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公悫,男,1948年生,副编审,本刊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历史学刊编辑研究。
  关键词: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知识点
  中图分类: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7—0054—02
  
  今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其中历史科考试范围的变化引起种种猜测。有人统计:与去年相比,今年新增条目大约有60多个。这似乎不是个好兆头。高考要倒退到以考查知识为主的时代吗?不大可能。素质教育的环境尽管还不尽如人意,但是,进行素质教育和以考查能力为主的思想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倒退不仅没有出路,而且要背负骂名。主持这项工作的领导和专家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考试范围的扩大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妨做些猜想,供高三最后阶段复习参考。
  仔细分析,今年高考新增的知识点有实有虚。例如,“井田制和分封制”“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两汉)“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井田制争议犹存,命题困难;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远不如魏晋时期,后者明确没有列入考试范围,前面的即使列入也属虚设;两汉与日本关系除了那枚“汉委奴国王”印,笔者实在想不出有何具体内容(其实考查这样的知识点没什么意义)。诸如此类的虚增内容还有一些,不再列举。新增条目中也有属于扩大命题范围的。如,魏晋时期“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唐朝)“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新课程增加的视角,内容广泛,其中也包括民族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内容,极宜采用新材料、设计新问题。广东高考2006年“周人生活”题、2007年“明朝妇女婚姻观”题都获得好评。这种命题取材教科书之外,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在情理之中,考查的思维能力适合高中生的水平,也是应对教科书多样化的技术性突破。这种命题思路的变化是方向性的,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对高中新课程的推广也起到正面作用。2007年全国卷“美国废除中立法”和“玉米”(玉米的传播和赫鲁晓夫推广玉米种植)两道材料试题,也采用了类似手法。联系这种命题趋向,增加社会生活的内容,就不能仅仅视为知识点的增加。魏晋以来,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汉人胡化和胡人汉化,到唐代仍很明显。唐代又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统一教科书《中国古代史》(选修)用楷体字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因此,增加这样的条目拓宽了命题范围,不能不引起注意。
  更多的新增条目属于细化事件的过程,有些基本与教科书的子目相同,有些又不完全以教科书的子目改动。洋务运动开列了“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的效果”;而教科书的最后一目是“洋务运动的破产”,显然,这里包含不同的看法。戊戌变法,原来考试说明的要求是“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今年的细化则完全以教科书为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考试范围都明确到背景、经过,所列条目也基本照抄教科书,但是,教科书中的“影响”“历史意义”又舍弃不列,耐人寻味。类似现象应该说都不是有意扩大复习范围、增加考生负担,只是要求必须掌握事件的基本史实,而在此基础上的分析、认识则是没有固定结论的。因此,教师应当注意的是,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尤其对教科书上的结论,不要拘泥于那么几条,更不要迷信它的正确性。“洋务运动的破产”就是明显一例。
  注重史实发生的过程应成为复习的重心。去年“美国废除中立法”试题,在统一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只有文下小注解释,但是,要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什么能够形成,就必须知道美国的《租借法案》所起的作用,那么,废除中立法自然要搞清楚。新课程选修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面介绍了这一过程,课文后还提供了相关材料。如果教师熟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过程,即使没有这本教材,也会讲清楚。当然,注意到效果会更好。以此为借鉴,举一反三:今年考试说明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下增添“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如果仅按照统一教科书复习,知识点就只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看看相关的叙述可知,初期的正面战场不仅是国民党在抗战,共产党也在正面战场积极帮助国民党组织抗战,武汉会战时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在战略战术上出谋划策,组织文化界人士搞宣传、发动民众,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国共合作是主调。即使相持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也基本是相互配合的。准确地把握史实就不能“以本为本”,利用教科书,适当加以补充和纠正是教师的责任。
  高考不回避热点问题。能结合历史学科的热点问题可以举出很多,例如西藏问题,不仅是宣政院管辖西藏、清代和西藏地区的关系,实质是蒙藏,满蒙藏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可资运用的材料不难找到。中共“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个大主题。用以人为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来看,儒家学说并不都是要继承的;从开放的世界意识认识中华优秀文化,就不能仅以比西方早多少多少年来判断;以崇尚科学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衡量,就应当看到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短有长。举例来说,《九章算术》的确“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古代日本、朝鲜都将其作为教科书,但是,要理解仅仅是应用数学,长于计算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特点,但是,数形结合思想,抽象的数学概念、几何图形都是西方领先。理解中华文化绝不仅是知道我们的祖先有什么优秀成果,古代时期东西方基本各自独立发展,比西方早多少年的说法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从命题上考虑,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倒是大有文章可做,但这只是猜想。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这一主题要注意。特别独特的中华文化要记忆,例如中华医学,无论怎么说也是中国自古至今独特的东西。在世界范围内它是最早形成理论体系的医学之一,很多医学著作至今仍是经典,辩证论论的思想与道家学说有关,独特的治疗方法很多是西医无法达到的。
