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机电动态过程中时变幅频内电势激励下的功率特性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电动态过程中,伴随着励磁及转子转速的变化,电力系统各台发电机内电势节点幅值和频率均为时变量.建立各台发电机输出的功率与各内电势节点状态的解析化关系(即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方程),是分析大系统机电动态过程及其稳定性的基础.目前相关研究大多是基于相量来描述内电势进而建立与功率的关系,因为受到“准稳态”假定的限制,所以不能反映出各内电势节点的频率这一状态的变化对发电机输出功率变化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描述内电势,根据线路电感元件的时域积分方程首先刻画功率与内电势节点状态的原始解析关系;然后,通过对原始关系进行适当简化,在两机系统中建立用于机电动态过程研究的功率特性方程.该方程能反映出系统中各内电势节点的幅值及频率等状态的变化对发电机输出功率变化的影响,不受“准稳态”假定束缚,并且数学形式简洁,具有工程实用价值.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验证了所建功率特性方程的有效性,并讨论了拓展至多机系统的基本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与供给革命不断推进,火电企业发展形势日益严峻,需要在新一代能源系统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在系统阐述电站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的体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2)布雷顿循环系统因其效率较高、布局简单、部件紧凑,并可应用到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被人们认为是具有
调门流量特性的线性化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组的动静态调节特性.运行经验指出,调门的工作流量特性与其自身结构及整个回路系统密切相关.以600MW等级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
伴随换流器馈入的数量和容量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水平正在持续下降.高比例新能源和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的低惯量运行场景下,系统存在较大的频率失稳风险.该文提出
低惯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大电网复杂互联导致现代电力系统呈现新特征和新形态,具有典型的强时变性、强非线性、随机不确定性、数据多样性、局部可观测性等特征,电力系统分析
高比例清洁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储能是构成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关键要素,系统对储能的需求与系统的灵活性稀缺程度紧密相关,而单纯依靠储能来提
相比于传统25kV工频单相交流牵引供电系统,24kV直流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在电能质量治理、增加供电距离、易于可再生能源接入等方面更具优越性.针对24kV直流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多
水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系统净输出功率与过氧比(oxygen excess ratio,OER)之间存在非线性、强耦合性的特点,因此,该文提出过
架空电力线路对与其共用能源走廊的金属输油气管道的谐波感应效应尚未明确.该文通过分析阻抗参数计算公式的有效性,将架空线对邻近金属管道工频感应的解析评估方法延伸到谐波
风电场集电线路呈现多分支、多电源接入的形态.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不同分支上风机依据感受到的电压降的不同而自动投入不同的低穿控制策略,从而会导致输出不同的分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