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放重症监测技术在特高压电抗器内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两起特高压电抗器油色谱中C2H2含量异常升高的案例,采用局放重症监测装置进行长时监测并成功判断出缺陷类型.案例1重症监测结果显示,电抗器内部存在悬浮电位及微弱绝缘类缺陷导致的局部放电,造成C2H2含量快速增长.案例2重症监测结果表明,电抗器内部间歇性局放信号为靠近高抗北侧的外部干扰信号,内部无明显放电信号,经铁心夹件接地电流测试,内部缺陷类型为磁路多点接地造成的高温过热产气,色谱增长与局部放电无关.返厂解体发现:案例1电抗器器身1上夹件所连地屏等电位铜带存在断裂放电痕迹以及绝缘纸板破损现象;案例2电抗器器身1上铁轭和上部器身磁屏蔽搭接,接触面存在明显烧蚀,而内部无明显放电痕迹,排除了内部发生放电的可能.解体结果均与局放重症监测的分析结论相吻合,验证了局放重症监测方法在电力设备缺陷分析诊断中的有效性,并可避免受外部信号干扰而发生误判.
其他文献
针对冬季CCHP(冷热电联供)与热电负荷供需矛盾问题,建立源-储协同运行的RIES(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源侧对系统热电耦合环节进行优化,采用ASHP(空气源热泵)将风电转化为调峰热源,扩大风电并网空间,同时分析ASHP变工况运行模式下系统风电消纳偏差;储侧根据蓄热装置热能时移特性,建立基于RIES运行状态的蓄热罐蓄、放能模型,提高CCHP热电调节能力.综合考虑新增ASHP与储热装置投资成本、运行约束等,以日前阶段RIES调度成本最优为优化目标,采用CPLEX对其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源-储协同优
多电压等级的直流电网是未来直流输电技术的重要应用,其关键设备是直流变压器.然而,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的电磁仿真模型规模庞大,含直流变压器时的协调控制策略尚不清楚.对此,首先简单介绍了MCT(模块化组合式直流变压器)的运行原理.然后,基于平均开关函数提出了桥臂高等效性模型,用于加快电磁暂态仿真速度.最后,针对舟山五端柔性直流改造工程,研究了含MCT的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的协调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基于桥臂高等效性模型的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桥臂等效模型以及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
随着能源系统脱碳战略的提出以及直流电网、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技术的发展,直流电能计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为促进国内相关工作的开展,将最新发布的直流电能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与我国现行国标及型式评价大纲进行对比,针对适用范围、准确度要求及影响量试验项目等主要差异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EC标准中电能表电压、电流范围要比国内宽泛,且新增了传导差模电流干扰试验等影响量试验项目;应尽快完善国内直流电能表规格与抗扰度评价方法,促进直流电能表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通风开口设计与自然通风和室内环境热舒适直接相关.目前,我国现行建筑通风开口尺度涉及的相关设计标准主要借鉴了早期台湾省及日本建筑法规等来确定,一直沿用至今.标准中的通风开口尺度未考虑气候差异性,全国采用统一赋值,该数值确定时重点考虑了是否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较少关注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故开展了此项工作.首先,系统地回顾了我国通风开口设计标准的发展沿革及通风开口尺度的确定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以多层住宅楼中间层某一南向单侧通风起居室作为典型案例,利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分析了通风开口尺度设计值在我国不同
在分析变压器故障常规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介绍了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和隐患治理流程.通过振动频谱分析了某特高压电抗器乙炔含量微增的原因,以幅值趋势分布为依据,拟合分析并定位了故障源;通过现场模态测试获取结构件的固有频率,实现对某换流站主变冷却器结构共振故障的诊断与精准治理;通过振动监测,分析了±800 kV复奉直流系统投运及单、双极运行时对周边变压器的影响,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及隐患治理可实现变压器早期故障诊断,消除电网扰动对设备的损害
随桥电缆在桥梁伸缩缝处需采用OFFSET(电缆伸缩补偿装置)进行实时补偿,但目前该技术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狭窄空间和不同大小伸缩缝的补偿需要.对此,通过对OFFSET进行模块化和小型化设计,运用连续弧变技术、等分差动机构和折角机构等方法,有效解决了有限空间内大、中、小系列伸缩缝补偿问题.研究成果在浙江2个220 kV随桥电缆工程中落地应用,完成了包括制造、安装、运维的工程实践,解决了工程重大难题.
介绍一台供热背压机组振动快速爬升致使机组跳机的故障过程,现场根据振动及偏心数据分析判断机组发生了严重动静碰磨,且转子塑性弯曲.揭缸后发现转子前汽封、叶顶及持环动静碰磨严重,转子返厂测得最大弯曲量达240μm.事故分析表明故障主要原因是:转子基建安装不够精细为故障埋下隐患;冷态启动过程中缸体膨胀不均,导致动静碰磨引发转子弯曲;停机过程中轴封回汽漏至缸内冷凝成积水,进一步导致转子塑性变形.在转子返厂处理后,现场通过更换汽封齿、调整动静部件间隙、优化机组启动曲线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动静碰磨故障,机组顺利完成试运行
以大型空气源热泵内尺寸较大的翅片管换热器作为研究的蒸发器,在制冷剂分别采用R410A与R22时,分析了换热器迎风面风速分布的二维不均匀性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数学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而验证模型的准确合理性.在制冷剂按照三种不同流路进行布置时,比较了各种布置方式受风速不均匀性的影响程度,探讨了风速均匀性对蒸发器换热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风速分布与对流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将为大型空气源热泵冬季运行时蒸发器的性能变化提供理论指导.
为进一步推广水平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运用,以土壤毛管水理论为基础,结合数值仿真试验探讨了水平埋管换热器在不同地下水位深度、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水平管换热器构造下的换热性能,通过对输出参数埋管出口水温、水平管延米换热量以及土壤温度场分布情况的分析,揭示了相关参数对水平管换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线埋深变浅,埋管水平土壤含水饱和度从12%增加到100%时,在制冷工况下,水平管延米换热量增加了30%,出口水温降低了23%;水平管在土壤中换热性能最佳,土壤中固相颗粒导热系数对水平管换热性能起着主导作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职业风险存在较大的部门,对工作风险的分辨以及预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存在的物理、生物以及化学危害进行了探讨,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预防性的分析,最后对职业暴露的处理方式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