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时期天津公共环境卫生管理述论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427h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七事变之后,天津沦陷,日伪政权通过在天津设立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和防疫机构,制定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组织开展公共卫生运动,加强公厕、排水管网和公墓建设,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完善种痘制度和饮食行业、家畜、妓业等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卫生和防疫制度,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虽然这些举措对于改善天津公共环境卫生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殖民特点.
其他文献
中华民国二年度预算案是民国首个正式国家预算案,其编订过程既遭遇多种财经难题,更充斥各类政治角力.各省预算案编送在央地关系缓和时拉开序幕,却在不断推进中因财权划分堆积矛盾.财政部负责汇总预算案并平衡收支,却陷入权责分离的窘境,与各部摩擦不断.内阁是制定预算策略的核心,但频繁更迭与阁员党争都使其主旨无法执行.民国二年度预算的编订过程既受制于政治形势,也反过来影响着民初政治变革方向.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提升县域心理教研实效,基于“反刍”“赋能”组建中小学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实现县域心理教研的多中心扁平化运作.通过组建合作联盟,构建教研新格局;架构教研团队,提升教研新合力;构建保障机制,激活合作新模式,让心理教研充满生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互联网的不当使用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在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父母控制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父母控制包括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适度的行为控制有助于青少年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心理控制会导致青少年产生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引发网络成瘾.家校协同,改善教育方式,加强沟通,有助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
清初,在亟需革除私派、足额征收的背景之下,湖南省内以湘乡、衡山为首的数县相继推行了循区编都、废甲编区的里甲赋役改革,摸索出建立在土地清丈册基础上更具地缘色彩的赋役区划,并在实际落实中通过清丈不断调整赋役秩序,使赋役区划日益实体化与政区化,对湖南地方基层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以衡山县改革最为彻底和成功,其打破了传统里甲赋役征派规制,制定并坚持就地编区、按田问人、粮不过区的原则.此外,湘乡、衡阳、祁阳、益阳的改革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均田均役的影响,经历了曲折的调试过程.受各县地方官员执政能力和具体赋役实况
[活动理念]rn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人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不但能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能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早在清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早期国民党人初步形成了一套有关国都北京的论述,并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支配了国民党方面对北京的基本认知.1928年6月,京津易帜,北京纳入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版图,“国都”地位不再,南京成为新都.国民党人继续沿用了先前的话语策略,大力抨击北京作为帝制余孽、官僚巢穴、腐败温床的身份与标签,并建立起“国都”与“国运”的逻辑关联,北京被定义为“中华民族衰落的中心场”,南京则是“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纪念地”.国民党人形成的这套北京论述既是一种主观认知,也是一种主动建构,背后具有鲜明的政治意旨
1902年底赵尔巽奏请军、流、徒犯人收入习艺所工作,源于传统的狱制资源,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向西方狱政学习的契机.次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派遣凌福彭赴日考察监狱,随后仿之兴建规模宏大的天津、保定习艺所.天津、保定两所代表了习艺所形态下全国监狱改良的新成绩,但也集中反映出改造犯人与强调习艺的内在矛盾.修律大臣沈家本等人鉴于直隶经验,提出监狱收容罪犯、习艺所收留游民,实现分流管理.法部则根据天津习艺所兼收罪犯、游民的现实,主张统一在习艺所的框架内解决问题.直隶狱界官吏在实践中支持沈家本方案,且意识到既不宜强调传统的习艺
从社会流动的角度观察,士绅化是指科举时代庶民阶层在追求政治和社会地位过程中出现的由民向士或绅的身份转变.明代中后期,以科名和优免特权为标识的士绅群体扩大,对明初基于基层财富力量构建的国家赋役征调体制构成实质性破坏,国家财政的汲取能力大为降低.明中叶以来,围绕士绅应役问题的改革成为江南财政治理的核心议题.华亭县因其财政和士绅化的双重压力在江南系列赋役改革中具有典型性,从隆庆朝的官民分甲到万历以后的系列均役改革,逐步打破了“趋事执役以应上者,庶民之事”的传统派役观念,士绅应役当差逐渐成为晚明江南社会一种常态.
古塔胶是一种产自东南亚密林中的天然橡胶,19世纪被殖民者引入欧洲作为海底电缆绝缘层的标准材料,由此极大地刺激了东南亚古塔胶贸易的发展与繁荣.19世纪通信革命及世纪末的海底电缆铺设高潮,加剧了古塔胶供应的紧张状况,引发对古塔胶的资源恐慌,一定程度上促成古塔胶采集模式的变化.到20世纪初,随着全球海底电缆网络的建成以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古塔胶的市场需求开始下降,古塔胶的资源恐慌由此消解.19世纪通信革命主导着东南亚古塔胶贸易的兴衰,从中不仅反映出欧美列强对东南亚殖民地的资源掠夺,也折射出现代科技进步所付出
学界对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的认识,至今大多聚焦于秧歌剧本的改造及其工具性价值上,对从城市走出、粗具现代艺术修养的秧歌改造者的思想转变、认知变化、情感起伏关注不够.其实,陕北秧歌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民间舞台到政治舞台的华丽转身,秧歌改造者为适应乡土环境和以边区政治文化要求所做的创作转向至为关键.在整风要求、下乡经历和战争与革命动员需求等因素影响下,秧歌改造者通过其现代艺术修养提升了秧歌表演中的民间艺术水准,增强了战争与革命动员的宣传水平,同时也接受了面向工农兵进行文艺创作的新立场和新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延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