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调入声用韵的发展演进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唐五代、北宋到南宋,入声韵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稳定的频次,但也一直在悄然地变化着.从具体创作的入声韵部来看,它既与《广韵》诗韵韵部渊源有自,也与实际方言口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与词调体式及文学声情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词人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唐五代词入声韵部与《广韵》相比,其分合与诗歌用韵基本一致,从词体特征来看,入声韵使用还明显处在摸索、尝试的阶段.北宋词坛入声韵部的大体分类初步定型,入声韵与词调体式之间也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入声韵特有的文学声情已经清晰体现.受南宋特有的时代影响,南宋词调入声用韵表现出了新的文学特性,大量"质术栉"部韵字的使用,是词人求新求变的一种努力.
其他文献
红学被称为20世纪显学,有关作者曹雪芹家世生平与文物遗迹的研究,一直深受重视.1949年以后,关于《红楼梦》及曹雪芹的相关研究注重发掘并发扬其中富有人民性、革命性的内容,推动了曹雪芹故居研究中资料学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也为曹雪芹故居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刑部移会》的发现与蒜市口十七间半曹家故居的发掘及复建成为曹雪芹故居研究的重要事件,也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与现实依据.新世纪以来,曹雪芹故居研究呈现出多维视野与多元范式的交杂景象.
据悉,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工程基本完成,有望年内开馆,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广大《红楼梦》研究者、爱好者多年的期盼,因为这里是唯一有可考文献记载的伟大文豪曹雪芹故居,是曹雪芹长期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学巨著《红楼梦》诞生的地方.
期刊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楝亭图》,卷中题咏者五十七人,勾稽文献,卷外尚有十四位作者所撰楝亭诗赋,凡七十一人、作品六十五篇.《楝亭图》最初曾以册页流传,后改为卷子,卷中折痕是大致区分无系年题咏写作时间的考据点.卷内部分题咏者所钤闲章如“隐居以求其志”“相看唯月华”“吾亦淡荡人”等,透露出避世隐居的情思.在清初康熙帝笼络江南士子的大背景下,于文学艺术层面,透过曹寅这一特殊纽带,纽合了晚明士子怀念旧京、避世隐居等复杂情愫.题咏诸人将楝亭诗收入别集并刊刻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修订.考察这些基本问题,对进一步研究《楝亭图
2021年6月1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红学再出发(2021):《红楼梦》的经典化及其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海洋大学(长峙岛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为期一天.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台州学院、江苏省徐州市作家协会、温州大学、中南大学、广西教育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福州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的专家学者、学生约44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红学再出
期刊
"香奁"本指女性的梳妆用具,后在诗学层面逐渐具备了艳诗与闺阁诗的双重含义,其逻辑在于二者具有相似的题材并共享了相同的书写传统,这是古代女性文学与艳体文学存在关联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艳体文学对闺情题材的处理已经较为成熟的前提下,女性文学中的闺情题材创作很难不受其影响;且女性的文学创作多被视为其自然情感的流露,特定的身份又使其情感多指向男女之情,晚明的崇情论由此为其与艳体文学提供了同一套诗学话语体系,女性文学在该语境中也容易被加以艳体化的阅读与阐释.探讨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对古代女性文学的研究应注意还原与之共生
《儒林外史》的文本结构与叙事时间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看法实际未能明晰《儒林外史》创造性地融合了传统史书编年体、纪传体及纪事本末体的编撰方法,在共同的主题下将分散的人物故事串接在一起,使本来横向共时存在的小说人、事变成了纵向的历时存在.这种独特的文本结构使它必须要同时遵循多种不同理路的叙事逻辑,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小说出现了叙事时间上的错位与矛盾现象.这是一种独特叙事艺术的崭新尝试,乃作者为达至特定叙事目的有意为之,因此不仅不是作品的瑕疵或错误,反而是小说艺术匠心的重要体现.这一发现不仅可为学界
《儒林外史》是在原型和本事使用方面堪称代表的一部小说,立足于所有现在已知的原型人物,可以总结出《儒林外史》原型人物的几个规律性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成为考辨新的原型人物的重要指引.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过程而言,原型人物的揭示也让我们得以更为清晰地探讨吴敬梓如何在原型人物的基础上生成小说人物,以及原型人物小说化过程的共同规律.在原型人物的映射下,我们也能更为透彻地看到小说人物在叙事层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吴敬梓在小说虚构性的文体特质中找到了提取原型人物现实性要素的方式,并由此创造出一个比现实
浙江丽水地区的谢灵运摩崖诗刻共两处:一在青田,一在缙云.兹以相关诗文为线索,进行实地踏勘,存者可证其时,佚者可考其地.青田诗刻现存青田石门洞,前人已指其伪.今据相关诗文考证,认为当刊于徐峤来游之后,裴士淹去世之前,即唐开元二十八年(740)至大历九年(774)之间,同时亦可辨《谢灵运集》中相关诗文所指"石门"之异,《游名山记·石门山》所记为青田,《登石门最高顶》等诗所记为始宁.缙云谢诗题刻最早见于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自注,由于时代悬隔,其地久佚,今考以明人王思任《游唤·仙都》,知题刻在今小赤壁上,
《诗》的分章及章次在乐用和赋诵时虽有体现,但并未得到明确标识.章次的意义和功能,主要在书写文本的流传与阐释中得到强化.因早期《诗》文本的多样面貌,故诗章异次现象并非偶见.综核熹平石经《鲁诗经》、阜阳汉简《诗经》、清华简、安大简《诗经》及海昏侯墓《诗经》等材料,共考出三十六例章次异次(含疑似),其中属于重章异次的有三十一例.这与重章的体式和音乐属性有莫大关系.重章之间因缺乏明显的层递逻辑,歌唱时可以灵活地调整章次,而不影响诗义表达与音乐效果.在赋诵、教学等口头《诗》用以及《诗》书面文本的传抄中,重章的高度类
与作为公共知识的"古典""今典"不同,典出于个人生活、自我旧作或与他人之交往的设词用事可称为"私典".个人化的诗歌符号作为私典,使诗人对经验与感受的表达更为具体、独一."用自己诗为故事"则是以自我的往日书写为私典,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成为诗歌意义生成的潜在语境.寄赠诗中的私典则只有特定对象能够领会,以私人化的意义约定构成独属于酬赠双方的交流语言.苏轼诗歌中的私典呼应了中唐至宋代的诗学转型,呈现出表达的私人化与诗歌艺术普遍感染力之间所具有的张力,带来诗歌文本形态、抒情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在更深的层面上关涉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