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致病菌快速检验方法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l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肠道常见致病菌的快速检验方法,为临床中的肠道致病菌快速检验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实际工作中所运用的肠道常见致病菌的快速检验方法。结果 同时运用三种培养基:三糖铁(TSI)、枸橼酸盐(C)、尿素半固体及靛基质(I)试剂和氧化酶试剂的检验方法能够很好地快速检验肠道致病菌。结论 此种方法安全高效,能够快速检验出常导致病菌,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 肠道致病菌 快速检验 分析
  在临床中对肠道致病菌实施快速正确的检验,对医生迅速获得患者感染信息,快速明确诊断疾病,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防止抗生素的滥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1]。这要求检验人员要有扎实的基础,掌握各种常见病原菌的生化反应特性,合理应用培养基及其生化反应,能够从标本中快速准确地检验出病原菌,不断探索、进取、创新。本文拟从几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的生化反应着手,对细菌生化反应的共同特征和特殊性进行分析与比较,从中寻找出差异,合理选择培养基,为临床中快速检验病原菌以及对疾病进行迅速诊断提供正确可靠的参考依据。现将本人在细菌快速检验方面的经验体会进行如下总结。
  1 标本的初步检验:增菌、转种、挑选可疑菌落
  在日常的细菌检验工作中,最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主要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变形杆菌这几种。在实施检验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标检验程序操作[2],标本经增菌、接种SS、麦康凯、EMB、血平板培养基分离培养,挑选出可疑的菌落,接种三糖铁(TSI)琼脂培养基实施初步生化检验,再依照18-24小时是否分解出葡萄糖或乳糖、产酸产气、产H2S和动力等生化反应,来判断菌种是否为肠道致病菌[3]。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会遇到盲样或混合感染的样本;而在国际标准中做出规定的检验程序都是单项菌种的检验过程[4];如果只按单一菌种的方式进行检验的话,就出现生化反应简单,缺少全面观察各菌种之间生化反应共同特征与特殊性的比较,使检验中观察不到位,延长了检验时间。
  2 合理选择培养基,快速检验肠道致病菌
  为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各个菌种之间的生化反应,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快速检验出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等肠道病原菌,在工作中通过比较几种病原菌生化反应的异同点、特征,选择了三糖铁(TSI)琼脂培养基,枸橼酸盐培养基(C),尿素半固体培养基,靛基质(I)试剂和氧化酶试剂,同时进行接种和使用,利用以上细菌各自的生化反应特征进行快速鉴别、检验,其检验效果非常好。标本经过前期增菌后,接种于SS、麦康凯、EMB、血平板培养基,经过18-24小时的培养,挑选可疑菌落,分别同时接种于三糖铁(TSI)琼脂斜面、枸橼酸盐琼脂管(C)和尿素半固体培养基中,具有致泻作用的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反应特征是在麦康凯平板上呈现出红色菌落,在三糖铁(TSI)上会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产气,有动力,枸橼酸盐呈阴性,而靛基质呈阳性。沙门氏菌的生化反应特征是可以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其中伤寒沙门氏菌例外),不分解乳糖,动力呈阳性,靛基质呈阴性,大部分可以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源,形成硫化氢,即选择了三糖铁(TSI)、枸橼酸盐培养基(C)和靛基质试剂(I);志贺氏菌的典型生化反应是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会分解乳糖,无动力,不产硫化氢,枸橼酸盐阴性,大部分菌靛基质阳性,尿素阴性,氧化酶阴性;变形杆菌的显著性生化反应是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将尿素分解,可以选择尿素半固体培养基。
  3 结果与讨论
  从上述生化反应可以看出,在对肠道常见致病菌检测中,同时运用三种培养基:三糖铁(TSI)、枸橼酸盐(C)、尿素半固体及靛基质(I)试剂,能够呈现出细菌的七种生化反应现象,既包括其基本的生化反应,还可以明确的显示出生化特性,且可以相互比较,满足了快速鉴别菌种的需求,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处置一起医院感染的事件中,在病室的拖布、床单和门拉手的检样中,采用此种方式同时检出了鼠伤寒沙门氏菌、0157:H7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这三种细菌经以上生化反应的鉴别后,再用因子血清进行证实和明确分型,均呈现出阳性。
  通过在工作中反复、大量的日常标本的检验证实,此种检验方法不仅简单易行,检测快速、准确、可靠,还经济实用,易于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广泛推广。病原菌在经上述生化反应鉴别之后,再利用血清学实验加以验证和分型[5],大大减少了临床医生诊断的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处理肠道致病菌感染突发事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适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建奎.临床细菌检验的正确分析[J].药物与临床杂志,2011,12(12):62-66.
  [2]张凤梅.临床细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15,26(10):744-745.
  [3]王汉玲,马莉,付宁.实际工作中对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的几点体会[J].医学动物防制,2013(05):124.
  [4]张凤梅.临床细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15(10):157-158.
  [5]潘莉珍.肠道致病菌的快速鉴定[J].医学动物防制,2014(07):112-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以往临床护理工作在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实践的相关资料,分析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临床护理所存问题,对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进行总结,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改进措施。结果:在医学检验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临床护理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结论:在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临床护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须引起高度重视,
【摘 要】 目的:探究女性闭经后萎缩性尿道炎患者血清FSH、LH、PRL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妇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例闭经后萎缩性尿道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6例健康闭经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促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FSH、LH、PRL水平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FSH、LH、PR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摘 要】 目的 研究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全部病例均提供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灵敏度为92.39%、特异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88.54%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266例男性不育症精液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探讨男性不育的原因。【方法】一般性状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体液检验》操作,主要指标检验采用清华同方精子分析系统MX7.5版进行操作,并对精液相关重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66例标本中,66.1%(176/266)的患者精子活力下降,(A级+B级50% ;精子计数大于20x106/ml,精液白细胞小于1x1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贫血疾病患者应用血液检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于本院收治的贫血疾病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地中海贫血44例患者设为观察A组,将缺铁性贫血56例患者设为观察B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A、B组Hb、MCH与RBC、MCV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B组RDW指标水平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并提出把检验质量提高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500例血液样本资料,分析误差率、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结果:500例血液样本资料中有35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占7%;漏诊率为4.4%,误诊率为2.6%;导致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不合理,其次分别为送检不及时、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病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将86例血液净化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43例。常规组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而治疗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对患者血清的变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素并无明显差异,但经过不同的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髋臼隐匿性骨折CT与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率。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髋臼隐匿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与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检查后,临床上获得的诊断率。 结果:CT检查诊断率及分型符合率分别为91.11%、94.44%,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诊断率及分型符合率(p<0.05)。 结论:在髋臼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中,CT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有形成分的分析。的应用进行有效分析。方法:用迪瑞FUS-200对2500例患者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人工复检分析。结果:600例血尿阳性标本中假阳性占23.1%,其中结晶占12.5%;在800例白细胞阳性标本中,假阳性占11.5%,其中结晶占6.0%,肾小管上皮细胞占5.0%,其他占1.5%。结论: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液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检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华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检验的方法及其结果。结果:应用ELISA 法对100例患者进行临床检测,其中,共计59例患者属于MP - IgM 阳性,其所占比例为59%;对所有患者行实验室检查,可见共计11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