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热播剧走进《政治生活》课堂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生活的学习,因其内容涉及的多为政府、政党、国家的相关制度等方面,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授课过程如果能结合相关题材的热播剧,截取些视频进入课堂,从课堂的引入、主题的渲染、情感的升華等方面做处理,会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剧情兴趣情感核心素养一、剧情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运用有视觉冲击、有强烈感染力的视频导入新课,避免导入新课时的沉重、乏味。例如,在探究“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一课时,笔者播放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搜查国家某部委的项目处长别墅时,所看到的钞票冰箱、钞票墙、钞票床铺,在一位“小官巨贪”家里搜到2亿现金,2亿元现金所造成的视觉冲击还是非常大。这样的情景足以让人触目惊心,目瞪口呆。并以此引发学生讨论:是什么让这样的小官能贪得了2亿的现金?问题出在了哪?问题的抛出自然会引发了学生对政府官员权力使用的讨论,也就自然引出了关于政府权力行使的相关问题。
  二、剧情渲染,触动心灵
  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有些知识点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这时能引入一些精彩的视频镜头,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一些历史事件,将会达到触动学生心灵的目的,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探究“中国共产党执政”一课时,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等原因,对政党并没有太全面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大多仅停留在历史、政治等课本的理论学习,没有很深的感触。笔者在探究这一课题时,向学生播放了沙瑞金把陈岩石请出来,给大家讲历史,讲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之一剧情。通过陈岩石讲述自己为啥入党,怎么入党,为了能有资格背炸药包这个特权,虚报了两岁入了党;讲述了尖刀班16名战士参战,牺牲了9人,7人负伤,顺子死的时候才刚刚15岁,入党也才一天;讲述了那时候这样的人很多,那些扛着炸药包的党员,用生命和献血实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通过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讲述让学生看到了真正的共产党员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今天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和平,让学生在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从心灵深处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这就避免了理论的说教与学生平淡默认的尴尬场面。
  三、剧情分析,促进理解
  初次学习政治生活知识,由于对政党、国家,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相关知识没有全面了解,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反腐事件采取的措施表示不解。这时如能结合剧情分析,则能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促进对教材的理解。比如,笔者引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接到实名举报,国家某部委的项目处长赵德汉涉嫌巨额受贿,汉东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也涉案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要求汉东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立即配合他们的行动,当陈海等人一起准备去抓捕丁义珍的时候,被汉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拦住,强行终止了此次行动,最后导致嫌疑人闻风而逃”这一剧情,学生据此得出一些官员不作为、不敢担当,办事程序繁琐等结论。通过分析,学生就容易接受现实生活中为何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处理。
  四、剧情融入,升华情感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作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所应具有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经典剧情融入课堂,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等方面,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比如,大风厂的冲突事件早就被人拍下来发到网上,而且还是现场直播,郑胜利也让网络快传,现在是自媒体世代,传递速度太快了。很快,这个消息就被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了。郑胜利转发了大风厂放火,强拆还有污蔑高育良的帖子,涉嫌犯罪,郑胜利很清楚,单贴转发超过五百条才是犯罪,他是三个帖子加一起超过五百条,不算违法。作为阿尔法公司的负责人郑胜利,网名为“爱哭的毛毛虫”,实际上是网络水军的总司令,从事有偿转贴、删帖等,混淆公众视听。依此剧情,我们在探究“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这一知识点时,就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可以有多种合法的渠道参与民主监督,特别是新闻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对国家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但是在自媒体时代,海量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起民众的关注、评论,作为公民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参与公众活动,不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件进行造谣生事,必须加强自身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
  对于这样一部收视率高的反腐热播剧,教师如能利用好剧情设置教学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将政治生活中枯燥、抽象的知识生活化,既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也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学科素养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盛唐诗人李白除了广为人知的豪放飘逸的诗风和宏大绮丽的诗作之外,还存在着一批笔法细腻的、对于平民百姓的刻画。因为李白本身“来自平民,归于平民”,对于这一阶层的风俗人情、生活细节都有切身的体会,所以他笔下的平民诗作拥有清新质朴的特征,并且也反映出这位诗人所具有的平民意识。  关键词:李白 平民形象 平民意识  一、李白的平民身份  平民,即布衣,最初指代社会中下阶层、身份地位低贱的庶民。虽然李白
摘要:伴随着广大“农民工进城潮”,理县的人口多为老幼,青壮年进城务工比例高达50%,因而该地为深入了解以及解决留守农民工子女典型问题的极佳样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小学生健康现状调查及健康教育、生活习惯和不良习惯、传染病的预防,以及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了解与培养。  关键词:留守农民工子女 安全教育 课程包  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36
摘要: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校专业发展为例,介绍了3种高职教育专业发展模式,以开拓高职专业的发展思路,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企业、学校、社会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专业发展 思路  社会发展靠经济,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质量靠专业建设。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桥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渠道的关键环节。国务
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我国优秀人才需求向专业化、多元化和职业化发展,这让高职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虽取得不斐成绩,但由于办学时间短、缺乏有效经验,致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探究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有效应用,以期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借鉴。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一、高职艺术
摘要:思辨能力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任务。课题基于布拉姆认知分层理论,构建了军校外语教学-思辨“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以海军英语教学为例,分析其具体的改革过程。旨在将军校外语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培养出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俱佳的有用人才,为军队外语教学理论与策略研究等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认知分层理论 军校学员 思辨能力 海军英语教学  一、理论基础: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
摘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思维训练指导活动不足,课程教学互动相对匮乏等方面,并基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提出展现思维导图应用价值,灵活的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开展思维导图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设课堂学习互动模式,实现思维导图的有效创作等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践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逻辑思维方式。  关键词:逻辑创新 思维模式
教学交流可以在加深学生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师生沟通、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学交流在提高课堂效果上的重要性。  教学交流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沟通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已认识到,课堂中看不到学生活动就不是一堂好课。因此,大家都在努力践行着一种需要学生回应与配合的讲课。这种回应与配合实际就是师生间的课堂教学交流。显然,教学交流是师生在课堂中的一种双边活动,这种双边活动开展
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目前示范院校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学工作中的切实需求。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导游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对其建设的意义及如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提高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和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研究与实践探讨。  高职导游实务教学资源库建设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一直将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重
生药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基础理论并不难懂,但涉及本草学、药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等诸多学科。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几个方面,对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以提高教学质量。  生药学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药用植物为基础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解决学生缺少写作的快乐,缺乏交流的愉悦的难题,用快乐作文的理念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从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讲清写作方法两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 表达热情 写作方法  毋庸置疑,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缺少写作的快乐,缺乏交流的愉悦。针对上述现象,我结合作文教学实践,用快乐作文的理念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从激发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