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家族,被股权“稀释”的亲情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FP董事会主席罗伯特·标致(左)和PSA集团前监事会主席蒂埃里·标致,二人因PSA增资而发生巨大分歧。

  世界上不少汽车公司都由声名显赫的家族掌控,比如德国的宝马和大众、美国的福特,以及法国的标致。自从1889年第一辆标致汽车诞生后,这个日益兴旺的汽车企业就一直由标致家族掌控着。然而时至今日,由这个家族决定标致命运的时代可能要一去不回了。
  2016年1月6日上午,标致家族的元老级人物罗兰·标致去世。他从1959年起担任家族控股公司EPF的总裁;1972年又出任标致汽车公司监事会主席,见证了标致与雪铁龙的合并。此后,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成为仅次于德国大众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作为集团重要领导者,罗兰直到1998年才“退居二线”,把家族领导权交到了下一代手中,由他的儿子让·菲利普·标致出任EPF的总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家族下一代成员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日渐显现,最终在2015年爆发成一场内讧。
  126年前造出第一台“标致”
  标致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在最初的200多年里,这个家族的成员们大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另外一些人当了工匠、士兵、纺织工等,个别人则成了地方显贵。1725年,标致家族成立了一间专门加工农产品的磨坊,开始从农业转向加工业。由于家族成员让·皮埃尔·标致善于经营,又相继开了染坊和榨油坊,最初的磨坊则变成了一家铸造厂,标致家族从此进入了工业时代。
  1810年,标致家族中最能干的兄弟俩儒勒和埃米尔成立了“标致公司”,开始生产五金制品。到1850年,家族已经在3个地区建立了工厂,产品包括锯条、弹簧、伞架等。就在同一年,标致公司著名的雄狮商标也正式亮相。在这一时期,标致家族的管理者显示出超常的远见,实施了一系列领先于时代的社会福利政策,包括开办储蓄所,设立互助基金,提供免费医疗和保险,开办医院、学校,实行退休金制度,推行10小时工作制等,比相关法律提前了30多年。
  19世纪后期,标致家族另一位杰出人物、儒勒之子阿尔芒·标致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从小就对机械和经营充满浓厚兴趣,并在成年后接过了公司管理权。作为法国历史上著名实业家和汽车工业先驱,他预见到汽车这项全新发明的巨大潜力,将标致家族带入了汽车领域。
  1889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阿尔芒带来了他与著名蒸汽动力学家莱昂·塞伯莱合作制造的三轮蒸汽汽车,并以自己的姓氏“标致”命名,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标致汽车。1896年,阿尔芒成立了“标致汽车公司”,从家族其他企业中独立出来。他拥有全面的商业才能,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营上都领先于时代。1904年后的几年里,标致汽车每年都推出一款新车型,产量不断翻番。到1913年,当时的法国街道上,每5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标致。
標致汽车最早的商标。
阿尔芒·标致(左)乘坐早期的标致汽车。

  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很多汽车厂商陷入困境。阿尔芒及时调整战略,试图让企业在战争期间继续发展。然而他没能看到战争结束。1915年,这位法国汽车业的先驱不幸病逝。
  一战期间,标致公司成为武器和军车生产商,直到战后才重回正轨。这时的汽车已经不再是富人们的玩具,而成为大众消费品。之后的50多年中,标致汽车逐渐发展为全球性企业,不仅在全世界销售产品,也不断同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兼并。1974年,标致收购了雪铁龙30%的股份,并在1976年法国政府注入大量资金后完全接管了新公司。在外界看来,这次合并实际上是标致吞并了雪铁龙。合并后的母公司即PSA集团,标致和雪铁龙两个品牌仍然独立存在,但是共享工程和技术资源。
  又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到2013年,PSA已经成为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但随着集团的不断重组、变革,标致家族却陷入了越来越大的分歧之中。这得从2014年的增资协议说起。
  再也难以“一家独大”
  2014年3月26日,在中法两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东风集团和PSA资本正式结盟,签字仪式在法国爱丽舍宫举行。根据协议,东风集团将向PSA注资8亿欧元,持股14.1%。这意味着,东风集团、法国政府、标致家族一同成为了PSA的大股东。
