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夏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a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爱情,既美丽又沉重的字眼,17岁的许听夏没有提“爱情”两个字,他自己是这样描述的:“我只是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儿而已。”
  一段优美的前奏之后,Selina的声音从耳机里传入许听夏的耳朵:“黄金海岸的岸边,我们肩并着肩,洁净的蓝天,清澈的水面,吻成一条海平线……”每次林雨阳看到许听夏带着耳机循环收听S.H.E的《五月天》,他都会皱眉,转头对身旁的陈以轩说:“许听夏这小子又发神经了,一首歌反反复复听不腻吗?”陈以轩耸耸肩,回一句:“我也搞不懂他。”
  很多在其他人看起来稀松平常,甚至不屑一顾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眼里却可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就像电影《蓝色大门》里,林月珍小心翼翼地收集张士豪喝空的饮料瓶,偷偷捡回他丢掉的笔芯,以为用这根笔芯写一万遍心上人的名字,张士豪就会喜欢上她一样,这首《五月天》对许听夏来说也有着特别的含义。
  二
  许听夏第一次见到于莎,是在夏天。
  许听夏正抱着一摞快没过自己嘴巴的书前往新教室,走廊上到处是像他一样抱着一大摞书行走的高二学生。
  “要是把高中三年的书和试卷全摞起来,绝对比陈以轩还高……”许听夏气喘吁吁地向林雨阳抱怨。
  “你说啥,这些书摞起来能有1.5m?”林雨阳看了一眼陈以轩,揶揄道。陈以轩怒不可遏,一脚踢向林雨阳。
  “哎哟!”林雨阳夸张地惨叫一声。
  许听夏没有参与他们的争吵,他被对面教室的一个女孩儿吸引了。
  几年之后,许听夏回想起第一次见到于莎的场景,发现那其实并不值得书写,简直是平淡无奇,一点儿都不像青春电影中演的那样:明亮阳光从玻璃窗斜射进教室,打在女孩儿身上,女孩儿安静地坐在窗边,浑身散发让人怦然心动的光芒……不过,那个瞬间,许听夏内心的真实想法确实是,哇,这个女孩儿长得真好看!
  用大众的审美标准来看,于莎不算特别漂亮,她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脸上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前,面前摊开一本书,手里的中性笔抵在腮帮子上,耳朵上戴着一副银色耳机。
  “认真的男生最帅气,若有所思的女生最美丽。”这是林雨阳的经典语录。
  眼前这个女孩儿让许听夏觉得这句话确实有道理,她耳朵里塞着的耳机加重了许听夏的好奇心:她在听什么?是邓紫棋,BIGBANG还是英语听力材料?
  许听夏听不见女孩儿在听什么,但他却清晰地听见自己加速的心跳声,他的心跳像渐强的鼓点:咚咚咚!咚咚咚!
  三
  许听夏所在的高中是第四中学——这个小城市里学生心目中的最高学府。
  许听夏曾经和林雨阳在四中校门口喝奶茶,想看看走出校门的青春少女,却被一张张带着黑框眼镜的“学霸脸”彻头彻尾地扫了兴。
  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再到初中,有一句话家长、老师说得最多:“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四中。”家长觉得,只要自己的孩子进了四中,一只脚就迈进了大学校门。四中的重点大学升学率是一块金字招牌,这块金字招牌让四中吸收了市里的优秀生源,还招揽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外地生源。
  这个女孩儿肯定是外地来的,许听夏想。
  这座小城市里只有几所学校,哪个学校的女孩儿长得好看,男生们如数家珍,如果这个女孩儿是本地人,怎么以前从没听说过呢?
  晚上寝室熄灯后,每夜的“卧谈会”开始了。
  许听夏翻了个身,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来:“兄弟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高三(2)班那个戴耳机的女孩儿?”
  陈以轩立刻接话:“我知道她,她走哪儿都戴着耳机,连去厕所都戴着。不得不说,她长得还挺好看的。”
  许听夏皱起眉头:“陈以轩你怎么像个禽兽,人家上厕所你都跟着?!”
