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并育不相害 桉树生材又固碳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适应性广泛、生命顽强,我国自1890年引种桉树以来,至2011年底,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5500万亩,仅用占全国2%的林地生产出全国20%的木材分额,对解决我国13亿人口木材需求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上篇:理性针砭桉树之利弊
  前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桉树是旱灾祸首的传闻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外来树种桉树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被推上风口浪尖。那么桉树的种植到底有那些利弊呢?
  桉树之利
  桉树的优点很多,特别是作为速生丰产林树种生长极快,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树种,生长旺季,一年最高可长10米;桉树轮伐期极短,尤其是在雷州半岛,有的甚至为3—4年,桉树木材用途广泛:一是打成木片,作为造纸或纤维板工业原料,二是用于制造胶合板和实木用材。桉树种植技术成熟,适宜于集约经营和高产栽培,目前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引种和种植桉树;桉树病虫害少,由于桉树是外来树种,在中国大规模种植的历史不长,因此还很少有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桉树经济效益好,其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我国林业产业中的姣姣者。
  桉树之弊
  由于桉树耐寒性有限,发展地域受到限制;桉树人工林生长快、种植密度大、吸收的矿质营养多,如果管理不善,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此外,作为实木利用时,木材干燥、加工难度较大等些微劣势客观存在。
  关于桉树的博弈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谢耀坚认为,桉树的负面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但却言过其实。针对人们的质疑,他有充足的证据辩白说明。
  博弈之一: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他作物了吗?
  其实所有人工林树种,由于实行集约经营,都会造成一定的地力衰退。因为人工林生长快,造林密度大,吸收的矿质营养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农民将枯枝落叶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很正常。是不是土壤肥力下降了,土地就荒废了?没有那么严重。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博弈之二:桉树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问题。客观地说,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多了,但决没有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事实上,据华南农大谢正生等在雷州半岛5个不同地点桉树林下调查结果,采集到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共计61科127属150种,证明桉树人工林对雷州半岛的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造成降低。谢耀坚说,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树种得太密,每亩300株以上,林下无阳光,营养竟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造桉树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的适应性强;三是人工抚育强度过大,除草及时,高度集约经营,导致没有杂草。
  博弈之三:桉树是“抽水机”,会把地上的水抽干吗?
  桉树是“抽水机”,把地上的水抽干了,这一说法确实危言耸听。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538升水,相思需要1323升水,而桉树只需要785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它树种多一点,但并不构成危机,桉树在雷州半岛的水分蒸腾只占降雨量的1/3左右,不会造成地下水减少。中澳合作项目“桉树与水”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桉树林夏季对地下水的补给是明显的,具有一定的水源涵养作用。
  科学种树之道
  谢耀坚说,科学发展桉树关键是合理规划布局加上科学经营管理,引导桉树产业健康发展。重点是全面推行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实行桉树品种和无性系多样化搭配种植;合理控制造林密度,培育健康森林;改善整地方式和强度,减少土壤损伤和水土流失;适当保留原生植被,维护生物多样性;应用测土施肥技术,枯枝落叶最好回归土壤等系列措施。
  下篇:“桉树人工林要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上协调发展”
  谢耀坚从1998年任桉树中心副主任,2005年起任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是我国著名的桉树专家,他直接主持和参加国际国内重大的桉树科研项目,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十一五”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桉树课题,谢耀坚等人筛选出了适宜沿海台地沙壤土的优良无性系5个,适宜南亚热带低山、丘陵造林区优良无性系6个;获得53个新的杂交组合,初选桉树大径材优良无性系4个,年平均生长量在45~50m3/ha·年。开发出“基于GIS的林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于实现人工林的经济、生态、安全、社会目标经营,优化集约化培育模式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能使单位面积的林地总产值提高10—20%;提出了2种尾巨桉大径材培育初植密度的模式,1项相思新品系大径级培育关键技术,1项相思新品系人工林的密度控制技术等。
  此外,谢耀坚等人还建立了系列试验示范林;“十一五”期间,他主持的项目新鉴定科技成果3项:“耐寒桉树种质资源改良及培育技术研究”、“速生尾巨桉大径材培育密度控制技术”和“桉树皮轻型有机基质加工技术”;其中,耐寒桉树成果获2011年梁希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径材成果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二等奖。申报专利2个“桉树轻型基质扦插繁殖方法”等;研制新产品1个“相思专用肥”;制定技术标准3个:“桉树商品林建设管理规范”、“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和“相思纤维材培育技术规程”。发表科研论文共计20多篇,出版专著《桉树实用技术》《中国桉树研究三十年》等2本。
  最新成果:桉树中大径材培育集成技术
  在桉树中大径材培育集成技术上,谢耀坚等人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在品种选择、密度控制、施肥技术和修枝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全套的技术,在施肥和修枝等方面具有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选出适合培育桉树中大径材优良无性系4个;2.将桉树木材中、大径级的小头直径范围定义为16—22cm、22cm以上,编制了立地指数表等;3.确定了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的立地指数范围,提出立地指数22为培育中大径材的最低要求,最佳立地指数为24,提出了立地指数为24的3种速生中大径材培育模式;4.开展了桉树中大径材修枝技术研究,确定最佳的修枝强度为修至主干直径8cm处。5.建立了优良无性系筛选—立地选择和密度管理—平衡施肥和修枝技术—可持续经营等一系列技术相配套的桉树速生中大径材培育的集成技术。
