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及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392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是一种过渡金属,也是各种生物中重要的微量元素。铜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细胞死亡,包括活性氧积累、细胞凋亡、蛋白酶体抑制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近来,最新研究发现和命名了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铜死亡(cuprotosis)”,即铜离子与线粒体呼吸过程三羧酸循环中的脂酰化蛋白质结合,导致脂酰化修饰的蛋白质聚集,进而致铁硫簇蛋白表达下调,诱发蛋白质毒性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据此,学者将铜离子与多种配体结合形成铜配合物,并探讨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本文针对铜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及铜配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其他文献
围头村的保护发展是以公共基础设施改造、人居环境提升、传统建筑保护、文化挖掘为基础的。这些举措是保护传统村落物质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村落进一步发展、振兴的源泉和动力。投入资金,改善村落生态环境,提升村落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围头村将2007年定为"环境整治年",至2009年共投入1200多万元对生态环境、旅游配套进行提升,
期刊
在鄂尔多斯高原萨拉乌苏河中下游地区,传统认为河湖相沉积的萨拉乌苏组实际上包括了一套以风成沙沉积为主的城川组地层。城川组风成沙与该河上游的马兰黄土是同期风力作用下的沙相和黄土相沉积,两者呈相变关系。而马兰黄土、城川组与真正属于河湖相沉积的萨拉乌苏组地层为上下叠覆的关系。这种地层接触关系,由地层中遗存的脊椎动物化石绝灭种比例的差别得到佐证。本区萨拉乌苏组地层形成于晚更新世前期,马兰黄土、城川组形成于晚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高中学生们的化学学习越来越重视。化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必须要改变自己原先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通过将化学史引入化学的教学课堂当中,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们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为了研究有机化学史的内容架构及教育教学价值,本文基于相关研究及理性思考,构建了“双线六维”的分析框架。双线即学科知识线、时代人物线,分别对应有机化合物的发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有机结构理论,时代、人物和重大贡献,共6个维度。教学实践中,要融合知识线与历史线,促进学生系统认识的构建;要引导学生体悟理论发展的过程,濡养学科思想和方法;穿插化学家传奇故事的讨论,让学生感受科学的人文魅力。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像化学家一样思考”有机融合了化学史与科学探究,课程的实施既提高了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又促进了知识建构,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化学学科素养,形成科学品质,促进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实现深度学习,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和补充。
以定量分析法为教学主线,进行“空气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通过渗透拉瓦锡、卢瑟福等科学家对科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介绍了科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丰富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实现化学史在应用策略和教育价值维度上的统一。
目的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究黄芩苷(C21H18O11)对淋巴瘤细胞增殖及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CCK-8和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50、100、200、400、800μg·mL-1)黄芩苷对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DAPI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及自噬过程,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黄芩苷对细胞凋亡和自噬过程上游机制的影响
【裁判要旨】执行中对被执行人与他人按份共有的不动产可以查封。在处置程序中可先拍卖被执行人持有共有物中的份额,若流拍再将共有物整体处置。案号执行:(2016)京0105执20877号【案情】申请执行人:吴勇。被执行人:张坤雄。顾晓辉分别于2011年1月20日、3月21日向张坤雄的中国银行账户汇款共计1999993.35元。张坤雄陆续分三笔将122万元转入案外人北京红青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青
期刊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丹参酮ⅡA作用后的子宫内膜癌细胞设置为对照组、低浓度组(1μg/mL)、中浓度组(2.5μg/mL)及高浓度组(5μg/mL);同时将酪蛋白激酶2(CK2)特异性磷酸化抑制剂(TBB)和丹参酮ⅡA共同处理后的细胞设置为对照组、TBB组(60μmol)、药物组(5μg/mL)及药物(5μg/mL)+TBB组(60μmol)。结晶紫染色法检
为深入挖掘掌叶大黄全长基因信息,本研究对掌叶大黄幼苗的根、叶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基因注释与结构分析。共获得63 514条高质量Isoforms,平均长度为1 497.16 bp,其中共有59 505条基因被Nr、Swissprot、KOG及KEGG数据库注释。KOG功能比对共成功注释到25个功能大类,一般功能预测排在首位,为7 392条;KEGG注释分析发现15条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