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反映,也是学生英语素质的重要反映。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每年的高考中,阅读理解这一题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可以说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准确有效地理解阅读材料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对高中学生备考来说非常重要。根据考试说明,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①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② 了解用以阐述主题的事实和有关细节; ③ 根据上下文判断大纲附表以外的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思; ④ 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延伸; ⑤ 正确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围绕这几个方面谈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一、 主旨题
  阅读理解是对整个文章的目的、意图、观点、立场、态度及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而不是文章断章取义的一孔之见,所以,统揽全篇、把握主旨是很关键的。这些问题会给你提供信息,还可以暗示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细节。在统揽全篇的同时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捕捉主题句。主题句一般能概括全段的主要思想,常位于段首或段尾,所以阅读时对这些地方要特别关注。位于段首的主题句一般具有统领的作用,位于段尾的主题句一般具有总结、归纳的功能。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告诉学生,有的语段甚至没有完整的主题句,只能依据整篇文章上下文的语境自己综合概括得出,而不是某句话的表面意思。此外,要尽量把握文章逻辑结构,这对于解答文章主旨题很有帮助。英语文章常见的逻辑结构有: ①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某一理论的发展或某一研究成果由过去至现在的情况,主题句通常在首段或末段; ② 总分顺序。首段作总的说明,其他段分别说明或具体论述首段的观点,主题句常在首段; ③ 分总顺序。前面几段分别说明,末段总结。主题句在末段。 ④ 对比。进行对比的各事物之间的基本共同点或差异为主题。 ⑤ 分类,分类说明的各大项相加为主题。
  二、 事实细节题
  所谓细节题,是指原文讲述某事物、现象或理论时,问题针对原文具体叙述本身发问。这种题目的表现形式常为是非题,如: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这种问题很多时候比较简单,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针对这种题型,可以采用定位法,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线索词回到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解这类题目时须格外细心。
  三、 猜测词义题
  这类题目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测来判断生词、短语或句子在阅读材料中的含义,即利用我们所熟悉的词或短语或句子在阅读材料中的含义进行逻辑上的推理,有时还需依靠常识和经验。这种题目的干扰项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词典意义,或者是适应学生习惯的汉语思维形式。解这类题目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 注意一些过渡词语,如: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his is等,它们直接引出了同义解释。此外,标点“破折号”也常有解释和说明的作用。 ② 注意连接词及被猜词的前因后果、让步、转折、递进等关系。在有些词,如however后,常会有针对而出的考题。 ③ 注意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位语、定语从句、相似及相反的结构等。 ④ 对于句中首字母或全部是大写的字母应该猜出可能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组织名称等),因此,拼读有时是最合适的方法。
  四、 推断题
  这种题目往往不能从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文章的内在及字里行间中,从作者的态度或趋向中获取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解这类题目需注意两点,一是推理的根据来自于上下文,二是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
  五、 作者态度题
  解答作者态度(attitude)或语气(tone)题,关键在于把握作者对全文主体事物的态度。表达作者态度——褒义、中性和贬义的手段主要有: ① 加入形容词定语或修饰性的副词。 ② 特殊动词。英语中有些动词也表明说话者的正负态度,如fail(未能), ignore(忽视)等,做这类题目,需做个有心人,留心作者的用词,把握作者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在高考试卷中,上述几种题型常常是同时出现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针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夯实英语基础,强化语篇分析,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可在篇章、句子、词汇语法三个层次上进行指导。 ① 在篇章层次上,教师应放眼于整个文章结构,介绍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各部分之间的衔接连贯方法,使学生从整篇文章的高度纵览全篇,掌握主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② 在句子层次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之间、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能够快速找出关键句、主旨句、过渡句等。学会分析各个句子是如何相互衔接构成段落的以及其本身是如何组织的。 ③ 在词汇语法层次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段落中一些重点词汇、关键短语以及某些语言点。在分析过程中,应侧重这些词汇、短语及语言点在具体上下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并掌握其感情和文化特点,以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整个语篇,从而为阅读理解打下牢固的基础。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掌握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全面提升他们的英语素质和应试水平。
其他文献
森林植被地带分布规律主要由水热两个气象因素所决定,因此,研究榆林地区的林业生产不能不涉及到水热平衡问题。榆林地区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的植被表现出强烈的草
就我国现状而言,林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源危机。为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把现有森林资源建设成一个能满足多方面需求的新的资源体系,就有必要把林业这一特定对象做为一个系
一、前言目前国内外评价林地立地质量中,以地位指数最受重视,它能准确地反映林地的立地质量。但是,仅通过H-A估测地位指数还存在着许多不足:(1) 高生长曲线的多形性导致外推
明权力与显规则叫人做清官,隐权力与潜规则逼人做贪官——岑春煊初任两广总督,接手了一件米案。岑总督展开粮老板递上的状子吓了一跳:这页里,夹了四十万票银。岑总督“骇而还
影片“小街深处”有结尾吗?或曰“有”,或曰“没有”。说“有”,影片的确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结束了;说“没有”,影片结束后,其故事却没有一个肯定的结局,它给观众留下悬念,令
吴天,现代剧作家、著名电影导演。原名洪为济、洪吴天,江苏省扬州市人,1912年旧历7月15日生。吴天同志在青年时代就开始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
彩色故事片《乡情》正如它的片名一样,散发着浓郁馨香的泥土气息,渗透着比较深刻的思想力量和社会意义.它倾诉了纯洁质朴的劳动人民的浑厚感情,是一部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学生通过实践来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着重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自主探究。《英语课程标准》在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描写我们的影片《女大学生宿舍》,但看后却令人失望。影片描写的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活,作品的主人公是几位刚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仅这
在人们的意识中,惊险片是以情节取胜的.其实,惊险故事片最忌片面追求情节的惊险效果而忽略了人物形象的刻画,或者只是侧重于表现正面人物的智勇而不注重人物内在思想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