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范畴问题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stins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近几年关于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范畴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对已故音乐家和近现代作品、乐器的研究,然后通过三篇博士论文分析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范畴问题,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近现代音乐史;音乐家;近现代作品
  一、对已故音乐家的研究
  对已故音乐家的研究是纪念和追忆他们的一种方式,也是目前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重点内容。黎锦晖是21世纪伊始逝世的音乐家,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很有争议的人物,他创作的《桃花江》、《毛毛雨》等都受到了左的影响,所以在纪念黎锦晖的研讨会上,很多音乐界人士都是辩证分析,并出现了一些理论成果。有些学者认为黎锦晖是很有争议的作曲家,由于受到左的思潮,我们不能忽略他的历史作用和进步意义,虽然他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是在普及大众音乐和宣传民主思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在评价黎锦晖作品时不能上纲上线,而是辩证看待。也有些学者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我们应该全面、公正的看待历史评价,肯定人的现实生存价值,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另外一方面,音乐史学术界也非常关注一些德高望重的已故音乐家,并开展了相应的学术研讨会,各个杂志都开辟相应的版面刊登此类纪念性文章,成为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内容之一。比如傅庚辰在《纪念任光诞辰一百周年》的文章中就对老一辈音乐家任光的生平、学术贡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任光在近现代音乐史上的贡献,并提出了新时代我国音乐发展的方向,贺绿汀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最近几年也召开了关于贺绿汀的专题研讨会,并出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纪念性文章,比如傅庚辰的《纪念与学习——在上海纪念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百年诞辰会上的发言》、周巍峙的《纪念贺绿汀诞辰一百周年》等,都表达了对贺绿汀的敬意和怀念。
  二、对近现代作品及乐器的研究
  对近现代音乐家的作品和乐器进行研究是近现代音乐史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出现了大量的代表作。比如杨瑞庆的《比较研究刘天华和华彦钧的二胡曲》文章对两位音乐家的身世、经历和作品进行了对比,并且认为音乐家的作品应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内涵,符合时代潮流。周畅的《吕骥的<抗大校歌>和<凤凰涅槃>》对吕骥的两部作品进行了对比,特别是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和大合唱风格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当下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些音乐家在研究中认为在研究作品中要找对切入点,不能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看作救亡音乐史,而是要实事求是对待,对各种历史事件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全面、客观评价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历史。
  另外一方面,近几年音乐界对乐器的研究也比较突出,并且出现了很多代表性文章。比如邝宇忠的《20世纪后半叶琵琶的三项重大改革》就是对我国20世纪后半叶批评改革进行的研究成果,并认为对琵琶的研究应该立足于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琵琶的改革,推动我国乐器的进一步发展。
  三、从三篇博士论文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范畴问题
  本文选择近几年比较优秀的三篇关于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论文,分析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范畴问题。
  首先从金桥博士的论文《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该论文以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萧友梅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表演、理论、创作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深入剖析了关于萧友梅的评价问题。该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描述了萧友梅之前的中国音乐教育现状,包括近代中国音乐教育的起步和文化思潮等内容;第二章节对萧友梅的音乐实践和个人贡献进行了分析,具体阐述了在表演、理论、创作和教育四个方面的成就;第三章节总结了萧友梅的音乐教育影响。该论文涉及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萧友梅个人的研究,而且分析了萧友梅音乐思想的来源基础,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对萧友梅的历史地位进行评价属于音乐史学的奠基性贡献。
  其次从王勇博士的论文《一位新文化斗士走上音乐学之路的“足迹”考析》分析,这篇博士论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对王光祈的旅德行程、学习和生活进行了分析,在叙述的过程中以史料为依据,很多都属于学术界鲜知的内容,而作者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对王光祈研究的空白。下篇对王光祈的西文著作进行了分析,这也是本文作为突出的部分,由于以往研究资料的缺乏,这部分内容属于鲜为人知的,但是作者通过对王光祈十八篇著作的考证而使整篇文章研究更为充实。本篇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关联视角,详细来说就是关联看待王光祈作为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关联看待王光祈身边的各种人与事,从而将活生生的王光祈展现在读者面前。该论文在史料方面做了大量贡献,并且对王光祈当年生活、学习的地方进行分析,可以说史料比较详实,评价比较中肯。
  最后从阮弘博士的论文《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嬗变同异概观》来分析,这篇论文关注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将传统音乐纳入到近现代音乐研究中。该篇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对20世纪初期到建国前的伤害发展态势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第五部分探讨了这两大乐种的发展趋势。本文论文认为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属于传统音乐,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而这种发展嬗变也是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文化传统在不断传承中会吸收新的内容,需要对异质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在传统音乐中注入新的血液,而這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持续发展的关键。总体来说,作者对我国未来音乐发展持乐观态度,并认为需要在既存的传统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典型,最终使传统更有价值,也更为充实。
  【参考文献】
  [1]周烨.当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理论研究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01):68-70+35.
  [2]程兴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的若干问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1):76-81.
  [3]刘惠敏.中国音乐教育史理论研究现状分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2.
  作者简介:赖大忠(1976.09--),性别:男,籍贯:四川成都,学历: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有职称:中级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其他文献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80后”与“90后”这两个特殊群体正以师生名义朝夕相处,两者之间呈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如何更好的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更好的担当兄长的角色?如
为提高非线性优化分析的计算效率,对于受温度和机械载荷作用的运行过程优化这一类非线性很强的优化问题,根据其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灵敏度分析占据了大部分的计算量的特点,
西尔维娅?普拉斯作为美国“自白派”诗歌代表人物,创作了诸多自传式文学作品,其中诗歌《拉撒路夫人》有十足的代表性,以“死亡”和“再生”为主题,象征意蕴浓厚.借助伊莱恩?
弗兰克·奥哈拉(Frank O’Hara,1926—966)是二战后美国纽约派的重要诗人。他兴趣广泛,将各种艺术手法运用于其诗中,使得其诗歌常常晦涩难懂。但晦涩难懂却又不等同于完全不
期刊
期刊
微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微信以及微信受众的心理诉求研究相对而言却比较弱势,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利用实证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山东人过年,小辈要给长辈磕头。童年时小伙伴们都喜欢挨家挨户给长辈磕头,可以拿到很多红包、爆竹和糖果,开心得很。只有我一直不习惯,就盼望着长大。读了初中,算是知识分子了,回家过年,还是磕头,我对此深恶痛绝。当然,给其他长辈磕的时候,他们都会拉一下,笑着说:“不用了,不用了。”我就顺势理所当然地站起来,不易察觉地哼一声。  给爸爸妈妈磕头的时候,爸爸却丝毫没有敷衍的意思,他都是庄重地坐在八仙桌后的椅子
在战争年代的革命圣地延安,有炮火的豪情,更有革命的浪漫.那年,二十岁的我和文秋恋爱结婚了,两人世界的幸福生活过得很快.
摘要:作为新时期时代人类活动的早期遗址地,汉初南海国故都所在地的武平,在当时的南中国无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宋元南迁的汉人又把中原带来的古汉族文化与之相结合,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武平客家文化。武平客家山歌,便是这种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武平客家山歌的形成根源及类别,不同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见解,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类。笔者在对武平客家山歌充分调研后,根据山歌的主线,对武平客家山歌在形成根源及题材类别
近十年来,随着高校的快速扩招,本科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前几年的情况不同,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兴起以及参加高考人数的锐减.就数量来看,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