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微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践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库,与线下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利用翻转课堂、热点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避免传统线下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够改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掌握.
其他文献
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扶持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和创立医学相关课程虚拟仿真系统,并将其融入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处理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进而促进医学生人才的培养.通过对虚拟仿真教学的应用现状和优势等方面的介绍,讨论其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护理专业工作者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力量.南丁格尔倡导的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已经并将继续激励着众多护理专业工作者砥砺前行.通过对“南丁格尔精神”专题活动在“护理学导论”课程应用的设计、实施及结果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具有使命和担当的青年一代护理专业工作者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是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必须坚持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协调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现如今,我国深入开展了教育改革,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采取多种措施深化课程改革,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建科学完备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结合工作过程对电信服务实训课程进行不断的改革,明确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论述,涉及工作过程及电信服务工作,分析电信服务工作的生产特点,以及当前实训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缺乏对于电信服务系统在复制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的认识,没有进行合理地模拟,针对所存在的困境,对实训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对通信行业岗位需求的明确,进而推动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与此同时,结合电信服务过程实训改革中所存在的关系问题,制定解决的方案,加强项目设计,对素材进行合理生成,加强对
学位
在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倡导之下,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针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了系统规划;适用于创新人才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面向高等教育中创新人才培育,提出了启发—探究—创新设计式教学方法,并对该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研究.
对大班授课的高等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分别对翻转课堂的自学、讨论和检验三个环节提出了改进方式,并从教学目标和在教学中引入高效学习方法这两个方面提出了两个辅助环节以保障翻转课堂高效教学的实施,解决了高等数学课程难度大且是大班授课不易进行翻转课堂的困境.所有改进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给出一节翻转课堂的实例进行具体说明.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实现了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贵州省磷资源丰富,磷化工产业集聚,对磷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度高,作为地方高校,开设磷化工专业课程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贵州民族大学磷化工专业课程的开设经验和成果,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对地方高校磷化工专业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重点对磷化工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了分析.
制约MTI翻译教学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缺乏具有丰富翻译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师资,面对新生师资力量增长缓慢而翻译硕士逐年扩招的现实,如何实现MTI培养点有限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是能否达成MTI既定培养目标的关键.尝试借鉴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弱矩阵式、平衡矩阵式和项目矩阵式模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MTI培养点提出三种相应的翻译教学团队组织结构,协助实现有限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促进MTI培养项目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蕴含丰富的育人素材,它传载的行业道德价值和职业精神,是全行业共同沉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这是育人的天然隐性课程,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引领和挖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专业、行业的职业精神紧密联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更助于培养学生创新、高效、敬业、规范等良好品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