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气体法测量新建住宅换气次数的研究

来源 :工程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dede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新建住宅在不同封闭状态下的换气次数及测量换气次数的影响因素.以CO2作为示踪气体,用示踪气体法对广州市新建住宅不同封闭状态下的换气次数进行测量并研究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测量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非线性回归法相比,差分法的计算结果高度一致,相对偏差基本保持在5%以内,国标法的相对偏差较大,最大为19.38%;2)测量时间的长短对换气次数的影响表现为换气次数在0.5~1.3h-1时,30min后的测量结果趋于稳定,当换气次数小于0.2h-1时,达到稳定的时间需要2h左右;3)在被测卧室全封闭的状态下,换气次数均小于0.5h-1;当被测卧室打开直径大小约为6cm的空调孔洞或同时让窗户打开一条缝时,换气次数显著提升,最大可达到1.28h-1.
其他文献
调查旨在分析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施工技术交底现状,为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中的精准交底提供参考.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访问问卷抽样了420份调查对象数据.调查发现,未进行交底、交底不及时、思想不重视、形式内容单一是造成施工技术交底现状不理想的因素,导致施工过程粗犷和质量不精细.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需要改变这些状况,需要从4个方面着手:加强交底力度,制定检查措施;加强执行交底意识的灌输;交底开展形式的多元化;交底内容的编制应精准化.
滁州创新示范基地二期工程EPC项目电池车间为快速建造项目,电池车间在钢结构吊装阶段新增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管廊,为保证在低温环境下厂房地下管廊快速施工,采用钢承板现浇钢筋混凝土顶板技术,解决了低温环境下地下管廊支模架和模板材料拆除慢、受限空间材料清理困难等难题,保证了地下管廊的快速施工,为同行业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河北:加强部门联合质量监管力度rn为进一步加强河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管、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工作质量、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市场行为,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年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组织开展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突出两部门共同关注的工作重点,采取统一检查标准、突出检查重点、统一处理原则、加大处罚力度的方式,总体检查效果良好,切实震慑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达到“1+1>2”的检查效果.
期刊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公路交通荷载诱发低矮砖混结构振动的影响为目标层;以人体舒适度和建筑物外观损伤为准则层;以车重、车速、地基土类型、建筑物距道路的距离、建筑物总高度、建筑物初始损伤和交通荷载作用次数为因素层,构建出层次结构模型.在专家打分法、构建数值模型及查阅已有文献等多种方式的基础上来对准则层、因素层中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构建三标度判断矩阵.借助MATLAB程序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公路交通荷载诱发建筑物振动对人体舒适度和建筑物外观损伤综合影响因素的排序.
普通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常造成倾斜过大、断桩、偏移、钻孔偏斜、桩承载力低、颈缩、孔壁坍塌和孔底沉渣等工程问题.通过对普通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长螺旋压灌扩底桩新施工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对长螺旋压灌扩底桩的同步技术、振捣插筋逆作法、特制扩底钻头扩底技术、钻孔成桩一体化和压力灌注进行阐述,总结出长螺旋压灌扩底桩新施工工艺应用于工程中具有成桩质量好、经济性好、单桩承载力高、施工效率高和适用性好等工程优势.
2022年1月20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2022年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作工作报告.
期刊
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重要手段,对保障基坑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目前的基坑监测单一参数预警存在明显不足,结合上海地区基坑管理经验,提出利用互联网+基坑监测信息平台综合管控基坑的质量安全,对基坑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分级预警方式,在城市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为其他城市的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通过控温箱-双面热流计法对围护结构进行热工分析,测量得出的墙体传热系数为1.28W/(m2.K),利用Fluent对墙体的物理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的墙体传热系数为1.31 W/(m2·K)(理想检测模型)和1.32 W/(m2·K)(实际检测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误差低于3%.验证得出,墙体传热系数的检测值具有可靠性.
沿海或沿江隧道可能要穿越富含有害气体的地层,给隧道施工安全带来挑战.依托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的过江隧道,建立了非饱和土固液气耦合数值分析模型,模拟隧道周围气藏的气体汇聚和逸散过程,重点分析气体运移过程对土体变形和隧道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气体汇聚过程将导致隧道周围土体抬升,气体逸散过程则导致土体沉降,气体迁移导致隧道衬砌结构的内力也随之变化,经分析确认衬砌结构的弯矩和轴力均未超过设计值,衬砌结构安全.
在现有的基桩声波透射法评价体系里,都提到了声速低限值.笔者认为,声速低限值不应该用在基桩声波透射法评价体系中.首先,在实际工程中,声速低限值的确定是难题,没有实际操作性;其次,桩身声速非混凝土声速,声速低限值是混凝土声速.用桩身声速和混凝土声速比对,缺乏合理性.本文创造性提出桩身声速非混凝土声速的观点,并阐述其原因,分析声速低限值不能用在基桩声波透射法评价体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