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对山竹壳中色素提取条件的优化

来源 :粮食与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竹壳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来提取山竹壳中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7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80 W.在此条件下,色素吸光度为0.438,与理论值0.439具有较好的拟合.
其他文献
对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进行电子束辐照,辐照总剂量设置为0、90、180、210、270、330、390 kGy,剂量率为30 kGy/s.对经过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的高聚原花青素,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测定其结构的变化,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其平均聚合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前后,高聚原花青素的结构没有明显改变;当电子束辐照剂量从0增加到330 kGy时,其平均聚合度从14.40降到9.10,继续增加剂量到390 kGy,其聚合度又升到11.10.
为研发出一种高膳食纤维的酥性饼干,以土豆、麦麸、低筋粉为主要原料,对土豆麦麸酥性饼干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分别选取土豆粉、黄油、糖粉和麦麸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由此得出,土豆麦麸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土豆粉35 g、低筋面粉20 g、黄油10 g、糖粉8 g、麦麸8 g、奶粉6 g、蛋黄10 g、小苏打0.2 g、食盐0.2 g.土豆麦麸饼干的各因素对饼干的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黄油添加量﹥麦麸添加量﹥土豆粉添加量﹥糖粉添加量.研制出的饼干组织细腻、口感酥松、外形完整、色泽均匀、风味独特.
以藜麦为主要原料,探究藜麦即食方便米加工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藜麦即食方便米最佳工艺条件:双螺杆挤压膨化机2区温度110℃、3区温度60℃、水分添加量8%(以物料质量为基准)、面粉细度0.150 mm、烤制时间170℃,在该条件下,藜麦即食方便米的熟化度好,品质较好,营养元素损失最小.
综述了不同种类植物酵素的研究资料和相关成果,就植物酵素的内涵及其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做了重点阐述,为植物酵素的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紫薯粉、黑米粉、白砂糖的添加量对紫薯黑米饼干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黑米饼干的最优工艺配方为低筋面粉100 g、紫薯粉35 g、黑米粉20g、白砂糖45 g、黄油80 g、鸡蛋20 g、牛奶20 g、泡打粉1 g、食盐1 g、小苏打1 g.由此配方制作的紫薯黑米饼干色泽均匀、品质优良、酥脆可口,具有紫薯和黑米的独特香味.
以优质寒地黑土玉米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值、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研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对水解程度(DE值)的影响,优化复合酶解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当复合酶(淀粉葡萄糖苷酶与脂肪酶)质量比5:5时,在酶解时间58 min、酶解温度59℃、复合酶添加量0.26%(以原料质量为基准)条件下生产的玉米粉基料水解程度可达23.03%,且干燥后的玉米粉冲调性和稳定性较好.
以黑果枸杞为原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咀嚼片.考察微晶纤维素、木糖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黑果枸杞添加量对咀嚼片感官、硬度及颗粒收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制备黑果枸杞咀嚼片的最优配方:微晶纤维素的添加量为15 g,木糖醇的添加量为12.5 g,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15 g,黑果枸杞粉的添加量为41 g,水的添加量为9 g,硬脂酸镁的添加量为13 g,利用此配方制作的黑果枸杞咀嚼片感官品质最好,硬度为2652.6 g,颗粒收率为73.1%,原花青素的含量为209.38 mg/100 g.
以改性高粱粉为主料,改性荞麦粉、改性燕麦粉、改性小米粉、改性糯米粉为辅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改性高粱复合粉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影响改性高粱复合营养粉品质的主次顺序为改性燕麦粉>改性小米粉>改性糯米粉>改性荞麦粉,以改性高粱粉质量为基准,当添加改性燕麦粉20%、改性荞麦粉7%、改性小米粉4%、改性糯米粉6%时,得到的高粱复合粉营养丰富,感官评分为93.84,口感极佳.
以低筋面粉、鸡蛋、沙田柚皮超微粉、黄油和白砂糖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沙田柚皮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低筋面粉质量为基准,鸡蛋50%、沙田柚皮超微粉7%、黄油60%、白砂糖50%为最佳配方.在此配方下得到的沙田柚皮曲奇饼干品质好、色泽均匀、口感细腻,具有产品特有的风味.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青麦粉和绿豆粉复配添加量比例、青麦粉粒度、加水量、加糖量和蒸制时间对绿豆蒸糕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确定青麦绿豆蒸糕最优的生产工艺.由此得出:当添加青麦粉(粒度为150μm)70 g、绿豆粉30 g、水44 g、白糖17.7 g,蒸制时间为7.7 min时,制得的青麦绿豆蒸糕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和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