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写实中的温暖光芒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上映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其在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并打动人心,盖因其所遵循的新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小人物,简单的帮事和情节,如生活本身一样真实,传达出小人物独特的生存体验。在冷静客观的写实中,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悲悯,焕发出温暖人心的光芒。
  关键词 《偷自行车的人》新写实 小人物
  
  经典总是经典,它不因时间久远而退色,也不因情节简单而模糊。真正的经典,即使经过时光的打磨和淘汰,也依然焕发出光芒,也依然能够打动人心。意大利导演德·西卡的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上映伊始就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至今仍不改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前十部经典影片之一。
  影片名之日《偷自行车的人》。一个“偷”字,如果从伦理和法律的角度看。主人公是要受到谴责和惩罚的。然而,自电影上映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毫不吝啬地将同情与怜悯倾注在了主人公里奇身上。法律和伦理上的评判被消解了,剩下的只是对主人公的同情。里奇,一个男人,一个壮年男人。愿意工作,但缺少工作:愿意劳动,而又缺少面包。这令人想起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在雨果笔下,主人公冉阿让后来成为不同凡响的传奇人物。但《偷自行车的人》不同,主人公里奇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倒霉的背运者。
  在失业两年之后,在艰难的等待之后,里奇终于有了一份张贴广告的工作,条件是要有一辆自行车。为了这辆自行车,妻子玛丽典当了陪嫁的床单,赎回了早已典当的车子。典当、赎回、典当,捉襟见肘。在如此的轮回中。自行车成为全家人生计的希望。有了自行车就可以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面包和比萨,就有了里奇及其妻子、儿子的温饱。这个承载着全家人向往的自行车,如同果戈理作品里的那件外套,是小人物的全部希望和温暖。然而,就在上班的当天,当里奇专注地张贴广告时,自行车被一个年轻人偷走了。突如其来,猝不及防,不给人一点希望。哪怕让里奇工作几天之后,哪怕让里奇这个倒霉的男人享受几天骑自行车张贴广告然后再骑车回家的快乐。让里奇与家人晚餐的灯盏闪耀几次。让儿子布鲁诺的小脸绽放几次开心的微笑。没有,一次也没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就是如此现实、冷峻,不给人一点回旋余地。在最终成为“偷”自行车的人之前。倒霉透了的里奇首先沦为自行车被偷的人。
  对于里奇来说,丢掉自行车,无异于一场弥天大祸。眼看着等待了两年的工作得而复失,失业的灾难将再次降临在他的头上。里奇先是想到了警察。但在警察那里,丢掉一辆破自行车,不过是司空见惯,区区小事,不足以撑起他们的眼皮。于是,里奇与儿子布鲁诺开始了注定无望的寻找。徒劳是肯定的了。在佛罗伦萨,在大街小巷,一对始于希望终于绝望的父子奔波在市场、街道以及熙攘的行人车流中。奇迹般地。里奇和那个偷自行车的年轻人打个照面,经过一番周折之后,终于,他捉住了这个年轻人。但捉住又怎样?没有人证物证。即使是千真万确,也只有天知地知。最终,当里奇在无奈、绝望中看到路边的一辆自行车时。仿佛鬼使神差一般,他动了偷自行车的念头。上去骑上自行车就跑。但命运不眷顾这个倒霉的男人。人赃俱获,因为自行车被偷而偷自行车的里奇被人逮个正着。是儿子布鲁诺那天真而无助的眼光。让车主人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了里奇。在黄昏中,一对伤心绝望的父子走向茫茫人海。
  如此简单的情节,如此普通的人物,如果放在时下,《偷自行车的人》无异是个异数了。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了商业化运作的消费时代,普遍崇尚的娱乐与时尚,动辄大片。明星方阵。帝王英雄,声色喧嚣。与上述种种相比,《偷自行车的人》在今天大概都没有什么“卖点”。这部影片彻底贯彻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纯粹的写实方式写实。没有炫人的色彩,是黑白片。实景拍摄,自然光;没有大牌明星,几乎全部是非职业演员:没有刀光剑影,武打凶杀,更没有丰乳红唇,激情床戏。《偷自行车的人》或者说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表现的不是大人物的痛苦而是小人物的痛苦。大人物的爱恨情仇固然可以撼天动地,而小人物位因一块面包、一辆自行车的无奈与绝望。可能更加打动人心。与二战后民生凋敝的意大利现实相呼应,影片表现的是普通人,下层人,失业者。小人物。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的走投无路与悲哀。
  正是因为遵循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一个简单的故事所传达出的那种对小人物的悲悯和关注,那种生活本身的极其真实的感觉和生存体验,使之当时就成为经典。并且今天仍然焕发出经典的光芒。而这样的光芒是能温暖人心的。尽管电影本身的创作者们冷静客观,不给一对绝望的父子一点希望的余地,不给人一个温馨的结局。但正是这样直戳到小人物骨子里的痛。正是其不加任何粉饰的真实感,没有任何矫情,不说教,不煽情,完全的原生态。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留给观众的是更强烈的震撼与撞击——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小人物。且就在我们身边。大概看《偷自行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希望里奇得到工作——希望里奇找到自行车——甚至还希望里奇能顺利地“偷”到那辆自行车。甚至笔者在观看电影时,每每有一个声音在心中呼唤着;上帝呵,帮帮这个男人吧!这样的感觉已经超越了是非道德的理性判断。直达同情与悲悯。这就是电影在冷静客观的表达中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不幸是里奇的,是“偷自行车的人”的,是更多的里奇们的。实际上。对小人物里奇的描写。已经超越了里奇本身。超越了对个人不幸的关注,甚至也超越了对战后意大利民生凋敝的现实的关注。而上升到一种永恒的小人物关照。其实,在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种时刻感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小人物呢?