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草中总黄酮和木犀草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动态分析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ng9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兰香草药材中总黄酮和木犀草素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在不同采收期的含量动态变化趋势,寻找最佳采收期.方法: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考察筛选出超声提取兰香草中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最佳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兰香草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兰香草中木犀草素含量,分析其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次数为2次.随着兰香草药材植株生长,总黄酮和木犀草素含量总体变化趋势均是先不断递增,9月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低;其中,木犀草素含量8月与9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兰香草中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提取.兰香草药材采收,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时,9月采收最佳;以木犀草素含量为评价指标时,8月和9月采收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肠愈灌肠方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TNF-α、IL-4、IL-10的影响,探讨其对UC结肠黏膜的作用机制,并为中药灌肠治疗UC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随机将62只SPF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及肠愈灌肠方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TNBS/乙醇灌肠结合环境、饮食干预的方法复制大肠湿热型UC大鼠模型(造模时间3周).造模成功后,柳氮磺吡啶组予柳氮磺吡啶0.02 g/mL,肠愈灌肠方低、中、高组剂量分别为0.09、0.
目的::探讨使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角膜神经图像拼接方法分析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特点及其与干眼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1年1─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干眼患者16例(16眼)。所有患者均进行无创伤泪河高度(NITMH)、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NITBUT)、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睑板腺缺失比例、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IVCM等检查。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新的拼接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图像面积、神经总长度、神经密
目的:观察“交通开阖法”结合肌内效贴扎术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下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中风偏瘫后下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及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肌内效贴扎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交通开阖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水肿情况、水肿疗效、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以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水肿情况、AROM值以及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水肿情况、水肿疗效、AROM值
目的:初步研究猫须草水提物(OSE)对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降尿酸作用.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猫须草水提物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溶液和灌胃氧嗪酸钾盐两种方法建立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给药7d后,检测小鼠的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尿素(BUN)含量.结果:猫须草水提物咖啡酸的生药含量为8.4245mg/g;迷迭香酸的生药含量为8.64569 mg/g.与模型组对比,OSE高、中剂量显著降低次黄嘌呤造模组小鼠SUA水平(P<0.01),OSE低剂量对次黄嘌呤造模组小
目的:研究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CRRT治疗脓毒症合并ARDS痰毒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合并ARDS痰毒蕴肺证且具备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抗感染、液体复苏、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血管活性药物),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减清瘟败毒饮中药汤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炎症指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指标均有所好转.联合组治疗第5天、治疗第7天的氧合指数较前显著好转,且与对
目的:建立三香跌打损伤酒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香跌打损伤酒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Gemini-NX 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50mmol/L碳酸氢氨(氨水调节pH=9.5),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6~1.06μg和0.0126~1.26μg,r均为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4%和95.02%,RSD<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治疗组接受针刺鬼眼穴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肠黏膜病变及愈合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随机回访.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
目的:观察全虫方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全虫方口服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联合肤痔清外用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后,通过比较各项指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的皮损积分在治疗第4、8周末,均低于治疗前的积分(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对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影响,探寻白花前胡指标成分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和回流法提取,以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4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白花前胡样品的甲素和乙素含量存在差异;回流法制样处理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均高于超声法制样,而乙素含量则相反.结论:回流法有利于白花前胡甲素的提取,较超声法提高了8.7%~21.9%;超声法有利于白花前胡乙素的提取,较回流法提高了10.4%~21.95%.选择合适的提取体系和方式可提高白花前胡有效成分的可检测性.
目的:通过建立药材广金钱草特征图谱的检测方法,对目前市售广金钱草药材的质量进行可控性评价.方法:色谱柱使用CORTECS T3 (2.1 mm×150mm,1.6μm,Waters),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设置为0.2 mL/min,柱温设置为30℃,检测波长设置为340nm.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以及SIMCA聚类分析软件对市售18批广金钱草药材特征图谱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建立药材广金钱草特征图谱的检测方法,确定共有峰7个,显示18批广金钱草药材质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