  陈以轩露出像一口吞下鸡蛋般的表情,郁闷地说:“許听夏,我本来还琢磨告诉你她的名字呢,现在我也没啥好说的了。”
  许听夏突然坐起来:“你知道她的名字?你咋不早说?她叫什么啊?”
  陈以轩咽下口水,一字一句地说:“我忽悠你呢!你看看你,关注人家好几天,连她名字都不知道,哥明天帮你搞定!”
  黑暗中,许听夏翻了个白眼:“不吹牛没人把你当哑巴,睡啦!”
  陈以轩没有吹牛。
  第二天中午,许听夏在食堂正埋头吃饭。陈以轩端着餐盘在许听夏对面坐下来。他神秘地往四周看了看,然后悄悄对许听夏说:“机会来了,我马上就要知道那女孩儿叫什么名字啦!”
  许听夏刚往嘴里扒了口饭,还没咽下去,差点儿噎住:“你说谁?”
  陈以轩迅速从许听夏碗里夹了一块肉往嘴里送,边嚼边说:“还能有谁?就是那个一直戴着耳机的女孩儿!”
  四
  高三毕业班每次月考时,各班学生都会按上一次考试成绩排名被安排到不同考场。学生根据教室门上贴着的座位表,找自己的座位。
  这就是陈以轩说的机会。
  他们要做的就是在四栋教学楼各个楼层的三十个考场里,找到戴耳机女孩儿所在的考场,记下她的座位号,然后去座位表上找她的名字,时间仅有每次课间的十分钟。所以,如果你在高三月考那几天俯瞰四中校园,在每节课下课铃声响起之后,你就会看到两个如同脱缰野马般的身影冲出高二(4)班的教室,冲向高三的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11号考场时发现了那个女孩儿,她坐在靠窗的第三个座位。当然,她此刻没有戴耳机。
  陈以轩累得双手叉腰,大口呼吸:“累死我了,我告诉你,下次说什么我也不跟你这么折腾啦!”
  许听夏说:“请你喝可乐。”
  陈以轩故意咳嗽一声:“听夏,凭咱俩这关系,一瓶可乐就打发我啦?
  许听夏白了一眼陈以轩:“那你想怎样?”
  “两瓶可乐!” 陈以轩高呼。
  吃晚饭的时候,许听夏没有和陈以轩一起去食堂:“以轩,我今天不去食堂了,麻烦帮我带份牛肉面,我要去办件大事。”
其他文献
我在梦游。  有的时候,你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梦游。因为我低下头看见,脚上穿着的是妈妈新买回来的高级红皮鞋。铮亮的红皮鞋上绑着浅红色的绸缎带子。妈妈是不允许我在非重大场合穿这双红皮鞋的。虽然我不明白什么是重大场合,但要不是在梦游,我可不敢偷偷把红皮鞋穿在脚上。  我拉开门,马路上一片漆黑,连一辆晚归的小卡车都没有。穿着这么漂亮的红皮鞋,应该去哪里玩呢?  “啪啪啪”,红鞋子走过的草地像是被点燃了的小
个人档案:  原名:蔡宜凌  英文名:Jolin  小名:娃娃    生日:1980年9月15日  生肖:猴  星座:处女座  身高:158cm  体重:41kg  出生地:中国台湾台北市  毕业院校:台湾辅仁大学2003届英文系  专长:唱歌、跳舞、钢琴、英文、指甲彩绘  特质:努力、积极、爽朗、善良、坦率、敬业、努力不懈、深具舞台魅力  爱好:旅游、看电影、唱歌、看书、做指甲彩绘、收集健康资讯
这周,我上了一堂与众不同的公开课——没有课前特殊辅导,没有精心编排的幻灯片,没有多样的道具……上课期间,非但没有冷场,还发生了一段令我终身难忘的小插曲!  上课前,汪老师随口调侃一句:“这堂课上,紧张的同学请举手,不紧张的同学请举脚……”气氛活跃起来,接着迎来第一个高潮——汪老师让我们编故事,这是一个相当开放的环节。按理说,在那么多听课老师面前,同学们会比较拘谨,事实却恰恰相反!后排那些身处老师堆
