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青岛百合的繁殖技术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0osj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了珍稀濒危植物青岛百合的自我繁殖方式和人工繁殖方法。通过对崂山范围内5个野生种群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岛百合可以通过自身种子繁殖和子球繁殖2种方式进行增殖,子球由根盘、内部基根、地下茎、散开或是断裂的鳞片基部等部位发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繁衍能力。而对于珍稀濒危植物,人工干预繁殖是保护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通过20 ℃恒温催芽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的整齐度,提前进入生长期;通过25 ℃埋片催芽技术,能更好地控制利于子球形成的环境因子,提高繁殖系数,延长绿期,缩短成球时间,对保护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查看链接   2.2.2基质的准备生产中选择透气性好的基质,如珍珠岩[2]、细河沙、草炭、蛭石都比较适合鳞片生根及增殖要求。试验证明,细草炭土与蛭石等量混合的基质保湿透气性较好,对鳞片具有较长时间的保鲜作用且利于根的生长,是低温环境下埋片扦插的首选基质。沙的保水能力差,在间歇喷雾状态下小鳞茎萌发率较高。大颗粒的蛭石保水保温性较好,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也有利于小鳞茎的形成。赵宇等认为珍珠岩排水、透气性都好,比较适合青岛百合鳞茎片增殖的要求[2]。基质进行暴晒或者熏蒸消毒,埋片前2 d用水淋湿置于室内阴干备用。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不同pH值条件下,研究壳聚糖衍生物对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 Tseng,Chen et Zhang)、小球藻(Chloreiia spp.) 絮凝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浓度为30 mg/L以上的壳寡糖、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对2种藻类具有显著的促沉降效应,在pH值大于7的碱性溶液中沉降效应明显提高。说明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可以用于微藻的大规模采收。  关键词:壳寡糖;水溶
笔者一次参加教研活动,听了两位七年级教师执教新教材“人口与人种”一课。其间,两位教师处理教材中的一幅图片的方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位只字未提,另一位进行了局部更改。好奇之下,请教原因,均言此图说不清楚,不如不说; 如要说则需要进行局部调整,用中国秧歌或中国民乐来替代最后的舞蹈部分。笔者顿生疑问:这幅图片为何说不清楚,竟让执教教师避而不谈或局部调整?如何处理才比较合适?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仔细研读了这
摘要: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LC50为95.37 mg/L、对照药剂哒螨灵的LC50为228.09 mg/L,联苯肼酯的毒力为哒螨灵的2.39倍。2011-2012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1 d,43%联苯肼酯悬浮剂165、195、239 mg/kg处理的防效为50%~60%
摘要:2012年秋季,在山东泰安番茄主要种植区中采集到叶片褪绿,叶脉颜色变深的疑似番茄褪绿病毒病和番茄侵染性褪绿病毒病的番茄样品。利用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的特异引物 ToCV1/ToCV2和番茄侵染性褪绿病毒(Tomato infectious chlorosis virus, TICV)的特异引物TICV1/TICV2分别对样品进行扩增,最后仅
一、 问题提出  苏教版《实验化学》(选修)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对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描述仅用了一句话,未有更多篇幅。笔者查阅了先后不同版次的苏教版新教材,细细品读后发现,对该反应的表述用语也不尽相同,字里行间透着细微的差别。  (Ⅰ)2004年6月第1版(第40页): 与氯化钠不同,亚硝酸钠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难溶于水的AgNO2白色沉淀可溶于稀硝酸。 Ag NO2-=AgN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 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 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涵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
摘要:以淮南矿区潘北煤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地下水淹没初期温度、pH值对土壤中氮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不同pH值条件下土壤中总氮、总磷释放规律相似,即上覆水总氮、总磷浓度及释放强度在释放初期均迅速增大,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最后保持在某一稳定水平。温度对土壤中总氮的释放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总氮释放能力加强,30 ℃下总氮释放量明显高于20、10 ℃,20、10 ℃时总氮
摘要:通过改变花药接种前的预处理、培养条件,建立了高效蓖麻花药愈伤诱导体系,结果表明:以通蓖5号为试材,4 ℃预处理3 d,维生素C浸泡1.5 h,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6 g/L、维生素C 200 mg/L,暗培养15 d可获得高诱导率、低褐化率的蓖麻花药愈伤组织。  关键词:蓖麻;花药;诱导愈伤;防褐化  中图分类号: S565.60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
摘要:为研究重金属锌胁迫条件下锦鲤组织内发生的氧化损伤作用,采用静水生物养殖法,进行6 d的亚急性毒性试验。把80尾锦鲤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尾,分别用11.625、23.250、46.500 mg/L锌对锦鲤处理96 h,6 d后分别测定锦鲤肌肉、肝胰脏、鳃中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
摘要:探讨苦豆籽中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种工艺条件(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pH值)对苦豆籽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5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 g ∶16 mL,提取时间为3 h,溶剂pH值为3.5。研究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并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苦豆籽;生物碱;提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