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F*cking,再Sorry澳洲留学生:这里需要的是时间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在澳洲都遭遇过或明或暗的“种族歧视”,一般我们会认为这是不同的文化属性造成的矛盾冲突。但是人们可能不知道,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也会因为自己亚裔的外表而遭受质疑。
  国内很多朋友都耳闻过关于国外种族歧视的报道,因此常常带着对国外的好奇向我求证。我从澳洲回国后与朋友约出来吃饭,不出意料,她们在餐桌上抛给我这个问题。
  —哎,你遇到过种族歧视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和一个澳洲姑娘C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那是我来到墨尔本的第一年,有一次我和她吃完了晚饭,正在墨尔本的街头散步,她突然问我:“你遇到过种族歧视吗?”虽然以前被国内的人问过多次,但这还是我第一次被一个外国人问到这问题,愣了两秒,我正琢磨着怎样回答会比较不伤害她的国家感情,她突然自己就回答了:“你知道吗?我遇到过三次。”
  土生土长也难避冲突
  亚裔面孔成“原罪”
  C是一个澳洲华裔,祖籍福建,父母都是马来西亚华人,很早就通过移民来到了澳洲定居。她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完全不会讲中文,除了皮肤外表是黄种人,思维观念、文化语言早已全盘西化,也就是我们偶尔开玩笑所说的外黄内白的“香蕉人”。
  C向我讲道:“那是我还在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我正在路边走着,有一辆车突然就开到我面前,车里的人对着我大叫‘滚出澳洲,滚回自己国家去!’——我当时很不解,我能去哪儿啊?澳洲不就是我的国家吗!”
  如果说第一代华人移民在文化、语言、思维、举止方面都与西方不尽相同,他们会受到的歧视还算事出有因。那么这个生于澳洲长于澳洲的女孩儿的遭遇则让我更为惊讶:除了一张亚裔面孔,她与本地白人全然一样,原来只因为容貌也难逃被疏离的命运?
  C继续讲她的经历:“有一次在电车上和一个白人老奶奶聊天,然后她夸我的英语说得和本地人一样好……”可她本身就是本地人,英语原本就是她的母语。所以C无奈地得出一个结论:澳洲的白人似乎总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到亚洲人就默认他们说不好英语。
  很多中国人乃至亚裔都曾经在澳洲被人当面质问“Can you understand English?”,这种问题听到耳朵里常常让人觉得带有十足的羞辱性和攻击性。
  暂且不论这是否算种族歧视,至少这足以说明澳洲本地人对亚洲人建立认同感的时间要比对其他白人的时间长。人天生都是更易于接受同类而排斥异类的,当本地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扫描你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从而判定你是否是他们的同类时,面孔的不同就成了最为直接的分辨方式了。在不少本地白人的心里,只要是亚洲面孔就会被界定为外来人口,因而华人要融入本地文化圈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像C这样的澳籍华裔女生,或许还可以通过与本地人的更多交流,以及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认同感,最终抵消掉不同外表所带来的疏离感。而作为由内到外都带有异域风情的留学生、新移民或来澳工作人士,我们的心里则要时时悬着一种无法消除的作为外来人士的谨慎和不安。一旦这种敏感的情绪被当地人的某些不恰当言行所激化,种族矛盾也就随之产生。
  事实上,澳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移民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的移民主要群体是欧美白人。1901年起澳洲曾一度推行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公然歧视原住民和其他种族,这个政策直到1973年才被正式废除。大规模的亚洲移民则是在20世纪之后才形成的,近几十年,随着亚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教育往来增多,亚洲新移民人数更是以几何速度增长,逐渐动摇了白人在澳洲的绝对地位,这个现象触动了澳洲发展历史遗留在当地白人思维观念中的优越感,歧视行为由此而来。
  澳洲最早的华人移民一般要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淘金热,很多澳洲华裔其实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好几代,甚至比许多白人新移民的历史还要早。澳洲白人与澳洲亚裔无非是一个先来后到的关系,都是所谓的“移民”,真正的所谓“本地人”,其实是在澳洲已经生活了几万年的土著。既然如此,谁有资格来界定何谓“外来人口”?谁又能命令谁回“自己国家”呢?严格说起来,最有资格的反而是曾遭歧视的土著人,这倒颇有些讽刺。
  先F*cking,再Sorry
  “政治正确”推动环境改善
  有意思的是,就在我和C聊天后的第二天,我也经历了一次明面上的种族歧视。
  那是一个傍晚,路上熙熙攘攘,两个白人倚靠在路边的墙上聊天,我刚好从他们身边经过,擦肩而过一刹那,一个刺耳的“F*cking Asian”飘进我的耳朵。我一脸惊愕地回过头,发现这两个白人其实正在投入地聊天,并没有注意到我这个Asian的存在。在感受到我的目光后,那个始作俑者愣了一秒,立刻小声局促地说了句“Sorry”。我由此猜想,在很多没有亚洲人的场合,某些白人大概不会遮掩这种打从心底的蔑 视。
  平心而论,澳洲的种族歧视正慢慢得到改善,大多数当地居民对待外来人口还是十分客气友好的。把种族歧视明明白白写在脸上、挂在嘴边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因为种族歧视是“政治不正确”的,所以我至少在最后还是得到了那人的一句抱歉。
  不过,有的时候种族歧视仍会似有若无的藏在空气里,埋在部分人的潜意识里,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刺痛一下我们这些“外来人口”的神经。
  我们能找出很多答案来回答“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被瞧不起”这类的问题,比如部分中国人在公共场合举止行为缺乏礼貌、做生意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或者中国人勤奋努力拥有强大竞争力抢夺资源,还有西方媒体由于危机感而恶意的抹黑等等。外国人给华人,以及我们给自己都贴过不少诸如此类的标签,不可否认种族歧视与这些标签有很大程度的联系。有些澳洲白人对华人充满消极印象,谈论华人时都是以上那些论调,一副一概而论、了然于心的样子,可实际上,他们自己甚至都没有真正和华人打过交道。对这样的人来说,种族歧视或许只是一种对陌生异类的本能抗拒。
  移民、碰撞、磨合和同化
  消除歧视需要时间
