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脏骤停为主要症状的致死性蘑菇中毒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临床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chow_d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介绍rn病例1 患者,女,74岁,2020年6月12日因“呕吐、昏迷2 h,心肺复苏后1 h”收治入天等县人民医院.患者2h前被发现昏迷在床上,呼之不应,床边可见呕吐物,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呕血、黑便、大小便失禁等,遂立即送往当地卫生院,途中再次出现呕吐并发抽搐,于诊治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随即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注射,持续心肺复苏约5 min后,患者缓慢清醒,但血压偏低,予升压、强心等对症支持治疗,呼叫天等县人民医院120出诊,在急救车转运时,再次出现阵发性室速、室颤并抽搐发作,予以就地抢救:气管插管,心肺复苏,肾上腺素(1 mg,1次/5 min)及利多卡因(0. 1 g)静脉注射,约30 min后心跳恢复,心音、呼吸仍弱,予返天等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4 d 前有进食野生蘑菇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遗传病史.入院查体:体温不升,心率97次/min,呼吸16次/min (呼吸机辅助) ,血压143/87 mmHg (静滴多巴胺) ,经皮血氧饱和度98%,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 0 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无抵抗,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偶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压腹部未见痛苦表情,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无水肿,肢端冰凉,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肌张力正常.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腹部增强CT检查中依据患者体重计算碘对比剂注射速率方案,获得肝脏增强图像质量一致性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20年2月至3月衢州市人民医院54例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入组时间区组随机法分为个体化注射速率组(个体化组)和固定注射速率组(固定组),动脉期测肝固有动脉CT值,静脉期测肝门静脉左支、右支、左肝实质、右肝实质CT值。结果:动脉期肝固有动脉CT值变异系数个体化组为0.099,固定组为0.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P0.05),肝门静脉右支CT值变异系数个体化组
戒坛是受佛教戒律发展直接影响而形成的建筑形式,并在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汉地特色的戒坛形制,成为此后寺庙戒坛建设的重要标准.文章从戒坛建筑形制的源流入手,总结了汉地戒坛形制的基本特征,然后以典型代表——泉州开元寺戒坛和北京戒台寺戒坛为研究对象,从所处位置、戒坛形制、戒坛殿形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来探究地域、环境、文化、宗派等多重因素对该类型建筑的影响,借此为之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迈入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化,餐饮业的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为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投影艺术介入餐饮空间为餐饮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文章基于B·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H·吉尔摩提出的4E体验模型,提出从消费者多感官感知产品信息、获得沉浸式用餐体验、信息传输优化服务模式、创造全新美学范式空间四个维度分析投影艺术在餐饮空间的应用,为体验经济时代未来餐饮空间设计实践提供启发和参考.
“故事需要被讲述和重述,这一讲故事的过程,让我们能够承担责任,并将这份责任代代相传.”贾里德·M·菲尔德(Jared M. Field)博士在展评《不过是好的方向》里写道.在气候问题愈发紧迫的当下,这是一个及时的展览,澳洲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文化知识里包括对天气系统丰富而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这些古老的智慧在展览中被立体地呈现.展览突出了原住民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分享与天气相关的故事和仪式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确保这些故事和古老的文化知识在后代继续存活.
期刊
1 病例介绍rn1.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1岁,2011年初体检无异常,6月底出现左眼巩膜充血红肿,在外院诊断为巩膜炎,予滴眼液治疗.约1周后患者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黏痰,外院胸部CT示两肺多发散在结节(见图1 ).我院门诊结合患者年龄及胸部CT高度怀疑肺内转移瘤,建议其到外院行正电子发谢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PET-CT诊断为:(1)两肺多发结节,氟代脱氧葡萄糖代谢不同程度增高,考虑右下肺基底段肺癌并肺内转移可能,不排除转移瘤,请结合临床,必要时穿刺活检;(2)右下胸膜轻度增厚、粘连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新媒体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媒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动画作为一种集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于一体的特殊艺术,在市场上发展迅速.动画创作的多样性也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提供了继承和创新的能力.文章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选取唐、宋青绿山水元素,与动画的视听语言进行互融探究,为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在内容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式和理论资源,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未来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新的结合的可能性.
目的 探讨早期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和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在预测ICU术后患者发生谵妄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12月在某三甲医院外科术后入住ICU继续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住ICU时分别收集两个风险预测模型所需的数据,应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对纳入的患者进行ICU术后谵妄评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
目的 观察多模式镇痛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麻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观察组实施多模式镇痛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是一种跨膜转运受体,主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细胞因子的分泌相关,在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等多种生命基础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VEGFR1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血管再生等方式减轻损伤.该文阐述VEGFR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以期待未来更合理地将VEGFR1这一靶点在临床上应用于心肌缺血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纵观器物发展史,各个时期都有极具时代特征的代表性器物,在当时广为流传,普遍存在,我们称之为流行器型,其背后蕴藏的深层原因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两宋花瓣形器物与笠式碗的流行亦具备上述特征,文章通过分析花瓣形器物的兴衰及两宋笠式碗流行的成因,尝试把握其与宋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因素的逻辑关系,进一步逆向推导厘清相关器物造型呈现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漆器及其他日用器物在物质高度发达、审美趋向简洁的当下探寻自己的位置,提供一定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