 K热
利用多元醇溶剂催化液化技术将椰衣直接液化得到生物基多元醇,用于制备聚氨酯缓冲包装泡沫材料。首先分析液化条件对液化过程及液化产物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液化反应条件为:2%浓硫酸催化剂,液固比6∶1(液化试剂与椰衣质量比),160℃常压反应80 min。然后将此条件下获得的液化产物(BP)替代部分石油基多元醇,制得聚氨酯泡沫(BPUF),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重、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BP含量对BPUF的影响。结果显示,35%BP替代量下获得的泡沫材料综合性能较好,泡孔平均直径为427μm,密度为20
针对环境质量背景值较好的区域,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控制目标计算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较大,规划污染源允许排放量过高的问题,提出建立大气环境承载力线性规划模型,以规划污染源的预测浓度作为控制目标,结合区域污染源布局优化进行大气环境承载力估算的方法,并以平顶山市某产业园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国家二级标准、一级标准及一级标准50%的控制目标下,SO2大气环境承载力约为规划污染源排放量的7~275倍,NO2为38~129倍;将规划污染源的预测值作为环境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污
针对SCR系统区域喷氨优化调整原理的具体实施,用仿真技术建立典型SCR系统数值模型,研究喷氨格栅支管所喷NH3在出口监测截面上的区域分布与迹线运动;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烟气量下喷氨格栅区域烟气速度、NH3浓度以及调整前后出口监测截面上NH3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均匀划分后的出口截面与喷氨支管间区域的正对应关系受支管的位置与烟道结构的影响而发生不规律的改变,增加了依据出口区域NOx浓度进行支管喷氨量调整的复杂性;横向分区支管的
对2019年北京市怀柔区SO2、NOx、CO和O34种污染物5 min浓度数据及PM10和PM2.5浓度的监测结果进行整点数据、日数据、逐月日数据、小时数据、日最大8 h平均O3数据、月数据、各季节小时数据、各季节日数据统计,分析PM2.5浓度、气象条件及降水等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中O3浓度超标天数最多,
科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结合,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
选取长潭水库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探讨水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阐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水质影响以及驱动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根据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表明:耕地和林地面源污染是水体总磷(TP)的主要来源,在水库蓄水区总氮(TN)、TP滞留率分别为41.71%和51.17%,由此形成库区氮磷比(N/P)为34.5的磷限制型水体,导致蓝藻生长更具优势;蓝藻各季节丰度占比为33.72%~82.47%,优势度大于0.02的浮游植物物种以蓝藻为主,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