  这次入股的最大推手正是时任PSA集团CEO菲利普·瓦兰。早在2012年,由于欧洲汽车行业非常不景气,PSA亏损严重,急需增资,而当时持有PSA7%股份的美国通用汽车集团却无法提供投资。菲利普·瓦兰于是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东风集团,因为双方已是20多年的合作伙伴。2013年,当PSA在武汉的第三家分公司成立时,增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东风集团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入股后要实现“双赢”,而且要求标致出让一部分技术,以帮助东风集团发展自己的品牌。此时法国政府也闻声而来,要求和东风集团一道入股PSA,并且还要获得同样份额的股权,理由是“避免中国公司控股过多,而且曾在2012年给予PSA贷款支持”。
  当时,标致家族通过EPF和另一个家族控股公司FFP,实际持有PSA集团25.4%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按照三方草拟协议,增资之后,标致家族的股比将被稀释到14.1%,形成三方等比持股的局面,与此相应,家族在董事会中占据的席位也将减少。自标致公司诞生以来,200多年的时间里,标致家族一直牢牢掌握着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一旦东风集团和法国政府入股,则打破了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   正因如此,当时担任PSA监事会主席、FFP董事会成员的蒂埃里·标致,一直反对增资入股决议,而他的堂兄,家族另一位高级成员、FFP董事会主席罗伯特·标致则坚定支持增资入股决议。两人背后各有一部分家族成员支持,汽车豪门内部的分歧和争斗也露出端倪。
  2014年1月,法国《回声报》曾公布过一封蒂埃里写给罗伯特的信件,信中说:“我为你即将让标致家族放弃掌控权的计划感到担忧。我认为标致家族应该一直陪伴着公司,而不是离开它。”蒂埃里在信中谴责罗伯特没有充分参与PSA的未来发展计划,他认为,公司的多次协商都被家族以外的成员控制,而家族控股公司却没有真正介入,与东风集团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接触。蒂埃里坚持认为,不需要东风集团和法国政府的增资,PSA也可以继续平稳运营。“目前的股东和市场完全能够保证持续增资以达到集团需求。”
  然而,在PSA监事会成员中,赞成蒂埃里观点的人并不多。以罗伯特为首的支持者们认为,与其对市场抱有幻想,还不如寻找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东风集团正是合适的选择,“因为亚洲市场是标致雪铁龙在全球市场上唯一实现销售大幅增长的区域”。
  经过一系列协商,2014年2月17日,FFP和EPF的董事会投票通过了三方协议书草案;第二天, PSA监事会也批准了该草案。
  100多人开家族大会
  随着协议的签署,增资入股在2014年3月尘埃落定。但蒂埃里与罗伯特之间的争端却没有停止。当年6月,在接受《回声报》专访时,蒂埃里又一次对罗伯特进行了指责:“我在思想上是资本自由主义者,也是私有企业的保卫者。200年来国家第一次要对集团控股,这肯定会带来一些问题。”
  在这次专访中,蒂埃里对已经卸任的菲利普·瓦兰也进行了批评,认为他在任期间与美国通用汽车的合作是失败的。因为合作之前两年,标致家族的股份还占到PSA总股份的30%以上,等到与通用合作后,就降到了25.4%,到现在仅占14.1%,标致家族对集团的控制权在逐渐喪失。他坚称:“家族依旧应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这样集团才能留住它的灵魂。大家不要再认为家族对公司是一个牵绊了。”
  当谈到与罗伯特的分歧时,蒂埃里说:“这并不是我与他个人之间的恩怨,我也不愿意谈家族不和的问题,那就偏离了本来的方向。”他表示,自己盼望的是PSA能继续在全球拓展业务,现任CEO卡洛斯·塔瓦雷斯能够带领集团继续前进。
  但这番话无疑刺激了其他领导层成员。罗伯特马上站出来,针锋相对地表示,即使家族股份比例降至14.1%,也并没有放弃对集团的掌控。他认为,家族通过控股公司,已经对集团做了足够的投资以确保地位,而且东风集团和法国政府在未经标致家族同意的情况下也无法随意增资。
  由于罗伯特等人的态度过于强硬,蒂埃里被迫于2014年7月从PSA监事会辞职。2015年5月,经过FFP董事会成员的表决,蒂埃里又被驱逐出家族控股公司。这一次,不仅是罗伯特,就连蒂埃里的另一位堂兄——之前一直扮演调解人角色的EPF总裁让·菲利普·标致,都没有表示反对。
  风波过后,为了在内部达成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共识,标致家族在2015年6月召开了一次汇聚100多位成员的家族大会。其中的首要内容,就是要寻找家族两大控股公司的接班人。在目前仅控股14.1%的情况下,标致家族希望通过内部协商,找到能帮助家族稳固在PSA集团地位的方法。
  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来说,兴衰轮回、新老更替不可避免,但标致这个品牌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法国,标致家族拥有一批世代相传的忠实支持者,他们表示并不担心集团未来的发展,“因为公司生产的汽车确实质量很好”。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观点。2014年,PSA在全球的销售量增长了4.3%,中国市场的销售量更是增长了31.9%,成为集团第一大市场。而2016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PSA的全球销量依旧在继续增长。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许士中,书法家、弘一法师书法研究者,出生于浙江平湖。上世纪70年代初曾在书法名家褚保权指导下学习、研究沈尹默书法,1995年起开始接触弘一法师书法,以“弘一体”续写后四集《护生画集》,撰写的《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等文章受到业界关注,现任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学术顾问、弘丰书画研习会理事。  当书法遇上佛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是许士中研究了二十几年的问题。他13岁学习书法,独自跑到上