  过去,桉树的主要经营目标为纸浆材,效益低,周期短,对土壤的消耗大。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可使桉树的加工价值在纸浆材的基础上提高3—4倍,即由400元/m3提高到1200元/m3以上,同时,通过延长轮伐期,改变经营模式,更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市场上中大径木材奇缺,发展桉树中大径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具有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春蚕吐丝,诲人不倦
  工作中,谢耀坚忙碌而充实,经常深入桉树林场进行调研。他担任单位副主任10多年主管科研工作,担任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已8年,领导全国桉树科研及学术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大型全国桉树论坛及产业展示会;牵头组建中国桉树育种联盟,以引领桉树产业发展。作为中国林科院的博导和硕导,他已培育硕士毕业生10多名,现在指导的博士生2名,硕士生2名,平时工作再忙,也要亲自指导研究生开展工作,经常与学生开展讨论。业余时间谢耀坚会坚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阅读专业文献,对科研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撰写论文。闲暇时间他也喜爱和家人在一起,业余时间尤其酷爱钓鱼。
  在此笔者想说,桉树的种植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古人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桉树的种植不是灾难,而是造福社会。引种栽培桉树的关键是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可持续经营。
其他文献
“骆驼有写不完的/沙漠故事/每一步就是一个字/长长的故事够他写/忘了日晒/忘了口渴/从来不问/到了没有/到了没有”  这是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大家林良先生(1924—2019)笔下的小诗,他像诗中的骆驼,用一生为儿童书写。他的代表作之一《小太阳》在中国台湾初版后引起轰动,被改编成动画、音乐剧等,迄今印刷一百六十多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世仁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小太阳现象”。2014年福建少年儿童出版
摘 要:本文针对制动钳所需液量测试的特点及要求,介绍了一种运用齿轮流量计的制动钳所需液量试验台设计方案,包括了试验台结构的确定、齿轮流量计及加压装置的选型、试验台参数匹配等。通过与滴定管测量方法进行对比,新试验台在测量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关键词:制动钳;所需液量;齿轮流量计  中图分类号:U4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5)
主持人话语: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徐复观认为,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这个民族部分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经济、文化等领域均获得了巨大发展,民生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从追寻自己的文化身份出发,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儒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已经进入到“实然状态”,“八荣八耻”、“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均与以儒学为主线的中国传
摘 要:在综述OA系统的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现状基础上,突出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特点,对科研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一个中小规模的科研院所单位为实证对象,着重从科研工作的角度,分任务提醒、任务安排、资料检索、完成任务、成果存储等方面进行科研业务流程OA系统的实证设计。本文研究可作为科研单位实施科研工作OA的部分设计依据。  关键词:科研单位;OA系统;科研业务流程;设计  OA(Office Auto
摘要:法治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培育、公民文化的弘扬和公民意识的塑造。而在此过程中,塑造与法治社会相匹配的公民意识则是关键。公民意识的内涵非常丰富,其表现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其中公民的责任意识是一个重要方面。公民责任意识包含着“公民”、“责任”、“公民责任”和“公民责任意识”等逻辑范畴。公民责任意识包括公民责任感、法律规则意识、理性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等要素,并具有主体性、公共性、民主性和权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轮胎就是汽车的四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节能、安全、环保日益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也成为轮胎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全球首家实现子午胎系列产品100%绿色制造的轮胎企业,风神轮胎以节能、安全、环保的绿色轮胎,演绎车轮上的绿色风景。  掀起“绿色革命”  在汽车行驶中,能量会被各种阻力所消耗,其中,轮胎油耗占汽车油耗的20~30%。传
摘要: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以及世界各国对于能源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能源安全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将美国“能源独立”政策的演进过程划分为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时期,基于此,对美国50年“能源独立”的政策内容及其政策结果进行了分析。美国“能源独立”政策的演进过程和政策内容对我国制定符合国情的“能源独立”政策,在世界能源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大有裨益。  关键词:能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许多产品已通过互联网媒介扩散至一般消费者。为研究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者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选择时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和效用最大化理论,通过质化研究探索出其重要影响因素,共选取了损失风险、收益、产品口碑、公司信誉等2组13个影响因素,然后引入了嵌套Logit模型构建了消费者互联网金融产品选择模型,并通过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互联网金
摘要:科学的、易接受的、可操作性的高校踩踏事故处置流程不仅可以完善高校应急预案,还可以健全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和提高学校应急管理水平,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以广州大学城S高校为调查对象,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减除、准备、应急和重建四阶段,调查分析高校师生关于踩踏事故的应急知识和能力,了解学校关于踩踏事故应对的设施和措施;提出一个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员疏散流程,为提高高校师生应对踩踏事故的自救互救
摘 要:伴随西方思想传统中真理性问题研究重心的转移,审美与艺术的功能得到了由模仿“真理”到象征道德-善的转变,其最初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自然与自由之间过渡的中介,最终演化成为一种面向现实的和解力量。越出美学的局限,审美与艺术在道德领域内亦有所延伸,并与文化产生了更为普泛的关联发生了由艺术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迁移。艺术哲学所主张的艺术对现实的否定、分离与批判在文化哲学中演变为艺术对大众生活的认同、融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