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循环水中氯离子脱除工艺技术探讨

来源 :钢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工业循环冷却水占工业用水量的70%~80%,在工厂中主要用来冷凝蒸汽、冷却产品或设备.面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现象,提高水处理系统循环率、降低吨钢新水指标、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的浓缩倍数是重要的节水技术之一.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废水中氯离子不断浓聚,大大加剧了设备及管路遭受晶间腐蚀的危险,轻则影响正常生产及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重则导致人身安全事故.因此,脱除钢铁工业循环水中的氯离子是必然选择.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脱除各种类型废水中的氯离子,形成了4大类除氯技术,分别为沉淀盐法、分离法、离子交换法和氧化还原法,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阐述了不同氯离子脱除技术及其作用机理,对比分析了其在水中脱除氯离子的优势与限制性环节,突出了石灰铝盐沉淀法的优势,提出了钢铁工业循环水中氯离子脱除工艺技术建议,为不断浓聚的氯离子脱除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未来水中氯离子脱出技术将越来越完善,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依据GB/T 3362—2017《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以国产T800级碳纤维复丝为试样,对其拉伸强度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国产T800级碳纤维拉伸强度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为(5923±228)MPa,主要来源为线密度计算和测量结果重复性;可通过采用合适的测量设备,规范化试样的制样过程,固化测试过程中样条的放置,选择熟练的测试人员进行制样和测量等方法确保测量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酚醛面板蜂窝夹层结构在内饰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共固化工艺中,面板用酚醛预浸料和环氧胶膜存在相容性问题,易产生弱界面.本文通过调整胶膜的单位面积质量(面重)实现了面-芯界面的优化,结果表明,滚筒剥离强度随环氧胶膜面重的增大先提高后下降.基于夹层结构四点弯曲和平板剪切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以及破坏形貌,本文分析了面-芯界面性能对夹层结构弯曲和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面-芯界面优化后,四点弯曲极限载荷可提高约13%,平板剪切极限载荷可提高约9%.
研究了某高导热纤维/环氧树脂单向层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力学性能,发现某高导热纤维/环氧树脂单向层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提高的同时其个别复合材料性能降低;分析认为某高导热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性能是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了某高导热纤维的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化学特性、结晶度及某高导热纤维/环氧树脂浸胶丝束的力学性能.
在中国,每一家碳纤维企业都经历了许多风雨.n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国产碳纤维无疑是纺织科技自立自强的典型代表.历经几代人的执着拼搏,国产碳纤维终于有了登上世界舞台的“入场券”.n在国产碳纤维的队列里,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拥有先进设备、雄厚技术实力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与中复神鹰、威海拓展同样,是国产碳纤维元老级企业.2021年,江苏恒神产值产量双提升,实现恒神创建以来首次盈利.
期刊
纯氧高炉和煤气化耦合联产是降低炼铁和煤气化工艺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手段,而研究不同反应性炭的气化差异及其对铁矿石还原影响是实现煤气调质与降低焦比的关键.在模拟纯氧高炉与煤气化耦合联产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木炭、兰炭、焦炭的气化和烧结矿、球团矿的还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炭与CO2和水蒸气的反应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木炭>兰炭>焦炭,与CO2开始反应温度依次为650.0、730.0、877.5℃,与水蒸气开始反应温度依次为613.5、672.0、841.5℃,3种炭与水蒸气反应特征温度均低于与CO2的反应温度.木
为了研究钢铁制造流程耗散结构的本质及其特征,以高炉炼铁区段为对象,研究解析了多工序协同动态运行条件下的耗散结构优化问题.由料场、焦化、烧结、球团、高炉等工序所组成的炼铁区段,不仅是钢铁制造流程中重要的物质/能源转换中心,也是全流程动态有序、协同连续运行的关键和基础环节.炼铁区段的物理本质是铁素物质流在碳素能量流的驱动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热量、质量和动量传输以及复杂的冶金物理化学反应工程,将铁矿石转换/转化成为高温液态生铁,并生成高炉煤气和液态炉渣,同时产生大量余能、余热的工艺过程.这一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多
钢铁生产过程CO2的资源化利用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氩气驱动的RH(ruhrstahl-heraeus)真空装置是超低碳钢精炼的关键设备,利用高真空下钢水循环流动可有效脱碳、脱气和去除夹杂物.由于真空条件下CO2可直接与钢水中碳反应生成CO,在实现脱碳的同时可促进熔池搅拌.因此,尝试将Ar-CO2混合气体作为提升气体引入超低碳钢RH脱碳过程.首先,针对CO2在RH脱碳条件下的冶金反应行为,通过热力学理论分析了不同压力下Fe-O-O熔体与Ar-CO2的反应特性.其次,搭建了Ar-C
优化改良氢基直接还原铁制备工艺是中国发展实施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碳减排和碳中和的积极推进,氢基直接还原铁工艺必将有较大的发展.从含铁原料、还原气制备参数选择和能源保障等三方面讨论分析了有关氢基气体直接还原铁工艺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尤其针对还原气制备参数的选择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确定制备氢基还原气体工艺参数的图解法.本方法构建了“H-C-O体系质量及化学平衡衡算图”,采用nH /nC和nO/nC统一了还原气体的表述方式,引入过CO2点的射线nH2O/nCH4标尺和平行于线L1(nH2O+nCH4>0、n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而钢中夹杂物可以对其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在加工时,长条状的硫化物夹杂往往会导致含硫钢的横向性能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进而导致材料因断裂而失效.为了研究碲处理对钢中硫化物形貌的影响,利用高温试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及统计方法,研究了碲处理对15-5PH钢中的硫化物形貌、尺寸、长宽比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碲对硫化锰夹杂物形貌控制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碲处理使钢中的长条、链状的Ⅱ类硫化物改性为球状的MnS-MnTe和(Al-Si-O)-MnS-Mn
在中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形势下,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球团NOx减排迫在眉睫,减排效果将关乎球团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针对国内主流的链箅机-回转窑球团生产工艺NOx排放质量浓度高的问题,在系统分析球团烟气特性与NOx分布的基础上,开展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SNCR)与嵌入式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SCR)的耦合脱硝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链算机源头的预热二段,球团烟气具有高温(烟罩内850~1000℃、风箱内350℃)、高NOx浓度(400~600 mg/m3)、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