2016年,英国作家肯·福莱特的小说“世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巨人的陨落》在国内译介出版,腰封上的推荐词昭示着,这是一本横扫全球畅销书的“爆款”:“10周全球销量破200万册”“平均三个通宵读完”……小说也为中国读者热捧。很多人一开始对60多万字的长篇巨著望而生畏,生怕买回家沦为砖头,可一旦开启阅读,就欲罢不能,读完之后,更是意犹未尽,迫切追问:“下一部什么时候出?”  众人期待之下,“世纪三部曲
“苦难也有它的尊严,它能使人脱胎换骨。”在时世动荡中,东晋佛学家僧肇不平凡的一生,可以用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这句话诠释。  僧肇一生经历了前秦、西燕、后涼、后秦4个王朝。他师事一代名僧鸠摩罗什,参与译经,与僧融、僧睿、道生合称“什门四哲”。他对般若中观的论述,鸠摩罗什读后大加赞誉,称他为“秦人解空第一者”。  乱世之中,是怎样的际遇,让一个默默无闻的抄书少年成长为一位杰出的佛学家?又是怎样的机缘,令僧
他曾在阿里巴巴工作12年,《人民的名义》  让其公司成了影视投资界的大赢家  因为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创下了收视纪录,其背后最大的投资“金主”也浮出了水面。嘉会义禾,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影视公司成了焦点。而其实际控制人,自称“新手”的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沈振,被认为是今年影视投资界的最大赢家。面对《环球人物》记者,沈振坦言这次投资更像是一次风险投资。他之前怎么也没想到,本来做好亏损准备的一个项
12年前开启中国观众“美剧时代”,新一季回归引发全球集体怀旧  终于等到你——美剧迷们期待已久的《越狱》第五季回归。这部曾经见证一代人共同青春记忆的美剧,姗姗来迟,距离上一季的播出已整整过去了8年,而距离第一季的横空出世已过去了12年。  时间把记忆打磨得熠熠生辉。根据福克斯电视台的数据,《越狱》第五季首播在所有播放的剧集中排行第二,比2009年第四季季终收视率增长了40%。从网络讨论上来看,不止
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曾是一个瘾君子,但在痴迷地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后,他成功地戒掉了毒瘾。这并不是网络段子或影视剧桥段,而是不久前被媒体报道的真事。  5月15日,中国网络文学领先门户起点中文网的海外版“起点国际”正式上线,这标志着中国网文正式开始规模化、产业化地“走出去”。从第一本网络连载小说《风姿物语》诞生至今,20年间,中国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并以强劲的势头打入国际市场。今年初的数据显示,去年
78岁的扎加是一位民间艺术家。他做的可不是街头雕塑或者行为艺术,而是用废旧物品裝点街道。你肯定会大吃一惊:废品也能上墙?没错。扎加不仅让废品上墙,还给它们命名为“魔幻花园”。墙上密密麻麻排列着瓦片、镜子、碎玻璃片、破烂的陶瓷碗碟。扎加看到许多废品都挺好看的,扔了太可惜,就把它们捡回家,用水泥固定在附近的街道上。一天天、一年年,“魔幻花园”越来越大,甚至成了小有名气的景点。人们看到后对扎加竖起大拇指
他曾任国民党候补中常委,成立“台湾人民共产党”,想效仿大陆搞经济。  2月4日,“台湾人民共产党”宣布在台南市新营区成立,这倒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因为人们都知道,台南是“绿色大本营”。该党的发起人叫林德旺,是位台商。林德旺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表示:“台南是我的家乡,虽然这边‘绿油油’,但民风淳朴。民众长期受民进党洗脑,对大陆存有戒心。他们缺少一种声音,告诉他们大陆在进步,共产党在发展经
这部电视剧用小人物的奋斗故事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好久没有出过商业大戏了,观众看到的不是都市里的癡男怨女,就是虚构出的玄幻仙境,因此,讲述三代浙江义乌商人创业、守业故事的《鸡毛飞上天》才显得如此特别。没有恢弘的特效场面,没有狗血的情话绵绵,一群白手起家的小人物,书写出的是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变迁。  一开始,许多人是被剧名吸引的。事实上,“鸡毛”是这群义乌商人创业的起点。早在清乾隆年
洛莉没驾驶过战斗机,却在两年内从空军少将升上将,如今被提名战区司令  3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宣布,奥巴马总统决定提名四星上将洛莉·罗宾逊为北方司令部司令。此提名在参议院通过后,洛莉将成为美国首位担任战区司令部司令的女性。  早在今年1月,就有美国媒体猜测现任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的洛莉会获得新任命提名。有媒体分析称,洛莉获得提名,意味着长期困扰美军的“性别歧视墙”开始崩塌,是全美女军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