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干预

来源 :中国保健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ku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接受除颤器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80例,在知情、自愿前提下被纳入此研究,于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除颤器治疗,本研究以先对比分析的形式展开,对患者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97.5%(22例显效+17例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18例显效+12例有效)(P0.05),护理后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于接受除颤器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来说,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可行应用并予以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在妇科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收治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认识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临床认可程度较高,值得进行广泛推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研究(2018年1月-2021年4月),按双盲法分为2组,以常规护理者30例纳入对照组,以手术室护理配合者30例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血压水平、并发症率.结果:护理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血压水平: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并发症率:观察组(6.67%)高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方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了
目的:分析预防保健措施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控制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县某乡镇医院接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7例),观察组(预防保健措施,37例),对比两组血压、血糖、心理状态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实施后,观察组在血糖、血压、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依从性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防保健措施,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改善患者血糖与血压状态,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者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白血病患者90例,治疗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6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例)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n=45例)采用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满意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对比,(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必要的负性情绪,确保心理健康,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护理对策及感染相关因素.方法:本次试验以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为主,抽取数量为130例,纳入均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按有无切口感染划分为2组,有感染者为分析组(30例),无感染者为对比组(100例).回顾性分析2组全部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显示:2组数据处理后对比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有无基础疾病、体质量、年龄等,结论显示达统计分析要求(P120min、体质量≥23kg/m2、年龄≥60岁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行品管圈活动护理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8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硬币分组法”分传统组(传统护理,n=40)、活动组(品管圈活动护理,n=40),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传统组比较,活动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MBI评分更高;活动组满意率(97.50%)高于传统组(80.00%);活动组并发症率(5.00%)低于传统组(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9月我院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为心脏康复护理,对比患者心功能和自我护理效能以及健康行为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并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角色功能、症状管理、与医生沟通、情绪控制等评分并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绪角色功能和症状管理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
目的:探究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伴进行常规阴道试产,研究组则采用“椎管内镇痛方法+导乐陪伴”的方式进行阴道试产.结果:研究发现,对于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的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观察指标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对于产程的缩短和剖宫产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免疫抑制药物来讲,在当前临床中所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是抑制患者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同时也能够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所以免疫抑制剂本身的作用是缺乏特异性及选择性的.在现有临床当中所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第1种是糖皮质激素,第2种是钙调磷酸酶,第3种是抗增殖以及抗代谢药物,第4种是抗体类的免疫药物,最后一种则是其他类的免疫抑制药物.在当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主要是用于一些患者的病理反应,抑制以及应急反应机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自身出现的一些特异性反应.本文中,将对当前免疫抑制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方法:甄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常规组,另甄选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采用CLIA对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T)、糖类抗原-99(CA-99)和癌胚糖原(CEA)数值,从而对比两组参与检查人员的肿瘤标志物的情况.结果:在相关指标中,实验组高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