  C后来去了美国旅游,回来之后我问她感想,她说:“我很喜欢美国,那里的白人、黑人、黄种人好像都非常适应彼此的存在,不会有不同圈子各自抱团的情况。大街上不同种族的人都可以手挽着手亲密地走在一起—就像他们已经彼此融合了很多年的样子。”
  种族歧视是一个太普遍的问题。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与异族人的融合都需要经历漫长的磨合。不论是古代中国的民族融合,还是近代美国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哪怕是在幅员辽阔的国内,同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无法避免遭遇对其他地方文化的刻板印象,都可能会在试图融入一个新群体新城市时遇到挫折,更遑论肤色、地域、文化、语言都不同的各个人种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所面临的问题了。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澳洲不同的种族最终会成功融入接纳彼此,并习惯彼此的存在,然后再接着迎来新一轮的移民、碰撞、磨合和同化。
  所以我想,澳洲需要的,大概也只是时间而已。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19日,启德教育集团特邀全球商学院入学考试GMAT主办方GMAC,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启德教育为数十万中国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经验和大数据沉淀为基础,结合启德教育与GMAC的调研数据,全景呈现中国学生商科留学的现状及趋势、商科专业申请分析、选校定校建议以及就业求职规划等与商科学生留学成功密切相关的内容,为准备出国修读商科的学生提供最
第一次去石山镇荣诚村的路上,就听摩的司机老王介绍,该村历史悠久,曾经人丁兴旺,而现在几近人去楼空,只剩一个半鳏老在留守,一位八十多岁,多半时间住在村里,有时也住在镇上的敬老院;一位七十出头儿,常年住在村里,养着十七八箱蜜蜂,依然享受着怡然自得的农桑文明。  古村人去楼空  到达荣诚村,已是日薄崦嵫时分,加之雨后初霁,天光未开,烟岚升腾,给人一种压抑感。只有那“点水蜻蜓款款飞,啄泥燕子低低翔”,才给
希望天下无骗  袁子捷:十九大代表,山西省柳林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  “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2000年警校毕业后,袁子捷成为柳林县的一名刑警。刚工作不久,他就参与破获了抢劫出租车一案。“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时任柳林县公安局刑警二中队中队长的李秋田忍不住夸他。  一次,派出所辖区一煤矿连续丢失电缆。袁子捷带领4名干警,抓获盗窃犯罪团伙成员6名。一下子,他就在当地出了名。  20
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国际教育巡回展,是国内留学市场动态走向的“晴雨表”。《留学》将独家解读:今年,有哪些看点不容忽略?  5月伊始,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第21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下文称“2016教育巡展”)将在北京、济南、西安、上海、成都、武汉和广州七个城市相继主办。据了解,此次教育巡展邀请了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届时,澳大
2007年4月16日23时35分,北京一家歌城的红男绿女们正在引吭高歌,突然从208号包房里连续传出几声惨叫,一个平时彬彬有礼的侍应生,此时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挥着手中的椅子,向客人的头部疯狂地砸去,竟当场将客人活活打死!后经警方调查,这个侍应生和这个客人素不相识,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仇怨!那么,本应恭敬地为客人服务的侍应生,为什么会向自己的顾客下毒手呢?到底是什么事情触动了他的神经呢?    歌城侍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8900万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中发挥积极作用寄予厚望,对共青团积极参与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共青团中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的指导下,举全团之力推进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努力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深刻领会要求,凝聚全团抓网络舆论引导的集体
“2·14”是情人节,某婚恋网站发布了《2011-2012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收集有效样本75185份。在对“红颜知己”的调查中显示,四川男性“有(过)红颜知己”的比率高达74%,居各省之首,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数据的平均值为69%。(2月13日《华西都市报》)  七成男人有红颜知己,意味着七成女人有现实情人,这个比例高得令人瞠目结舌而环顾四周,觉得不切实际,相差甚远。不过,虽然“七成人
胡瑞文语录:  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扩招,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  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有望
“我泼你女儿就想让你心疼!”  当法庭上带着刑具的韩浪声嘶力竭地喊出这句话时,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为这位失去儿子之后又因为报复而坐上被告席的母亲流下心酸的泪水。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一起伤人案能让人如此心酸。  2005年4月24日,韩浪6岁的儿子郑涵被同村张二群13岁的儿子张小强杀害,张小强被收容教养3年的同时,法院判决张二群夫妇赔偿韩浪15.8万元。但法院判决一年多来,张二群不但没有赔偿,拒绝向韩浪道
在中国留学市场中,低龄留学逐渐成为热潮,且在留学过程中极易出现诸多问题,能够真正解决这众多问题,帮助孩子成为一名优秀国际人才的项目并不多见,威斯康星国际学院可谓其中翘楚。在刚刚过去的毕业季,威斯康星国际学院68%的毕业生进入了美国Top50的高校,其中,在其合作学校—天主教纪念高中,这一比例达到了100%。  编辑_风火轮 供图_王大鹏 设计_李阳  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官方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