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韵香桃送祝福——浅析《寿桃壶》的创作工艺及文化内涵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dedao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文化是融合外在审美情趣、内在人文精神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反映中国文化,书写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寿桃壶》中运用了中国特有的民俗用品—寿桃作为主题,意在传递“祝贺”的寓意.中国一直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许许多多普通的物品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就能够代替直白的语言,未表达最诚挚的祝愿,这样一不会太直白,二显得更有心意.紫砂壶作为一件极具人文精神的艺术品,自然而然地与这种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融合,变成了一件盛放情感的容器.
其他文献
混搭组合艺术古已有之,剑与玉的相结合艺术是古代上层人士的华贵佩器,将丽水三宝中的龙泉剑与龙泉青瓷进行完美的结合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崭新课题.文章重点从青瓷与宝剑的组合搭配的原则、组合设计步骤与方法、搭配的创新设计与制作三个角度进行研究,阐述了艺术设计要根据剑和瓷的外观特性,运用其个性化的特色,制作要表现宝剑青瓷相组合的审美性和艺术性,要体现工艺智慧,又突出文化底蕴和工艺创新精神.文章对该类型工艺研究和创新设计制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茶文化闻名世界,喝茶成为了许多人的闲情雅致.而紫砂壶作为喝茶品茗的极佳容器,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一杯清茶,承载着人生的冷暖,一把紫砂壶,氤氲着文化的气息.紫砂壶传承了数千年,从一件以实用为主的器具变成了实用与艺术共存的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当茶水的香气沁入紫砂泥之中,紫砂壶中装的就不止是汤汤水水,里面承载的是诗意,是人生,也是真理.紫砂壶《玉竹》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竹”的文化内涵,将竹的姿态和气韵在紫砂壶中表现.本文将以“玉竹”为例,解析其造型特征及文化内涵.
“石瓢壶”是紫砂壶中经典传统的造型之一,是简单的几何造型塑造起来的,看似简单的造型制作起来却要根据不同的审美和美学规律来制作,才能将不同造型的“石瓢壶”的风采展现出来.石瓢壶被称之为“壶中君子”,主要是体现在其圆润又有张力的三角形金字塔壶身造型,将简约硬朗的线条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众多石瓢壶中“子冶石瓢”是石瓢造型中经典中的经典,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件紫砂壶《石瓢》的造型之美吧.
虎在人们心中是百兽之王,代表了强盛和兴旺,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在其中,是每位中华儿女心中的图腾,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这样的作品更能打动人心,提升内藏的价值力量,充满了对生活的祝福.
紫砂壶是陶瓷艺术中极具特色与个性的一种艺术类别,这都是凭借着紫砂壶独一无二的材质、精巧绝伦的工艺与富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意蕴.紫砂艺术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将其他中国传统艺术或元素互相融合,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效果,足以见得其艺术特点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今天这件紫砂《三脚水平壶》通过艺人的设计与传统技艺的结合,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造型艺术与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出传统与创新的互相结合,将作品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乾坤”,象征着天与地、阴与阳、日与月,也有国家、江山、局面等含义.《周易》用“乾”表示天和阳,用“坤”表示地和阴.《彖传》有:“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即在天地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万物的化与生,道出了天地宇宙的生成体系.“乾坤茶具”通过紫砂壶艺的造型与装饰语言,在“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引领下,诠释了天、地、人、道与自然而然的辨证关系,从而让“大美无美”玄妙的意象美感呈现了出来.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当中.茶文化也促进了紫砂壶文化的繁荣.紫砂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追求“形”与“韵”的合一.紫砂壶“鱼跃龙门”凭借简洁的外形设计和具有趣味的文化内涵,完美实现了“形”、 “韵”的统一,给我们提供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文创产品是表达创意思想的具备市场价值的消费性产品,也称“文化创意产品”,文创设计能够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文化传承.本文分析了湘西泸溪县石雕文化及设计产品现状,探讨了泸溪石雕文创产品开发的意义,提出了相关设计开发策略,旨在通过文创设计的方式助推泸溪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泸溪石雕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烧制,从陶质区分,有红陶、彩陶、黑陶、白陶和灰陶.2万年前烧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粗绳纹红陶.本文就万年前红陶、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跨湖桥和河姆渡时期、半坡人时期、良渚文化时期等陶器及其装饰纹样进行简略梳理.对研究陶瓷历史发展以及装饰纹样研究具有良好的参考作用.
《蟹壳青心经茶叶罐》,融合了佛理在其中,集合了民族、宗教艺术于其中,这是紫砂茶叶罐的创新之作,有醒茶功能在其中.精湛的制作工艺,能把紫砂器皿的特点完全体现在作品上,把传统文化之美重新定义为新的时尚,作品在古朴中蕴含现代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