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外推法的终结

来源 :国际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0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中国经济越来越成熟,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不奇怪。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年中,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是无与伦比的。这些条件包括:加入WTO、打通城乡劳动力流动、高校扩招、将投资率推高至50%等。因此,许多中国奇迹不可复制。尽管近来中国经济已触底复苏,但其潜在增速放缓将无法避免。现在需要回答的是两个问题:第一,经济增速将放缓多少?第二,转型能否顺利实施?对于第一个问题,5%的年增长率可能迟早会到来。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则更依赖于推测。答案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中国经济需要转变模式,即“再平衡”,而这本质上
其他文献
用培氟沙星和强的松对17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培氟沙星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下降及血浆白蛋白升高,均较治疗前有较显著变化(P
内部贬值成为欧元区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它却富有争议。在IMF对希腊的意向书中,专栏3专门介绍了“内部贬值的国内经验”,并对内部贬值提出反对意见。IMF总结了一些标准论据,但是其
2010年初欧元区一些成员国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欧元区面临重压,尽管人们做出大量政治和融资努力来维系欧元计划,但由于金融市场连续施压、各国面临许多政治挑战,欧元区的最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四面楚歌的欧洲决策者心中,希望是永远无穷尽的。在雅典濒临崩溃、马德里一家银行出现挤兑之时,决策者们又将渺茫的希望寄托于德国能够大发慈悲,改变对欧元债券的敌视态度。他
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及政治危机的中间阶段,其强度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仅见。这一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已经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许多政府
周日(译者注:2012年5月6日)在法国和希腊举行的选举表明,欧盟正在驶向悬崖,而它的选民们却毫不在意。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官方资本流动的净规模相对较大,并且这一流动往往发生在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但是,学者们关于经常账户失衡的研究中,却常常忽视这一特征。
欧元区的消息令人沮丧。欧元区5月经理人采购指数(PMI)下探至45.9,欧洲股票市场也在不断下挫,欧元兑美元汇率已滑落至1.25美元/欧元,欧盟特别峰会也未就政治危机拿出解决方案。全球媒
为了应对欧债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借贷火力能否提高?能提高多少?这些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联合会议上最热门的议题。目前各国对IMF的认捐总额已经达到3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