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点亮学生的智慧人生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能力。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发现学生在阅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少阅读意识、没有阅读时间、缺乏阅读方法指导等。基于高中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提供阅读机会。“考试考这些吗?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做道数学题呢!”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现在作业这么多,我哪有时间读课外书,写不完作业又该挨批评了。”学生被各科的题海战术包围着。就连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也不得不将更多时间放在课内文章的讲析上,为了成绩,放弃了享受阅读的快乐。殊不知,这样只能事倍功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每周我都会充分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读一些喜欢的课外读物。班级的书架上摆放着高中生必读书目和一些优秀的期刊。
  激发阅读兴趣。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之上。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目,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主动寻找阅读机会,并在阅读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也许有人会质疑,“学生自己选择的书真的适合他们吗?像《三体》这类作品真的能让学生有所得吗?”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有一次我去班里,看到学生小刘一改平时上蹿下跳的状态,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我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原来他沉浸在了《三体》的世界里。当我问他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时,我看到了以前从未在他眼里看到的光。在之后的写作练习中,《三体》的故事也会时不时出现在他的作文里。
  创新阅读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更便捷、更直观的阅读方式,阅读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
  部编版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冊中的推荐阅读书目是《乡土中国》,这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因为距离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学生很难理解书中所传达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本色。基于这种情况,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通过“喜马拉雅”播放给学生听,解决了“读不下去”的问题。此外,在让学生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时,我也将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推荐给学生,激发他们阅读纸质书籍的兴趣。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阅读方式,会让学生对作品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示范阅读行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把每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三单元涉及四部外国名著——《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要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对作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对文章情节的讲授便可信手拈来,使学生产生好奇,课后就会主动翻看原文。在讲这个单元时,我会带着原著去上课,讲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找出来,给他们读两段。看自习时,我也会静静地坐在讲桌旁读书,有的学生看到我在读,课后也会找我借书读。
  提供阅读方法。阅读犹如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要想顺利到达彼岸,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阅读方法无好坏之分,也并非一成不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比如在读《乡土中国》时,学生大可不必一句话一句话地去深究文本内容,而是以泛读为主,精读部分章节,掌握阅读这类书目的方法即可。再如,读《红楼梦》时,前五章介绍了整本书的背景及人物关系,这是阅读整部作品的基础,所以前五章是需要精读的,教师还可以辅导学生做批注笔记;后面的章节故事性很强,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泛读,了解主要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受益一生。但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摸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
  责任编辑:李香玉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生通常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生理、心理变化,加之学习压力的逐渐提升,故而在学习与生活中都需要教师加强引导。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临时监护者,应当积极运用相应的管理艺术,在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基础上助力学生发展进步。文章主要探讨了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  一、前言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初中学生的思想、性格、行为等都有可能
社会学自十九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就处于本土化过程当中,尤其是恢复重建以来,本土化这个议题就不断被提出、讨论和争论。社会学在本土化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直面中国实际和中国问题,以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取向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分析了社会学本土化的现实处境,最后提出了社会学本土化的路径选择。
班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让班主任工作更具尊严,让班主任工作驾轻就熟,让班级特色更加彰显,让学生个性飞扬。班本德育课程开发贴近时代发展所需,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服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聚焦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是意义远大的。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这也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既要求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在当今的幼儿园教学中树立牢固的目标意识,也逐渐受到幼儿教师的重视。目标意识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清晰的目标,教师根据自身制定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这也可以帮教师顺利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流程,产生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树立良好的目标意识,顺利地推动课程的进行,提高幼儿
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声音质感与歌曲情感的表达,都与歌唱者的表现密不可分,咬字吐字和声音是最关键的。在声乐表演中,清晰准确的咬字和发声可以使声乐演唱具有感染力。在歌唱时,正确的咬字吐字对演唱技巧具有很大的帮助,要清楚的了解字的头、腹、尾,重视歌唱中的语言,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背景。正确发音开口唱就要注重咬字准确、吐字清晰 , 否则根本达不到应有的声音效果。如何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是学习声乐演唱的重点也是难点 , 歌曲演唱与正常说话的区别在于歌曲韵味声调 , 能够表达说话所不能及的情感 , 人们需要歌曲吐露自己的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科研能力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是推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落地生根的核心能力,也是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保证。开展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幼儿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山东省济南市育贤第一幼儿园重视园本教研,以精诚协作、创新求变的研究精神,聚焦真教研、落实真问题,以课程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注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应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如何在防止“小学化”倾向的同时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为了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幼儿园以课题为依托,开展了习惯养成园本课程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幼小衔接的科学之路。  精准定位幼儿需求  我园针对本园家长、附近五所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渐行远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犹言在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方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产生的理论渊源;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建设实践,归纳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初心”内涵;最后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对于今日之中国和世界所产生的重大现实意义。
当下,校外补课几乎成为中小学生的“标配”,每逢假期,学生就如陀螺般在各种培训班间转来转去,假期生活成为学校教学的延伸,学生休息时间被严重挤占,同时以补课费用为主的教育支出成为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态化、大规模校外补课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现象级问题,其背后原因何在?家长如何摆脱被“补课风”裹挟的心理困境?教育改革如何扭转内卷化困局?让我们听听学界的声音。  《教育家》:当下,“补课风”愈演愈烈。
如何使深度学习植根于教学实践,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堂.文章以初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课堂教学为例,尝试探究了基于DELC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