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断裂带与企业财务违规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ead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Lau and Murnighan(1998)提出的断裂带理论,从高管团队内部的合作与冲突的角度,探究了高管团队内部关系对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影响,对高管断裂带与企业财务违规行为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高管团队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参与者,其内部成员的构成与企业是否进行财务违规有着重大关联,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高管断裂带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财务违规行为.同时,高管团队断裂带的存在会破坏不同上市公司具有相同背景或相似特征的高管之间的联系,从而破坏不同企业由高管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产生的“同群效应”带来的财务违规现象.对研究样本按照地区进行分类后发现,在一二线城市中高管断裂带对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抑制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高管断裂带对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抑制更明显.
其他文献
2016年我国资本市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发布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旨在将资本市场资源引入贫困地区优质企业,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进而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以2016-2018年通过扶贫新政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为样本,运用PSM和DID方法检验资本市场扶贫新政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结果 显示:扶贫新政能促进贫困地区上市企业的价值创造,且对市场化程度越低地区的企业价值创造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的影响路径分析发现,扶贫新政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本文将微观企业价值创造的研究空间拓展到宏观金融政策领域
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背景下,作为地方国企实际控制人的地方政府所具有的债务风险压力,是否会影响地方国企实施并购行为?地方国企实施并购行为后又会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2014-2019年A股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压力对地方国企并购行为的影响及其效应.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压力较低地区的地方国企相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压力较高地区的地方国企选择并购战略的可能性较高,并购完成后套现的规模也相对较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压力对地方国企并购后取得的短期并购绩效
数字化浪潮推动着各行业财务转型工作.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化时代,公立医院如何抓住机遇为自身获得更智能的财务系统建设、更智慧的决策支持、更敏捷的运营能力、更有创新的价值主张,是每一个医院财务工作者在数字化革命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本研究从数字化视角,以B医院财务系统建设工作为例,着重介绍了财务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思路和框架,详细阐述了财务域主数据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报账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政府会计核算和报表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等系统建设、项目集成、项目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经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提升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对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八大经济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空间单元,构建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Theil指数等分析方法,探索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水平及其空间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率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其中科技创新水平处于相对低位,提升空间较大;从八大经济区层面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最高,同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在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以前,企业的投融资模式主体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贷款、铁道债和部省合作模式.铁路公司制改革后所实现的政企分开致使原有投融资模式不再适应新发展需求,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铁路行业投融资.文章从强国战略背景、公司制环境、价值基础和政策环境四个角度分析了铁路企业主体融资方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根据事权划分的政府资金仍然是铁路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债券融资也是融资的主要途径,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可能成为铁路企业的融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备受政府财务会计界关注.本轮修订主要聚焦于三大财政预算管理改革问题,包括《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修订背景下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全面实施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为核心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文章以此为背景,对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二十项重要创新进行具体解析.最后提出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分析、应用双基础会计信息.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评价是各级审计机关定位工作短板和总结经验以不断促进审计质量提升和完善审计管理机制的重要保障.从促进国家建立环境责任审计质量评价权威标准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政策规定,采用归纳法、逻辑推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分析确立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依此构建了反映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的指标体系,并据以展开审计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审计实施指标权重值达到36.10%,是影响审计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得分3.22,位居评语集中等略上位置,表明其存
基于创始控制人对非金融企业普遍存在的金融投资研究的欠缺,以2007—2019年295家上市民营高科技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创始控制人与企业金融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创始人控制来说,创始人控制明显抑制了企业金融投资行为,而随着商业信用的提高,创始人控制却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两权分离度低和宏观经济稳定时,创始控制人对金融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创始控制人通过提高实业投资水平和降低代理问题抑制了金融投资水平.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创始控制人对金融资
本文从税收规避的价值效应、信息质量效应和代理问题等角度,探讨了税收规避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发现:税收规避与审计收费整体上呈“U”型关系;当公司税收规避程度较低时,避税的价值效应占主导,税收规避程度与审计收费负相关;当公司税收规避程度较高时,避税引发的代理问题占主导,表现为税收规避程度与审计收费正相关.上述因果关系的成立不因产权性质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进一步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和调研均发挥了监督作用,能够相应地强化价值效应和削弱代理冲突.本文丰富了审计师视角下企业避税的二重作用效应研究,也推进了不同风险
本文以2015-2019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中国政府采购网中上市公司获得政府采购订单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采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而企业高管的政府任职经历会削弱政府采购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企业管理层的政府任职经历均在地方政府时,才会发生削弱效应,企业高管在中央政府的任职经历对促进企业创新的削弱影响不显著.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完善公平竞争择优机制,同时企业要积极参与政府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