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制度改革:农民致富的需求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场林权制度改革引发的绿色变革,在福建、江西、浙江和黑龙江、辽宁等地轰轰烈烈展开,给这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山林归集体统一经营,表面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份。林改使山林回到了林农家,山林资源变成了真正的资本,广大林农“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护山营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林权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历了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林到户阶段、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集体经营阶段和上世纪80年代初的林业“三定”阶段。然而,这几次改革只解决了山林管护权问题,并没有真正触及到产权。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告诉记者:“我国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9%。我国的山区县数占到了行政县数的66%。我国有59.5%的农村人口和八成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和沙区。所以,让这些地区的人尽快过上富裕的日子,共享今天的文明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码要求,也是林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过去集体林普遍存在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林农负担过重、流转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这也导致了集体山林经营粗放,质量不高,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影响了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林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让耕者有其山,还山于民,还林于民。惟有实行林权改革,林业才会有希望。终于,2003年,一场以明晰产权、减免税费、放活经营和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拉开了序幕。
  
  林權制度是林业政策的根本,林权制度改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有林区的林权制度改革,二是国有林场的林权制度改革,三是集体林区的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区是我国林业的半壁江山,集体林业用地占了25亿亩,这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林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2004年9月,江西省崇义、遂川、铜鼓等7个林业重点县先行试点,2005年4月全省全面铺开。2006年6月,全省转入配套改革阶段。截至目前,全省林地总面积的85%以上已通过改革明晰产权,其中分山到户率达到80%以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林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使林业经营者对林木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解除了林农的后顾之忧。通过林木林地流转,盘活了林木林地资产,解决了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
  中央党校教育长、经济学教授李兴山说 :这次林改是继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的“第三次土改”。
  
  林权改革成效显著
  
  从2003年起,我国在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先后开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年之后,黑龙江伊春市又被确定为全国惟一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确立经营主体,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体制。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五个原则:第一,坚持管住公益林、放活商品林。要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前提,进一步推动重点工程建设和造林绿化,努力增加森林数量,提高森林质量。放活商品林的经营权和处置权,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把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民利益放在首位。该给的利益要给足,该减的负担要减够。第三,要坚持依法办事和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改革的内容、程序、方法和结果公开,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真正实现村民自主决策、民主管理。第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区分不同地区、不同情况选择改革的方式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不搞一刀切。第五,坚持尊重历史,着眼未来,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在福建省尤溪县枣坑村,农民周拥军分了25亩毛竹林,现在他每年靠山上的毛竹有3万多元的收入。在黑龙江伊春市桃山林业局神树林场,记者见到林场职工孙居武时,他正在刚刚买下的7公顷林地里忙活。我们奇怪,他为什么在每棵小树苗旁边插上一根干树枝,他会意地笑了笑说,山里的鸟多,如果落在小树苗上,就会把细嫩的枝条压断,现在不怕了,我插的这根干树枝比我这树苗高,鸟的习惯是站高不站低。
  福建省南平市曾厝村村主任曾鼎斌说,分林到户以后,这林子就是农民的存折,是他们的个人财产,责任心自然就不一样,现在村里人的家庭收入,一半以上都是来自林业。
  黑龙江伊春市委书记杨喜军说,这次林权改革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触及了产权。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林业经营体制。
  实践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活力大大增强,社会投资造林持续升温。各地造林营林投入逐步由过去的集体为主、国家补助,向外资、个体、联合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举的多元化格局转变。
  曹清尧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首先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通过林改,农民直接拥有生产资料,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从事林业、投入林业的积极性,满足农民耕山致富的需求。第二,它符合林业发展的根本目标。通过林改,充分挖掘林地和森林资源以及林产品市场的潜力,吸引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汇集,增加森林资源,全面提升生态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了国土绿化和生态安全的需求。第三,它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实践证明,通过林改,农民开发山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农村生产发展、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文明建设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四,它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通过林改,建立农民与山林的长久的和谐关系,公开公平公正地调处村民之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稳定了农村社会,巩固了基层政权,满足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需求。”
  
