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项普法

来源 :特区实践与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社会治理的非常态运行,具有价值目标、法律依据、应对措施和执行上的特殊性,需要通过精准有效的专项普法来提升公众的应急法治意识和能力,这对普法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梳理公共卫生应急所涉及的法律规范类型,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法律秩序:即应急管理法律秩序、卫生防疫管理法律秩序、社会治安管理法律秩序、市场管理法律秩序、道路交通管理法律秩序、网络信息管理法律秩序和野生动物管理法律秩序等,这决定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普法的主要内容.普法工作必须对全社会进行系统性、精准及时的守法指引,并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好专业人士的作用、构建多方主体参与的普法体系、创新多元有效的普法方式等来切实提升普法质效.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成功地跨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每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和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并在每个阶段根据不同实际需要,赋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不同的时代内涵,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文章主要回顾了每个历史阶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不同内涵,并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做了研究.
一部百年党史,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不断探索和推进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从严治党制度体系,构建起中国特色的从严治党监督体系,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有力的政治保障,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止步,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地牢记初心使命、更为主动地创造美好生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期刊
房地产税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置的地方税种,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稳定、可持续、可预期、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住房市场运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一个良好的房地产税制应当具备地方自主、税基广泛、减免有针对性、税基定期更新、税制透明和征管便捷五个特点.房地产税不仅适用于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同样适用于土地公有制的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是两类不同功能的政府收入.二者有一定关联,但不冲突.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其土地出让金、差饷(房地产税)和年地租三种政府收入并存,且互相协调
实现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通过林业措施增加森林碳吸收是达成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文章在简要回顾国内外碳中和目标提出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相关背景基础上,提出了林业增汇减排路径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重要实施手段之一,分析了基于林业的解决路径中森林碳汇相关的项目方案及实践步骤——通过造林再造林、可持续森林经营管理等达到森林碳固持的增汇方案、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的减排方案、开发利用竹木制品和生物质能源替代的减排方案、森林碳汇监测技术体系研发以及森林碳汇交易和量化生态补偿机制等,研讨基于林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
“欧洲领域合作集团”是欧盟通过法律形式批准的次级跨境治理工具,它促进了欧盟成员国相邻地区在经济、教育、生态、交通、医疗和综合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升欧盟的社会凝聚力和国家间融合发展水平.国内学界迄今鲜有对其研究,文章总结了“欧洲领域合作集团”产生的历史缘由,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它的运作概况.提出“欧洲领域合作集团”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有以下几点启示:夯实大湾区跨境治理的法治支撑;完善大湾区跨境流动人口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跨境治理体系;践行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跨境治理方式.
如何在人员、信息和资源高度流动的商圈开展党建工作,是执政党推进新兴领域党建的重要难题.深圳华强北街道党工委立足商圈实际,围绕组织整合、商圈发展、党群服务和商圈治理,形成商圈党建有机共同体:建设商圈“组织共同体”,成立商圈党委吸纳党商社企群组织资源,构建“一核多元”商圈党委组织架构;打造商圈“发展共同体”,吸纳商圈主体共同参与环境提升改造,通过组织资源撬动行政资源和财政资源,带领商圈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商圈“服务共同体”,聚焦商圈企业商户党员需求,打造服务阵地,连接红色家园,举办创客沙龙和研修课程;打造商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的新实践.跨境治理是大湾区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而前沿问题,近年来取得明显的成效,同时也面临不少的难点与挑战.为回应时代需求,加强对大湾区跨境治理与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治理研究的深化,由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广东省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湾区
期刊
交通部门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已成为深圳市第一大的碳排放源.本研究以深圳市为对象,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梳理深圳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前期成效,基于自下而上模型科学论证道路交通全面电动化的碳减排潜力及成本效益.研究发现,现有政策情景下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深圳市道路交通碳排放预计在2022年达峰,随后至2050年逐年下降;而在全面电动化和能源结构大幅优化的情景下,碳排放达峰后至2050年保持快速下降.2020—2050年道路交通全面电动化的边际减排成本呈现出先逐年下降,2031年后产生边际减排收益的趋势.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