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症结、思考方法远比告知答案更重要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5327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到幼儿园去观摩活动和指导教研,看过实践活动之后,幼儿园会安排我来进行专家点评,似乎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程序——请你来就是要指导工作的。每到这时,老师通常会拿着本和笔,准备记录我说的内容。每到这个环节,我都会有些疑惑:第一,我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是能全面客观?第二,我的思维和表达老师是否理解?第三,我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是否易于操作?第四,活动中老师的能动作用如何发挥?听课的老师仅仅是记录者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思考着在幼儿园观摩活动中如何变一人唱独角戏为教师群策群力,如何变教师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一次我应邀参加青年教师音乐教学活动的点评,组织活动的教师基本都是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刚刚起步的老师很需要认同和鼓励,也需要在方法策略上的支持和帮助。可是,在观摩的过程中,越往下看活动我越觉得犯难,因为是新教师组织活动,三节活动出现的问题太多了,甚至可以说囊括了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诸多问题:目标不明确、教学没重点、难点太多、老师牵着孩子走、无效的互动问题、夸奖幼儿不具体、把握不好教学活动的节奏等等。我在纠结:我该怎样点评既指出活动中的问题又不伤害老师?三节活动很快结束了,我灵机一动,决定改变以往我说你听、我说你记的方式,而是变为如下的体验。
  做法
  第一,说说想法
  每次观摩活动后有老师说课的环节,老师们按照套路,说思路、说目标、说重点难点、说过程和说反思的内容,目的是让听课的老师明确组织活动老师的意图。通常会看到组织活动的老师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念,甚至活动反思也是之前写好的内容。
  这一次活动后,当老师拿着稿子准备念时,我说:“老师不用紧张,不用念稿,你就介绍一下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今天组织活动你觉得哪里是你意料之外的就可以了。”老师放下了包袱,开始说真实的想法。关于选材,有的老师说是因为看别人组织过这个活动,自己觉得好,就来试试(模仿学习);有的老师说是因为自己觉得乐曲特别好听,也比较新颖(挑战新内容);还有的老师说我们班孩子特别喜欢(尊重幼儿)……关于活动中的意料之外,老师的答案也各不相同:“我觉得得挺好玩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没有掌握”“我没想到教具干扰了孩子的活动”“我今天的提問好像不太明确,孩子们没明白”……老师们说着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引发了现场老师的共鸣,因为这样的问题他们也似曾相识。
  第二,点赞接龙
  因为是新教师,特别需要鼓励和肯定。于是点评活动一开始,我提出:“观摩的每位老师都是活动的主人,能够发现别人活动的优点,这些优点才可能成为自己学习的经验。我们先来个‘点赞接龙’的环节,请参加观摩活动的老师说出组织活动老师的优点,再用实例说明。也就是说,不是泛泛的表扬,而是要有理有据地阐述观点。要求是每个人只能说一个优点,后面老师的发言不能重复前面老师说过的内容。”这一环节容易的是每个人只说一个优点,难的是观点不能重复。说实话,组织活动教师的优点确实不够突出,缺点倒是十分明显,能够发现细小的优点也不容易。因为大家都要发言,我给老师两分钟思考的时间,看得出有些老师已经有些紧张了,开始在本子上梳理起来。
  点赞接龙开始了:老师心中有目标,体现在……老师眼中有孩子,体现在……后面发言的老师补充前面老师的观点:老师心中有孩子还体现在……所有活动中的优势被一一挖掘出来。我看到组织活动的老师眼中有光,脸上有微笑、有羞涩,还有自豪。
  说完优点,缺点怎么办?怎么说?如果还是这样的方式,一定会打击一片。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进行下面的活动。
  第三,体验游戏
  我说:“老师们刚才都说累了,因为紧张着要发言,脑子也有点累,下面我们玩一玩前面活动中老师带孩子玩的游戏吧,放松一下。”于是,借助老师已经准备好的音乐,我们玩起了刚才活动中孩子们玩的游戏。教学活动的内容是音乐游戏,有音乐的伴奏,有拍手、跺脚等身体节奏的辅助,还要在关键环节互相提防,不被对方抓住。老师们玩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我停下音乐,请老师们说说玩游戏的感受,老师们马上安静下来,似乎都担心被我点到。于是,我调整了一下问题,请老师们说一说刚才玩游戏的困难是什么。这下老师们又踊跃起来。有的老师说“我觉得节奏变化有点多,一会儿是拍两下节奏,一会儿是拍四下节奏,我有点记不住”,有的老师说“我手和脚的动作配合不好,不够协调”,还有的老师说“我又要打节奏,又要不被对方抓住,有点应付不过来”……老师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感受,涉及到选材、目标、重点难点、互动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
  我接着问老师们,我们玩游戏都有这么多的困难,孩子的经验和能力肯定不如成人,这说明什么,最关键的问题又是什么呢。老师们回答说:“这个内容太难了。”那么怎么调整可以降低难度呢?老师们说出了几个办法。第一,可以节选音乐,三段内容只选其中一段;第二,降低节奏的难度,一次活动不要有过多的节奏型;第三,教师的引导问题要明确,幼儿才知道可以怎样配合游戏;第四,当幼儿不熟悉玩法时,可以放慢音乐的速度;第五,当幼儿熟悉玩法后再增加其他节奏或变化游戏玩法。哇,我为老师的办法鼓掌,组织活动的老师积极性没有被打击,反而学到了非常实用的方法。我这灵机一动的现场教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个环节之后,我在观摩教师活动的基础上,帮助教师梳理了今天活动的经验和今后设计活动、实施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样的梳理源于实践又有对教师经验的提升和发展性的指导建议,这样的教研老师感到很“解渴”。由此,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
  思考
  1.与其专家说,不如大家说
  教研的主体一定是教师,无论是教研员还是业务干部,不要低估教师的能量,我们的职责不是告诉老师我们的经验,而是能激发教师自己的思考:教学过程中好的效果背后有什么有益的经验,出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可以怎样调整和改进……这些内容的碰撞远比说教更有价值,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进程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不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专家的作用更多的是穿针引线,帮助教师把散在的点梳理成线,并且要有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性引导,切实促进教师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的导向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2.与其说教,不如操作