  
  林权改革制度保障
  
  林业产权制度是一系列制度改革和建设的综合体现。新的林业产权制度的建立,必然需要一系列新的配套政策措施来保障,其中,最主要的是物权保护、抵押、评估、资产变现等制度措施建设。
  贾治邦指出,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要实施一系列配套改革。一是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完善采伐管理机制。主要是明确森林经营责任,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试点,改进商品林采伐管理办法,严格管护和科学经营公益林。二是完善政策法规,引导森林资源资产有序流转。三是创新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引导农民成立护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防治病虫害的组织,建立森林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和防火服务网络。四是建立健全覆盖集体林业的公共财政制度。包括推进林业税费改革,建立常规化、鼓励性的造林成本补贴制度,将集体林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规划,逐步建立起森林生态产品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五是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筹集林业发展资金。此外,还要转换职能,加快建立以“管理、执法、服务”为职能的新型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相关的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等。
  林改破解了困扰林业发展多年的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等问题,也吸引了更多人力、物力、资金等要素向林业聚集。2004年江西省林业总产值达307.1亿元,2005年增加到383.72亿元。浙江省在建德市试点了区域性的山林流转交易市场,利用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设立了流转交易平台。福建省在林权改革中建立了12个林权拍卖中心,年交易额上亿元。
  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把集体林地承包给农户经营,是对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丰富和完善,是对农村特别是山区生产资料的一次再分配,是对农民利益格局的一次再调整,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林业加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福建永安市龙共村的竹农杨国松说“20年前竹山就分到户了,但每亩竹山平均产值仅150元,而林改后每亩产值达1000多元,最高的达3000多元,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以前分到户不等于就是自己的,说变就变,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法律的保障,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产。”这就是老百姓说的:“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
  
  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些林,改前改后两重天。改革后,各地森林资源管护力量大大增强,管护面积大大扩展,盗砍滥伐林木现象得到较好遏制;林农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也明显增加,群众自发开展森林防火积极性显著提高。一些长期从事林业管理工作的干部深有体会地说,过去森林资源是少数人在看管,现在则是千家万户在监督。过去森林火灾是“干部打火、群众观火、领导恼火”,现在是群众一见山火,就主动往山上冲。
  没有改革,就不可能使国有林区走出“两危”的困境;没有发展,就不可能保持林区的和谐稳定,也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目标;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林改初战告捷,但是仍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改革中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林权改革就一定能成功。
其他文献
工程实施阶段业主的项目管理可描述为:在工程的实施阶段,业主的项目部和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已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监理合
林改妙语"以前我看山上都是叶子,现在都是票子。"村里办起了木材加工和毛竹加工厂,村民的口袋殷实起来了。满目苍秀,沐浴于这蓊蓊郁郁的林木之中,目光所及的是根根挺拔的树木,
【正】据史料记载: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明代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满载绫罗绸缎七下西洋布施,归来时为防风浪摇摆过大而翻船,便用产于东南亚的紫檀充当压舱
静脉输液是当前临床治疗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为了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痛苦减小到最低限度。笔者通过一年多的观察实验,总结出迅速拔针迅速压迫穿刺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
2009年我国稻谷生产再获丰收,而大米消费则基本稳定,稻谷总体上产大于销,但在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的支持下,稻米价格仍呈上升态势,尤其是粳稻米价格涨势强劲,粳籼稻米之间价格之
期刊
文章首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和朗文交互英语学习平台,随后设计了涵盖课前在线学习、课中课堂教学、课后教学测评三个阶段的基于朗文交互英语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湖北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流产效果的影响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8例决定采用药物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严格按照随机化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之一就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背景下出现的产物,为人们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较大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70%以上的农业大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其中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尤为珍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秸秆看作是农业的副产品,存在重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