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变调现象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变调属语流音变的一种情况,汉语中的某些音节在一定的语流中会发生一定的变调现象。文章将对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五种变调特征进行举例分析,使汉语学习者更加清楚地了解现代汉语的变调现象。
  【关键词】现代汉语;变调;调值
  【作者简介】葛瑞红,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
  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是一个音紧接着一个音说,各个音连续不断,从而形成了长短不等的一段段语流。语流内的一连串音紧密连接,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断改变,有时难免互相影响,产生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在现代汉语中,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个朗读该音节时的调值产生了区别,这种变化我们统称为变调。在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下列几种: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的字单念或在词语末尾的时候,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字的声调变为阳平,即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成35,这叫逆行异化;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前一个上声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35,有的变21。例如:水果、了解、领导、演讲、保险等词中,第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等、讲讲、买买等词中,第一个上声调值变为35;嫂子、饺子、姐姐、奶奶等词中,第一个上声调值变为21。
  2.三个上声相连,由于第二个上声声调变为阳平,所以第一个上声声调仍为上声。总之,如一个上声字后为一个上声字,这个字变为阳平;若其后的上声字已为阳平,则这个字仍为上声。根据词语内部层次的不同,前两个音节有两种不同的变调:一种是第一音节调值变读21,第二音节调值变35;一种是前两个音节调值都变读35。例如:展览馆、管理组、女子组、讲演稿、手表厂。
  3.如果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则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当分组按上述办法变调。快读时,也可以只保留最后一个字音读214,前面的一律变为35。例如:彼此友好、买把雨伞、远景美好、种种想法、可以理解。
  4.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上声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首都、北京、统一、广播、崭新。轻声音节原调为上声时,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一是变读阳平(调值35),二是变读半上(调值21)。变读阳平时的例子有:等、走走、讲讲、找找、洗洗;变读半上的例子有:嫂子、场子、姐姐、姥姥;轻声音节原调为非上声时,上声变读为半上(调值21)。
  二、“一”和“不”的变调
  “一”和“不”这两个字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无论是字词的朗读还是短文的朗读中都会遇到这两个字。因为遇到次数太多,很多人便忽视了它们的正确发音,而自信满满地觉得自己肯定都会读,等到考试的时候,往往读错了也不知道。
  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55),“不”念去声(31)。
  2.在去声前,“一、不”一律变35。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51)。例如:“一” 阴平:一天、一般、一张;“一” 阳平:一年、一连、一群;“一” 上声:一本、一朵、一早。
  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例如:拖一拖、看一看、来不来、买不买。
  三、“七”和“八”的变调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不变,其余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例如:七岁、七块、七倍。
  随着语言发展,“七”、“八”的变调在逐步消失中,但在实际语言中还时有出现。在给音节标调时,《汉语拼音方案》的一般原则是:變调字只标原调或本调。但加注说明标变调的例外。“一”、“七”、“八”、“不”的变调只是口语现象,在拼写时一律书写它们的基本调。
  四、叠字的变调
  形容词重叠后一般构成下面几种形式,其重叠部分有变调现象。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如:美美。这种情况下,第二个音节可变为阴平,也可以不变。
  2.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如:慢慢儿地 快快儿地 满满儿地。这种情况下,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读成55调值。
  3.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如:热腾腾、冷飕飕、亮堂堂。无论叠音的字原来是什么声调,后两个音节一般变为阴平55调值,但也有仍念原调的,例如:金灿灿。
  4.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也多半读55调值,也可以不变。如:热热闹闹、痛痛快快、结结实实。朗读时如想表现出比较庄严的语气,一般可以不变。例如:欢欢喜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等。
  五、去声的变调
  在现代汉语中,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词占绝大多数。在双音节词中,前词声调的尾部和后词声调的头部相连时,总是互相迁就。两个去声相连时,如前一个去声不是重读音节,则由全降变成半降,也叫“半去”,调值由51变成53。例如:信念、变化、办事、照相等。
  六、结束语
  针对现代汉语中的变调现象,我们注音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与情况,采取不同的注音标准。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示例为“本词典一般不注变调”,但是一部分重叠词语,比如“热腾腾”就是按实际读法标的。这是事先给予了条件限制。在《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增订五版)》中,无论使用拼音还是国际音标进行注音,统一标准是不标变调,而且有的还在材料下给出了说明。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现代汉语学习中必须要标出实际声调,有变调必须标。做记音更需要标实际声调。
  参考文献:
  [1]魏晓宇,周梁玉.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变调现象——基于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8,(9):193.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教育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技能培训的开展应建立在基础学科基本掌握具备基本学习能力的前提下,英语作为三大主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及以后专业内容所涉及到的国外文献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简而言之英语学习对于中职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十分重要 。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学习;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屠丽君,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前言  英语课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小学英语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因此,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挖掘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挖掘话题内容,让学生发现美  小学英语结合日常生活,以话题为模块。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为例,课文涉及颜色、动物、职业、食物、文体运动、交通工具、季节和天气等,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需要获取知识,更要获得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学习动力。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结果,更要思考学生语言学习动力的激发策略,始终把培养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学习动力;教学活动;意志力;发展  【作者简介】崔美丽,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高中英语教学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学生学习难度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工具,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更为便利的运用,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媒介中发送语音、图、视频、文字等信息,实现双人或多人之间的沟通。微信的迅速发展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手段,将微信运用于大学英语的移动学习不仅能够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移动学习;大学英语;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与逐步放开的“二孩”政策,在未来几十年,少儿教师的需求量将呈现急剧增长态势,尤其是对英语教师和艺术教师的需求表现出突出的渴求。那么,将少儿英语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既可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也更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少儿艺术英语的开设应运而生,本文将三个方面探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并为其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少儿英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受到挑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专业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人才的需求特点,并提出解决办法,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白晶(1978-),女,哈尔滨人,哈尔滨金融学院
【摘要】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两个角度分析了学生定语从句运用中的常见问题。发现学生语法规则记忆不熟、汉语习惯套用、目标结构分析不足等问题。为此对高中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1.教师应注重语法教学的多样性和思维性,培养学生意识深处的英汉双向对应系统;2.高中生要通过大量记忆训练来培养语感,通过句法分析深化句型结构理解。  【关键词】错误分析 高中英语语法教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近期我就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有幸的是不久前我听取了我校三位教师带来的课题为7A Unit7 Shopping Integrated skills的同课异构的三节课,这是一节七年级的综合技能课。听完三节课,冥冥之中我好像得到了答案。这个答案正是其中一位老师留给我最深刻的几点感受。笔者总结为一节好的英语课应该具备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工具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日益突现其重要性,它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优越性不断地征服着我们每一位学生和老师,使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本文就如何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让其成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左右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多媒体;高效课堂;左右手  【作者简介】阮筱丹,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  如今,多媒体的教学已深入人心,它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大量外文作品涌入中国,翻译的媒介作用也日益凸显。作为译者,想要译出优秀的译文,提高自身的素养,则需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本文是在对《大英百科年鉴1994·中亚与南亚》翻译地基础上完成翻译实践报告,从词汇、句法及文化方面着手,具体分析翻译中的细节。本篇报告旨在呈现出整个翻译实践过程,直观有效地體现各种翻译技巧和实践经验,为今后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参照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