  最后阶段的复习实际只能解决中高难度的问题。基础已经形成,恶补恐难见效。忌讳的是仍大量做习题,似乎只有大量做题才能放心。建议教师还是要有针对性地梳理、讲解,让考生加深理解,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
  
  责任编辑:豆艳荣
其他文献
战后60多年中日关系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特别是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困难和曲折,引起了人们对两国关系的关注和忧虑,中日两国学者也加强了对当代中日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日有幸读了史桂芳教授的《战后中日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一书,颇有耳目一新之感。该书从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解析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具有较高的研究视野和角度;该书使用了大量的中日文第一手资料,特别是注意
[关键词]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34—02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为了表现左宗棠对收复、建设新疆的功绩,同时方便导入新课,我引用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接着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棵棵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
[关键词]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考生角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5—0036—06    命题团队的理念、学术素养和技术决定了试题的品质。其中,命题理念集中体现为一份试卷的风格与特点,也是衡量命题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同理,通过试题分析我们可以挖掘的不仅仅是命题技术,更重要的是其命题理念。只有把握命题理念,才能真正读懂命题。所有题目,其
晚清与民国时期是中国慈善事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慈善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不仅慈善组织种类与数量繁多,而且慈善人物辈出,各地相继出现了多个慈善家群体。这时期,晚清与民国政府也开始制定相关的慈善法律法规或制度,规范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其关于慈善发展的法律条款之多令人钦佩。近代慈善事业在中国慈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直接作用于近代,而且辐射影响至现当代。周
编者说明:编辑部对课程理论也不熟悉。读杨向阳的文章觉得言之有理,看陈志刚的解释也觉得有根有据。搞教学研究不能不知道一些理论,耐心、仔细地品味这篇文章,或许对理解课程目标有所帮助。  [摘要]我国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提出不是悖论,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并非水火不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进行分析,过程目标化均具有合理性。为了便于教师对过程目标的理解与操作,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尝试采用新的视角,设计过程目标
IBM希望,收购红帽公司的交易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种工具,以便更大规模地创建和开发“云友好”的應用程序,以此拓宽客户对于云的使用,正如它的竞争对手谷歌、亚马逊、微软所做的那样。  IBM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斥资340亿美元收购了开源软件的先行者红帽公司,向企业混合云市场正式进军。这笔价值投资对于IBM来说有多重意义。例如,它使IBM成为了一家更大的开源企业软件提供商,但更重要的是,它让这位蓝色巨人如愿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等相关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该实验成果不仅将以往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通过物理原理确保了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现实应用的重要突破。   基于该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高效星地鏈路收集技术,可
[摘要]中国有近4000年的饮茶历史。作为中国一员的藏族,出于对茶的喜爱,形成了独特的藏茶文化。饮茶习俗、飲茶礼仪、饮茶程序等都透漏出藏茶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传统的藏茶不断地发展,其饮用程序被现代科技方法所取代,复原与重建藏茶饮用程序迫在眉睫。这不是简单的恢复与重建,而是对藏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藏茶,藏茶文化,饮茶程序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
编者说明:现在各地以特级教师命名的工作室很多,这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好形式。李惠军工作室是成立较早的、卓有成效且已产生影响的工作室。李惠军以自己的教学魅力和读书习惯影响着他的团队,带领团队成员共同提高。本刊编辑部经常收到一些工作室的稿件,也参加过一些工作室的活动,我们感觉有些工作室的思路不大清晰。在工作室的运行中,带头人是核心。李惠军在《笃学行思录》一书中讲了很多他们的研修实例,但没有突出他本
摘 要 教皇节(Pope’s Day)亦名为“教皇之夜”(Pope-night),起源于英国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是流行于17—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节日,颇受中下层民众的欢迎,其中尤以新英格兰地区的庆祝活动最盛且富有代表性。教皇节自17世纪中后期举办至美国独立后逐渐消亡,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却是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重要政治节庆之一。其中表现出的政治文化内涵随着北美殖民地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