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基固结粉胶凝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

来源 :矿业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中关铁矿高泥尾砂,利用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等固废资源,开展替代水泥的钢渣基固结粉胶凝材料研究.首先进行全尾砂及活性胶凝材料物化及粒径分析,然后开展钢渣基固结粉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确定钢渣基固结粉优化配方为钢渣35%、脱硫石膏18%和矿渣微粉47%;其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约是水泥强度的1.5倍,材料成本仅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成本的40%左右.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尾砂胶结充填体7d、28 d抗压强度超过工业充填设计指标,钢渣基尾砂充填固结粉满足矿山充填采矿要求.
其他文献
结合我国高炉炼铁生产现状,从优化炉料结构、提升高炉操作水平、关键节能降碳技术创新、能源高效回收利用、突破性的低碳新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双碳”背景下我国炼铁工序的碳减排路径.认为,应在保持炼铁生产绿色、高效、智能的前提下,发挥多种措施和手段,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炼铁系统本身的“碳中和”依靠现有工艺技术难以实现,需要着重关注前沿新技术的应用.
简要分析了 HIsmelt工艺冶炼钒钛磁铁矿的可行性,重点对HIsmelt工艺冶炼钒钛磁铁矿工业试验进行了阐述.工业试验结果表明:①配加钒钛磁铁矿比例≤70%冶炼时,SRV炉基本保持稳定,但能否长期经济冶炼有待验证;②随着钒钛磁铁矿比例的增加,小时喷矿量降低,燃料比升高约35%,生产成本较普通矿提高20%;③试验期间的铁水成分与普通矿冶铁水成分基本接近,铁水[V]为0.01%~0.06%,[Ti]<0.006%,钒钛磁铁矿中的V、Ti元素基本进入渣中.
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首钢股份2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准确记录下破损调查过程中的全数据细节、炉缸侵蚀状态和参数、炉缸侵蚀残砖厚度、炉缸浇注料厚度等,并可以建立三维模型和视频动画,使炉缸内整个侵蚀状态直观、准确、生动地传递给操作者,为高炉后期维护和高炉设计提供依据.相对于人工测量而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误差小、准确度高、测量时间短,可实现炉缸内全数据测量.
注射成型粘结NdFeB磁体是粘结NdFeB磁粉与高分子材料混合制成的复合材料,其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是尼龙12、PPS树脂.研究了不同表面改性处理工艺、改性剂添加量等对NdFeB磁粉抗氧化性与粘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FeB磁粉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在300℃经过150 min后测试氧化增重率,经磷化-KH792复合处理及磷化处理后的氧化程度最低,抗氧化效果最好,增重率分别为-0.05%、0.08%;KH560及KH550处理后的磁粉氧化程度居中;抗氧化性最差的则是没有进行任何表面改性处理的原粉
嵩县山金原采用传统控制爆破方法,存在难以掏出岩石、难以保护充填体、难以精确控制炮孔起爆时间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上向进路回采控制爆破方法.首先采用倾斜角度较小的微楔形孔代替常用的垂直炮孔,可形成较大的自由空间;其次根据理论计算获得底眼与下部充填体的间距范围,可保护下部充填体;最后采用电子雷管和导爆索代替常规的导爆管雷管起爆,可精确控制炮孔起爆时间和起爆顺序.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巷道超宽减小了16.25个百分点,超高3.3%,断面规整性有所提高;巷道平均进尺2.13 m,爆破进尺有较大的提升;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在规划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展十分迅速.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相关工程项目在具体规划设计、施工等各方面进行计量和检测的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城市建设发展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中,做好工程定位测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工程整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质量与效果.在城市建设发展应用的测绘工程中,普遍应用先进的视频处理技术、工程图形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科学运用系统制图、全球定位测量仪器等设备,从而有效地提升测量效果.本文主要就测绘工程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应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吸附重金属是当前土壤污染治理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探究了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保水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联合吸附高盐碱性土壤中的Cd2+.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材料联合作用的吸附率大于单一材料的吸附率,温度为45℃时,Cd2+吸附率达到98%;吸附的最佳时间为3 h;碱性条件下,两者联合吸附Cd2+的效率更高;随着鼠李糖脂浓度的增加,Cd2+的吸附率先降低后增加,当在浓度达到2 g/L时,吸附率最大;水土比为5∶1时,Cd2+的吸附率最高达到99%;保水剂用量的增加
溜井放矿过程中堵塞问题与储料内部空隙率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以松散岩体分维数为基础确定贮矿段不同高度的储料空隙率,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储料总质量、贮矿标高与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结合相似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对,误差值小于0.05,验证数据符合实际,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储料总质量、贮矿标高与空隙率的关系式;研究发现空隙率变化并不会随贮矿高度的增加而变小,重力压实作用会影响距离储料面7~10 m范围内的空隙率,当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后趋于不变并达到空隙率极限;通过理论计算与相似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根据单位高度处不同级配
在应用下向充填采矿法的矿山中,回采工作直接在充填体顶板下进行,研究充填体顶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某镍矿为工业背景,引入薄板模型和尖点突变理论,构建了采场充填体顶板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充填体顶板发生突变失稳的临界条件,确定了采场充填体顶板的安全厚度,并进行反演推算得出该矿山目前所能承载的充填体最大厚度.研究结论表明:影响充填体顶板稳定性的核心因素是顶板厚度,某镍矿现有的采场结构参数能够满足持续下向充填开采矿体的顶板厚度安全需求.研究方法为探究采场充填体顶板稳定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研究液-热-力三场耦合作用下深地工程岩体裂纹扩展演化机理,基于现有裂纹扩展模拟优势软件FRACOD,进一步研发了液-热-力(H-T-M)耦合模块.此模块采用间接边界元-位移不连续法进行力学数值计算(岩体的变形和裂纹扩展)和瞬态热流模拟,用迭代法模拟裂纹扩展过程.通过地热能开发、地下天然气液化存储工程案例进行分析验证.模拟结果表明:①注入的流体温度与围岩温度不同时,流体在裂隙中流动引起热交换,在岩体内部产生温度压力,促进了裂纹扩展;②冰膨胀对岩石应力的影响随着裂隙孔径的增加而增大,所产生的压应力使岩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