这是现实主义的巨大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果戈理的《外套》、雨果的《悲惨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至今仍打动人心的原因。在此一点上,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与上述作家之作品具有同样经典的地位和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 《你是我的宝贝》是一部以智障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家黄蓓佳用充满爱的笔触,以亲切、清新、毫不做作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一个智障孩子的生存空间和内心世界,为读者打开了直面这个特殊群体的一扇窗,打破了人们对智障儿童可能存在的忽视和误读。作家通过刻画贝贝的形象,突破了以往作品中的快乐写作,开始探索关于生命的深刻写作。同时,这一特殊领域的开拓也填补了儿童小说创作题材的空白。  关键词: 黄蓓佳《你是我
年少时,我们村子的尽头,有一个很大的场院。场院的边上,曾经住着大抠夫妇,大抠是我们村里的光棍,40岁那年,捡了一个比他大10岁的脑子有些糊涂的老女人,便在破旧的房子里成了家;这一住就是20多年,后来两个人都老得动不了了,大抠就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一把火烧了自家的房子。当然,他和老婆也同房子一起化为灰烬。天亮后,人们发现并赶来救火的时候,房子就剩下一堆焦土。不知是出于震惊,还是惊吓,那片地既没有人用
记者:高老师,您好!咱们《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9年第6期《嘉宾有约》栏目曾登载过您的那篇《我与音乐之缘——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音乐情愫》一文,从中我们了解到您在音乐和朗读融合方面颇有研究,您的课堂中充满了音乐情趣。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音乐和朗读之间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吗?  高学雷:您好!首先感谢《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给我们提供了这么高的一个平台,来交流我们关于朗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实践。说起《嘉宾有约
摘 要: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经常遇到幼儿告状行为,面对幼儿一天出现无数次的告状行为,教师是否分析过告状原因?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作者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指导策略。  关键词: 幼儿告状行为 引导策略 自我评价 同伴关系  幼儿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但随着幼儿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后,其
【摘要】电视剧《北风那个吹》中的牛鲜花形象,承载了两个时代的生活理念,同时又绽放出深厚的人性之花,她象斗牛,也像孺子牛,更是坚韧朴实的老黄牛。她的所作所为的心理根源,正是人性中最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将此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来理解,既熟悉又陌生,从中更能感受到其蕴舍的较为浓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此剧感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北风那个吹》 牛鲜花 过渡时期 心理情结 人性之花 文化内涵    20
摘 要: 学生对PU平台满意度体现了第二课堂开展情况,对推广和完善第二课堂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500份调查问卷,在分析学生对PU平台满意度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度对于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时分配和页面逻辑,个体因素对于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高PU平台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强化教学实效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融入课程教学,要遵循政治原则、导向原则、发展原则,重视青年的诉求、重视青年的参与、重视教学的语言。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 立德树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不
作者简介:    安杰,甘肃灵台人,甘肃平凉市作协副主席。曾在《散文》《阳光》《当代人》《四川文学》《佛山文艺》《短篇小说》等媒体发表作品。出版长篇小说《深处》、中短篇小说集《西风破》。  一   在凤云生的这个孩子过了一岁的时候,被痛苦和嫉妒折磨的怀德才发现,他是怀仁的种。   在晋西北,小底庄村实在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庄。可是在这个普通的村庄里,也会有不普通的人,怀德就是。因为怀德是宝
写作是复杂的精神生产,是学生诸多能力的综合体现。正因为写作有一定的难度,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无论在第一学段的写话中还是第二、三学段的习作中指出,首要目标是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做到有话要写、有话会写、有话能写。  语文教学中的“写”和“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话题。不过,對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集中练写、以段代篇,用微习作的形式来开展练写
1  站在街头,面对步步逼近的夜色,我有点气馁。  这时候,雨水为夜色推波助澜,紧一阵慢一阵的。我的面前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雨伞。我看不清行人的面孔,但每一柄雨伞下面的面孔应该都是从容镇定的,因为他们至少不用为回不了家而担心。晃来晃去的雨伞让我想要回家的念头越发强烈。可该死的出租车要么不来,要么一闪而过。为了躲避汽车经过时溅起的污水,还有越来越密集的雨水,我只好步步后退。我身后不遠处是张双喜举办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