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粘虫的744芽殖酵母菌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6月28日,在饲养粘虫观察中发现一头幼虫呈“蛴螬型”,头部比胸部粗大,体色发淡,逐日缩小,臀板上有一个似豆状的黑斑,7月6日死亡,尸软黑褐色,具腐败味。两天后虫尸变硬,腐败味消失。7月19日发现相同症状的一头虫尸,将患病虫尸进行分离培养,经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辛兴球鉴定,属芽殖酵母菌,认为在粘虫幼虫体内是首次发现,因我区邮政号码是“744000”,故暂定名为“744”芽殖酵母菌。 744芽殖酵母菌的形态,菌落以及侵染幼虫发病症状与细菌相似,其不同的是菌体较大,每个孢囊内有 On June 28, 1980, a larva was found in the observation of armyworm feeding. The head lap was thicker than the chest, the body color was faded, and the size of the larvae was gradually reduced. There was a bean-like black spot on the buttocks. July Died on the 6th, corpse soft dark brown, with corrupt taste. Two days after the dead body hardens, the taste of corruption disappears. July 19 found the same symptoms of a dead carnivore, the diseased pest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by the Institute of Si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inocassi identification, is a budding yeast, that in the armyworm larvae is the first time found in the body, because my area postal code Is “744000”, so tentatively named “744” budding yeast. 744 budding yeast morphology, colonies and infection larvae incidence of symptoms and bacteria are similar, the difference is larger bacteria, each cyst has
其他文献
为确定由 寄生性真菌侵 染引起的甜菜 营养根生长的 失调,于1969 年开始了甜菜 不同种植次数的田间试验。 随着甜菜在轮作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块根产量则明显的降低。在生长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将于2009年3月4~7日举办的中国(广州)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华南液压气动密封件国际展览会(简称PTG),每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10届,现已发展成为动力传动和自动化领域
如何提高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从而促进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一直是制约着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发展的关键,本论文的目的在于探讨阻碍商务英语教学实践性提高的原因,并主要
目的 对影响青蒿丛生芽诱导因素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 把常规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调控青蒿中次生代谢产物青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结果 青蒿的基因型 ,激素和基本培养
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传播是以展示为核心,以传播交流为目的。“展示”从以物换物时代开始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走向成熟。艺术作品的展示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现
馄饨是一种普通的小吃,因此经营馄饨生意也往往被许多创业者视为小生意,认为没什么利润而弃置一旁。但翁联辉却在三年之内把一个三万元的馄饨店发展成为拥有七十多家连锁店
稻田农药间隔深施防治害虫试验,在1980年小区试验的基础上,1981年早、晚两季又分别在附近的生产队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一共60余亩。1981年我区三化螟、白背飞虱、褐稻
元功能思想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六大核心思想之一。它将语言的功能总结为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在此之前,很多学者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划分,产生了多功能语言观。本文将简
音乐家黄斌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教大家唱歌。他说,要想唱好民歌,必须从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四个方面入手。 Musician Huang Bin in Shenzhen Citizen Culture L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