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排列组合问题的若干解题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排列组合是我们高中数学教材中非常重要的模块,也是高考必考的模块。它的内容相对独立,又具有逻辑性,题型千变万化,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掌握方法,这样才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对高中排列组合常见题型和方法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克服这一难点。
  关键词:排列组合;解题方法;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2-054-2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模块,如果只按照常规方法解题极易出错,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发掘排列组合的不同解题思路,从而实现自身解题水平的提升。排列组合的学习,如果紧紧围绕“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这十六字方针,不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及数学运算能力,同时对于其他部分的知识点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应。
  一、学会分类分布是基础
  一般情况,分类问题用加法,分步问题用乘法。那么何时用加法,何时用乘法呢?分类与分步的区别在于某一方法若能单独完成目标结果则属于分类,反之则属于分步。并且分类问题中每一种方法之间是彼此互相平行、互不影响的,而分步问题中每一个方法之间是承上启下、缺一不可的关系。例1:(1)若现在从哈尔滨出发去北京,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有飞机、高铁、动车、普快、自驾,问一共有多少种出行方式?结果显然是将所有种类相加,共5种。(2)若从哈尔滨出发去北京,中间需在天津转车,从哈尔滨至天津有3种出现方式,从天津至北京有5种出行方式,问从哈尔滨至北京共有多少种出行方式?结果为15种。
  二、区分排列组合是重点
  排列组合的定义都是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不同元素,不同之处在于排列是将m个元素排成一列,而组合则是将m个元素组成一组。要深入了解排列组合的区别,要明白当元素的顺序改变对结果造成影响那么为排列问题,反之当顺序的改变对结果没有影响则为组合问题,即“有序排列、无序组合”。例2:乘坐动车从哈尔滨出发去北京,沿途共设有10个停靠站(含起始站),问(1)铁路部门需要为这段旅程准备多少种车票?分析:一张车票由出发站和终点站决定的,那么从这10个站点当中任意选取2个站点都可以构成一种车票,并且当改变出发站和终点站的顺序会影响车票的结果,故此题为排列问题,答案为A210。(2)铁路部门需要为这段旅程准备多少种票价?分析:此题与上一问不同之处在于从车票变成了票价,一张车票的票价是由距离决定的,即使改变出发站和终点站的顺序,但不影响最后的结果,故此题为组合问题,答案为C210。排列注重元素的差异性和顺序性,组合则没有要求。遇到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将问题简单化,下面讲述常见的解题思路。
  三、利用解题策略是突破
  排列组合题目比较抽象且灵活多变,同学们通常都很难掌握,但只要对排列组合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看到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
  1.特殊元素优先排
  在排列组合问题中如果题目对某个特殊元素有要求,我们必须先考虑优先安排特殊元素,然后再考虑其他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例3:甲、乙、丙、丁、戊五所高校组织军训联合汇演,其中有3所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每个学校有一个方阵,5个方阵按照一定的顺序参加检阅。(1)要求甲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出场,求检阅的情况数?分析:根据题意的要求甲必须在首位或末尾,则甲为特殊元素优先排,有2种排列方式。当甲元素排完之后再把其他4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总共有种C12A44。
  2.相邻元素用捆绑
  捆绑法对于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我们首先应从整体考虑,将题目中要求相邻的元素捆绑成一个新的独立的元素,然后与其他元素形成排列关系,最后再对捆绑部分的元素展开排序,最终得到结果。例3:(2)要求甲、乙的出场顺序相邻,求检阅顺序的情况数?分析:首先把甲乙看作一个整体,使其和其他剩余的3个元素进行排列,共有A44种方式。别忘了甲乙内部还有A22种,那么根据分布原理共有A44A22种方式。
  3.不相邻元素用插空
  在解决排列组合元素不相邻问题时可采用插空法进行解题,首先将没有限制条件的元素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将指定的不相邻元素直接插入到已排好元素的间隙或两端,这就是插空法。例3:(3)要求甲、乙的出场顺序不相邻,求检阅顺序的情况数?分析:本题利用插空法先将没有限制的丙丁戊三个元素进行排列,有A33种方式,这三个元素中间加两端有4个空,然后将不相邻的甲乙放在其中2个位置上,有A24种方法。最后便可以得到答案为A33A24种。
  4.正难则反用排除
  对于某些排列组合问题,如果直接分析情况数有很多就不易解决,若换个角度运用反向思维进行思考就会使问题变得容易,这样可以先求出不符合问题的答案,然后再从总的求法中减除反向答案,这样结果会做到不重不漏。例3:(4)汇演结束后,选出2所学校评为优秀汇演院校,求至少有1所专科院校的选法有多少种?分析:此题问法中关键字为“至少”,所以可采用排除法解题。从整体5所学校当中选出2所的方法为C25种,1所专科学校都没有的方法为C23,所以至少有1所专科院校的选法为C25-C23种。
  5.相同元素用隔板
  隔板法适用于相同元素的分配问题,对于一些名额指标分配、小球装盒等,需要构造情景,将所有的元素先排成一列,然后再在各元素间的空隙中(不包括两端)插入隔板,这样就将元素分成了你想要的几个部分。通常将n个相同的元素分配成m份,可以看作在n-1个空隙中,插入m-1块隔板,因为元素相同所以没有顺序,故有Cm-1n-1种分法。例4:学校购买了20套完全相同的桌椅,分给七、八、九年级,按照需求量的不同,七年级至少分3套,八年级至少分4套,九年级至少分2套,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分析:由于题目要求至少3套、4套、2套,我们不妨把他们都变成至少1套,即先给七年级2套,给八年级3套,九年级1套。问题转化为共有14套桌椅分给三个年级,每个年级至少一套的不同分法。将14套桌椅排成一列,除了首尾中间共有13个空隙,从中选2个插入隔板,将其分为三组,不同的插法就是不同的分配法,有C213种不同的方法。
