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强度和路径异常成因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1°×1°)、中国气象局台风经纬度数据和卫星云图、雷达图等资料,分析了 2020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活动期间西风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环境场和垂直风切变等系统和要素变化特征,初步研究了“海高斯”近海增强以及路径北翘的成因.结果表明:西风槽东移导致副热带高压东退,是“海高斯”路径发生北翘的主要成因;异常偏高的海温和弱垂直风切变是“海高斯”近海增强的关键;低层有利的水汽辐合和高空辐散有利于TC发展.
其他文献
全面准确评估海滩的时空演变,是海滩侵蚀防护的前提;基于卫星图像资源全面准确评估海滩的时空演变,对于缺乏长期连续实测数据的海滩的侵蚀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合成并下载灵南海滩(灵山湾南部海滩)1984—2021年的880幅卫星图像,聚焦海滩剖面提取干湿线和水边线在剖面上的位置;结合模拟潮位分析海滩剖面形态,计算海滩坡度和平均高、低潮线等,采用多指标研究灵南海滩的时空演变;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影响灵南海滩演变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海滩实测数据评估利用卫星图像提取的海滩岸线的误差.结果表明,大量卫星图像
2021年9-10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正常.9月晴热少雨,有两次大范围高温过程,气象干旱持续发展.10月有两个台风严重影响广东省,带来明显降水;有3次冷空气过程.台风及冷空气天气对农业、民生等造成一定影响,但国庆中秋期间晴好的天气带旺了周边旅游.
海底地貌是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地貌巨变往往与海底地质灾害息息相关,会对海底管线和海上平台等海洋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因而对海底地貌进行原位观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团队常年自主研发仪器经验,研制出了剖面声呐海底微地貌原位观测系统,详细介绍了观测系统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并提出了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然后,使用观测系统进行了标志物检验实验,通过将观测系统测量数据与其他设备测量数据相对比,验证了观测系统的可行性和数据准确性;最后,使用观测系统在舟山海域朱家尖滑坡区
1804号台风“艾云尼”给广州带来了近10年最强的台风降水,对期间主要出现的两次强度明显不同的强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1段强降水主要是受“艾云尼”外围环流影响,第2段转受其本体环流影响,深厚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较好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2)第2段强降水过程高低空辐散辐合强度均增大到第1段过程的1.5倍以上,为第2段强降水的增强提供了更好的动力条件;(3)第2段强降水过程水汽通量及辐合强度较第1段明显增强,为降水的增强提供了更好的水汽条件;(4)强的θse平流输送及其
分析了 2019年一次El Ni?o事件发展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该次事件背景下副高偏强偏南的原因.研究发现:赤道中东太平洋纬向流反馈偏弱和西太平洋海域区域性的东风异常,都对该次事件表现出向中部型转变的趋势有一定程度的贡献.西太平洋海域上层大气的强烈下沉运动以及对流层低层存在的异常反气旋环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副高的发展,在该次El Ni?o事件发展期间,导致西太平洋副高向南增强,位置偏南;Hadley环流下沉支的异常进一步加强了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2018年期间,从东太平洋海域西传的冷性Rossby波到达西
利用NCEP-FNL资料、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20年5月31日发生在珠三角地区且预报偏差较大的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生成环境条件、触发机制以及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过程是在高层辐散、中层弱波动过境、低层西南季风的有利天气背景下,由弱冷空气南下渗透,形成长时间维持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不断触发对流造成的.西南季风气流的风速脉动为对流提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使对流不断发展增强.强降雨过程以低质心的暖云降水为主,强降雨后期东莞出现嵌有气旋
利用1965-2017年韶关地区8个站点的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在线性趋势法、M-K突变检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STL时间序列分解算法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来韶关地区气候增暖显著,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14、0.042和0.006 5℃/年.(2)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周期均约为8年,三者变化的波动性于1980-2010年期间最为显著,但年平均最高气温于197
采用龙川县国家气象站及乡镇区域自动站2010-2019年逐日降水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分析等方法,对龙川县暴雨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和评估,并对灾害易发地区人群的避灾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岩镇与黎咀交界处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北部4镇交界面积最大,暴雨灾害风险等级总体趋势由西北到东南依次递减;(2)社会支持、信息接收和防御知识对民众暴雨灾害的避灾行为有显著影响.
涡动相关仪获得的湍流数据质量不仅受到传感器构造及当时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可能受到理论假设带来的误差的影响.对2018年1月1日-2月28日冬季增城丘陵灌木林典型下垫面近地层湍流观测数据进行了包括野点剔除、倾斜订正、感热通量的超声虚温订正、WPL修正以及自动增益控制(AGC)修正等后处理及质量控制.结果表明:常规野点剔除方法对于通量计算结果影响较小,AGC对降水和高湿天气十分敏感,能有效的提高能量闭合率;湍流发展充分性检验与平稳性检验显示,可用于基本研究的潜热通量、C02通量、摩擦速度、感热通量分别占样本总
以“潮州天气”抖音政务号为实验对象开展运维,基于抖音平台的推荐算法,运用幽默、易懂的风格生产气象服务短视频,从文案构思、内容生产、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探究气象抖音政务号在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掌握推荐规则、内容精心策化、多种创作方式、作品发布技巧、注重后期互动等方面总结运维建议来提升气象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