一  王初临以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如愿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曾经与他不相上下、难分伯仲的我,却因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  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背后隐藏的是起早贪黑的奔忙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所以当我看到学校电子屏上打出“热烈祝贺我校王初临同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庆贺标语时,我由衷地对他感到钦佩。这样的荣耀原本有我一份,奈何造化弄人,让我与金榜题名失之交臂。  在王初临的升学宴席上,我一言不发,王初临
一  郑茂用箢箕挑着四五十斤红薯,从野猪坡出发,气喘吁吁地跟在母亲身后,不到两公里的路程他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好不容易才走到红薯收购点。  郑茂父亲去了别人家帮工建新房,母亲就让郑茂多少帮着挑一点儿红薯,送到红薯收购点去。  那个收红薯的老板有一张“大嘴鱼”,他将郑茂挑的两箢箕红薯过秤,总重量四十七斤,除皮(箢箕)六斤,净重四十一斤。  称完秤,“大嘴鱼”轻蔑地瞟了郑茂一眼,好像在说“你这么高大的
一个人所梦想、希冀、追求的,是受他所处境地局限的。时过境迁,没有东西可以久存。原来的东西,也许只是因为离得太近看不清晰而产生的幻象,事过之后,人将自然走出这迷局,一切都会明晰。  ——杨闻韶  我想,我也许可以为大家讲述一个不太一样的杨闻韶吧。我叫他勺子,偶尔胡闹的时候甚至叫他勺勺。他包容我,理解我,是我曾遇到过的最温暖、最可爱的同桌,也是我整整一个2008高考年里遇到的最大的惊喜和感动。勺子和我
小山TO萧萍  亲爱的萧萍:  你的小格子是个想象力特别丰富的孩子,现在他已经成长为一匹奔跑的小马,真是棒极了!我很想问你,现在的小格子仍然葆有童年时那些美妙绝伦的想象力吗?如果依然如此,你能否告诉小读者,他是怎样做到的?  我常常想起学生们那咬铅笔、皱眉头、在作文本子的空白页上画圈圈、倍受折磨的小模样,令我发笑又心疼。是谁让孩子们写作文像吃苦药片呢?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  有一次,我在一堂课上问
与毛林林见面时,她刚刚在健身房打完泰拳,生活中本来就很热爱运动的毛林林最近刚刚接下了一个运动类真人秀,正在积极地做着准备。因为拍摄的上一部戏是军旅戏,毛林林剪了一头潇洒利落的短发,这个造型让她看起来“攻气十足”,其实生活中的毛林林是个不折不扣的“女神经”,在剧组时,也是风风火火、爱笑爱闹的“活跃分子”。于是,这场本来还算“严肃”的采访就变成了漫无目的东拉西扯的瞎侃。  原来毛林林是“运动系girl
走在路上,行在途中,他们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放弃”,只有“坚持”与“继续”。  万丈霞光中映有他们金色的脸庞,落日余晖里留有他们颀长的背影……他们默默坚持,默默继续——这是行者的风范,他们永远在路上。  ——写在前面  提起“行者”,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打小父母就带着我阅读四大名著,那时我便结识了两位家喻户晓的行者——《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孙悟空,以及《水浒传》中的好汉武松。他们
我是一盆芦荟,自我有意识起,就被束缚在这方窄窄的瓷盆里,摆放在架子上,看着形形色色的顾客往来,从来没有一个顾客注意到小小的我。看着其他小伙伴被一一带离这家花店,我不禁生发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这天,我的主人准备把我下架,移到阴暗的角落。  “老板,这盆芦荟多少钱?”恰巧一位女孩儿进门,一眼看中了我。那女孩儿穿着浅灰色长裙,一阵风吹来,微微掀起她的裙边,白皙的小腿露出来。  女孩儿付完钱,伸手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