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背景与韵律特点

来源 :剑南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的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十四行诗不是莎士比亚的首创,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举世无双,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诗句简短,立意深远,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一、创作背景(一)时代背景结合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是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的时代。一方面,这个时代经历着伟大的变革,另一方面,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残酷性逐渐暴露出来,莎 In the creation of sonnets in the UK and in the world, the poems of Shakespeare’s 14th line are a peak and worth an unprecedented reputation. The sonnet is not Shakespeare’s first initiative, but Shakespeare’s sonnet is unique in the world, while the Shakespeare Sonnet was created between about 1590 and 1598. His poetry has a high level of structural and linguistic skills, , Far-reaching conception, almost every poem has an independent aesthetic value. First,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a)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Shakespeare’s lif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it is the dissolution of feudal society and capitali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era. On the one hand, this era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On the other h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have further developed and the cruelty of capitalism has gradually been exposed.
其他文献
本人通过对小说中基督教教会主题的梳理,探讨了黑人在追寻身份认同的主体诉求,对白人主流文化之基督文化的内化成为黑人融入美国白人主流社会的必经之路,黑人主体如何构建其
李宝莉遭遇家庭变故之后做了汉正街 “女扁担”,挑起家庭重担,最后被亲生儿子遗弃,通过对她悲剧式人生的解读, 剖析社底层市民生活的种种无奈、艰辛与抗争的真相,结合人物的
1897年发表的《人间食粮》可以视为纪德反叛社会、重新拥抱生活的精神独白,也是他第一次同过去生活决裂的宣言书。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被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
目的:探讨踝泵训练系统性指导在卧床病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98名卧床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宣教预防下肢深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的报纸,尤其是党报,其宗旨会不会发生变化,它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怎样的呢?纵观社会主义报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作家,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美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而他
遍览《全宋词》,蕴含丰富的舟船意象扑面而来.这里主要探析体现词人追求心灵自由之休闲情趣的舟词.游于自然的乘兴之舟体现了词人追求身闲心适的休闲情趣;“游乎心”的超俗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整体健康意识的增强,促使民众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健康者的预
作为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骆驼祥子》中的句式运用可谓灵活多样,修辞效果也由此大幅提升。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外位语、插入语、独词句和变式句应用方式的分析来展现老舍的写作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