  综上所述,早在小学的计数问题和初中的不定方程问题,我们就开始接触排列组合思想,到了高中阶段,排列组合又和概率的学习密不可分;甚至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也可以利用排列组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教材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核心素养,以此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面临排列组合问题时可能会由于思考不全面,造成解题失误。本文将常见的几类排列组合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学生应当加强相关的练习,这样才能掌握题型特征做到举一反三。排列组合的逻辑性、抽象性很强,学好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后续知识点的学习也是有所裨益。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打开排列组合的大门,从而享受数学世界的美好。
  [参考文献]
  [1]李智敏.例谈排列组合问题的若干解题策略[J].中学生百科,2007(11):30-32.
  [2]张金华.排列组合问题的常见解题策略[J].语数外学习,2007(4):31-34.
  [3]徐辉梅.高中数学排列组合解题技巧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4(22).
  [4]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更是焕发课堂生机的源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利用身边的生活物品进行实验,是实验室资源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及探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摘要: 在本文中讲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特征,然后研究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特征然后讲明了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其中有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2-007-1      高中政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其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具有较强的语言性和实践性,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语言素养,对其将来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纵观当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其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能力较差,长此以往对其发展必定会有一定影响,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将合作
摘要:低年级写话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陶行知先生“做中教,做中学”的思想,对于低年级写话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灵活渗透这一思想,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乐写、会写、善写。  关键词:陶行知;低年级;写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117-1  学语文,就是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能说会道还不够,更要落实到笔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很多新兴教学理念被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STEM”就是其中最受推崇的理念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应用“STEM”理念有利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转型,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因此“STEM”理念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TEM的概述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初中数学课程中的STEM教育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引导学生通过形象观察和思维,实现到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学生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实现人际沟通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职中专学生口语运用的现状,探讨了传统口语运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原则;口语运用兴趣和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一种多元的教学模式,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美感,开阔孩子们的音乐空间认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辨析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作者根据自己教学实践和思考,提出了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情感;艺术美感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现阶段初中英语复习中,许多教师为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通过查缺补漏来提升能力,会大力地开发复习课程,但由于部分教师观念落后或专业能力受限,往往会导致实际的复习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与要点总结不全面等问题。据此现状,本文将采用极富新意的“话题牵引复习法”做出改进,竭力以涵盖性较强的话题为主线,串联英语词汇、句式和语法及写作等基础教学项目来展开更为优化且全面的复习引导。  关键词:初中英语;话题牵引复习
摘要:美术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乏的一个组成部分,美术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美术老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美术内涵,把美展现给孩子。我们要用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感受美、追求美;我们引导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认识美、了解美,培养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自然界美好的一切。  关键词:美术教育;感受美;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