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FD模型改善溢洪道的水力稳定性

来源 :水利科技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溢洪道上快速变化的流量,判断引水渠内水流的稳定性,采用水工模型试验,对初步设计方案中引水渠内水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在初步设计方案中,引水渠内的水流不稳定,引水通道处水流出现中断现象.为了提高溢洪道中水流的稳定性,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修正.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模拟检验修正设计的合理性.结果 表明,在修改后的设计方案中,水流中断现象消失,溢洪道中水流更加稳定.将水力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较吻合,说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模拟溢洪道内的水流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箱涵式进出水流道能极方便地实现双向抽排水,便于管理,因此在需要防洪、灌溉、引水等多种功能的泵站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双向流道泵装置效率低,尤其是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占比较大,其内部流场较为紊乱,容易引起水泵的振动,危害泵装置的稳定运行.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南京某泵站双向进出水流道进行CFD数值模拟计算和优化设计,提高泵装置效率,改善流态,以确保泵装置高效、安全运行.结果 表明,优化后的泵装置最优工况为流量Q=5.8 m3/s,泵装置效率达到最高为72.07%,扬程H为3.10m,相比最初方案,效率提高5.17
为研究注浆压力对双线盾构隧道下穿铁路路基地表沉降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地表沉降响应,并通过计算拟合出沉降预测方程,为盾构隧道下穿时的地表沉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线盾构隧道下穿路基还是双线,盾构的注浆压力可以影响沉降的大小和沉降槽的宽度,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地表沉降会随之减小,但沉降槽的宽度会变大,当注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使地表发生隆起.沉降曲线的斜率受到相邻隧道开挖的影响,当左右两个隧道先后开挖时沉降曲线的分布呈现“果核”状,而且沉降曲线的斜率随着注浆压力的增
河道因其流域范围大、走向不规则、宽窄不一、沿线建筑物多样等,对现存燃气管道等设施的影响不可忽视.针对河道中新建涵洞对现状燃气管道的影响,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探讨新建涵洞对现状燃气管道位移(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差异沉降)及应力影响情况.结果 表明,工程实施全阶段,现状燃气管道的竖向位移沉降值小于经验允许值15 mm,竖向位移的隆起值小于经验允许值10 mm,燃气管道水平位移小于经验允许值10 mm,并且燃气管道自身的差异沉降小于经验允许值3 mm/m,燃气管道应力值远小于管材抗拉强度极值,涵洞的
根据贵州某矿的地质背景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从大气降雨、开采深度、开采面积等几个方面对矿井涌水量动态影响展开分析,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结果 表明,BP神经网络对矿井涌水量的预测较好,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可为矿井制定疏水降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为研究粤北地区水利中转控制枢纽工程抗震安全性,设计有多种不同基础方案,采用模态分析与反应谱计算地震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C方案自振频率为最大,A、B、C方案自振频率平均每阶次增长5.9%、4.8%和2.9%,C方案振型为组合平动,其他方案均为单向振型.普通桩基础设计方案上部结构体系位移响应与基础位移响应基本接近,基础设计方案减震效果较差.桩基础复合地基方案位移响应值低于普通桩基础方案,该方案能降低地震动荷载对上部水工建筑结构动力影响.箱型-地下连续墙基础设计方案的上部结构体系水平向最大位移相比A、B方
混合坝是由混凝土坝和土石坝共同组成的坝型,由于两种坝体材料性质差异较大,其连接部位的应力和渗流场较为复杂,是设计施工的关键部位,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在有限元仿真分析中,渗流与应力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进行渗流计算时有必要同时考虑应力场的影响因素.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某混凝土坝实际工程为例,建立混合坝有限元三维模型,采用邓肯E-B材料模型定义土石坝填筑材料属性,在设计水位工况下对混合坝渗流和应力耦合场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坝接触面上游部位,单元水压力基本不发生变化.在混合坝连接部
以2014-2018年间黄壁庄水库库区水质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水库水体的水质级别.首先依据监测点水质监测结果人工筛选出污染评价因子,同时采用方差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系数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其次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因子,并构建模糊矩阵;最后依据加权平均原则,确定黄壁庄水库水体的水质级别.结果 表明.2014-2018年间黄壁庄水库库区水质整体趋势逐年改善,由2014年占比83.3%的Ⅱ类水质和16.7%的Ⅲ类水质变为2018年占比100%的Ⅰ类水质,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
针对在降雨和交通荷载共同作用下边坡的长期稳定问题,通过路堤模型试验,研究降雨条件下边坡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根据基质吸力、体积含水率、土压力的变化情况来反映边坡稳定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和动力荷载作用下,雨水由坡面向坡体内部渗入,在持续的降雨条件下,坡表径流在坡顶处雨水入渗量较少,大部分沿着边坡表面流向坡脚,使坡脚处土体入渗情况较为严重;而路堤边坡的坡前应力逐渐增大,当停止降雨后,其增速呈现出先减慢后减小最终逐渐稳定的趋势;在停止降雨后,随着基质吸力的恢复,雨水深入边坡土体,其坡面孔隙水压力逐渐
在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下游右岸分布一古滑坡,其主要威胁泄水消力塘及下游泄洪河段.根据查明的滑坡边界、形态及结构特征等基础数据,建立能够较为真实模拟滑坡体地质情况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通过直接时程法对地震条件下滑坡体应力变形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古滑坡体会产生一些变形、塑性破坏区,地震结束后仍有参与变形和破坏区域,但地震过程中没有出现滑坡体失稳现象,滑坡整体保持稳定.
通过ABAQUS软件建立隧道衬砌模型,考虑内水压力作用,改变不同水头强度研究分析衬砌管片、接缝以及环向螺栓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内水压力作用下,整体上管片变形呈现出由上至下逐步递减的趋势,其顶部变形显著,底部管片两侧的接缝处变形最小;整体上管片承受压应力为主,其径向应力分布均匀,应力集中现象主要发生在接缝处,随着管片逐步向外部产生变形,其环向应力以拉应力为主,管片中部应力集中,分布对称,管片中部应力较大,两侧较为均匀;衬砌和围岩共同承担内水压力作用,围岩是承担内水压力的主要对象,而衬砌管片分担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