  教研员和业务干部不能“光说不练”,我们说起来容易,但老师需要的是“怎样做”的指导。我们可以尝试换个视角研问题,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很正常,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解决问题。教研员和业务干部可以带着教师体验活动过程,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调整我们的指导策略。也可以亲自试水,我们指出老师的问题容易,自己组织活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做到的,可以自己尝试和研究多样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指导才能够有说服力。
  3.与其点评活动,不如点燃教师工作的激情
  教研的魅力应该在于激发教师努力工作的热情,从工作中找到价值感和幸福感。而不是一次次地打击老师,让老师失去工作的自信。在点评活动中同样是说问题,要说得在理,说得艺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专业的话语权还要有较高的情商,顾及教师的感受。每一次教研的成功体现在让老师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愉快地去工作。
  越来越发现,幼儿教师有很多和孩子共通的特点。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发展也离不开身边人的赏识和鼓励。那么请把我们“一针见血”的职业特点收一收,用放大镜去看老师的优点,每次只说关键性的一两个问题,让老师工作有动力、有方向、有方法。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之全球化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全球间的信息传播也越来越快,人们接触的信息范围以及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广泛,各国文化之间的传播也越来的频繁,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传播现象。英语已将成为国际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是高校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学,促进高校学生英语的跨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利于
【摘要】身势语是指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它不仅能代替语言交际功能,而且能扩大交流范围,表现或掩饰内心情感,丰富语言,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简洁明了,提供大量信息,深化表达内容等。那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身势语,使教学效果更好呢?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師,便是这场戏的导演。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应用身势语,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从安德逊认知三段式模式,探讨汉英同传中省略策略的合理性。对实验过程进行录音,并对译文进行转写。在实验结束后回访并记录译者使用省略的原因。最后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同传省略的合理性。  【关键词】同传 省略 认知三段式模式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一、引言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又称会议口译,即在会议上将发言人的讲
【摘要】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化的发展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中,针对于教育行业,我们也可以引进多媒体技术,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在英语课堂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应用  一、引言  多媒体技术本身具备信息量大
【Abstract】As we all know, in modern societ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predecessor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he thesis will further analyze the description of euphemism
【摘要】在英语专业写作课程中,运用小组讨论法这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和学习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小组讨论法 写作课程 合作学习  一、引言  英语写作是英语五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英语教学中重点培养的能力。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是费时多、效率低,一方面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很少逐字
【摘要】法国哲学家福柯指出:“人文科学本身只是一种权力和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它只能是某一时期的文学,是这一时期话语权力控制下的产物。”绘本翻译受制于隐形的儿童话语权力。本文从苏斯博士绘本数量和质量的变迁中探讨了儿童话语权力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儿童话语权 苏斯博士绘本 翻译  一、引言  苏斯博士,原名西奥多. 苏斯. 盖泽尔,出生于1904年3月2日,二十世纪卓越的创作家、图画家、儿童文学家
【摘要】作为中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更是为新课改下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语感与实际应用、简单交流与后续引导提供了保障。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新课改更是将英语阅读教学摆在了首要位置。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展开讨论。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策略  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英语不仅为加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英语学习中易于混淆的单词以及它们的具体用法,这是因为在日常和专业英语学习中,人们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容易混淆的单词的区分和掌握。如果将这些仅仅在中文里意思差不多或外形很相似的单词搞错了,轻则产生歧义,重则带来误会,甚至会影响到一笔生意的成败和双边关系。因此,必须注意并切记不能把完全不同意思,仅仅是看起来相似的单词混为一谈。  【关键词】英语学习 混淆 单词  本文力求通过例举
“Creativity is development, creativity is future. We would be exceeded if we don’t create;we would be out of date if we don’t create.” our President Xi said.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our edu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