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轮转培训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系统、规范、专业化培训效果,提高精神科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就职的护士6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名。试验组组员每科轮转3个月,为期1年,在不同科室包括男病房、女病房、开放病房及MECT室进行针对性的带教和辅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通过精神专科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应急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护理人员座谈、工作满意度调查、日常工作观察等进行前测和后测,对护士轮转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低年资护士实施轮转培训后,试验组与培训前相比,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应急能力、综合素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677,-3.049,-10.717,-12.581;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专科理论和综合素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16,4.511;P<0.01)。实施轮转培训后,轮转护士满意度为94.12%,高于实施前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0,P<0.01)。

结论

通过实施轮转培训,可以有效提高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精神科临床实践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急诊医护人员实施单人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的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诊科医护人员120名,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简称2010版新指南)对胸外心脏按压质量的要求,在复苏模拟人身上实施单人徒手胸外心脏按压2 min,电脑自动记录按压质量数据,包括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壁回弹率等测试结果。结果120名医护人员中,胸外心脏按压定位准确91人,准确率为7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缓解骨科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住院的90例骨科患者作为个性化护理组即为干预组,选取2012年6—12月90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数字评分法每天评估患者疼痛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当天,干预组患者疼痛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7,P>0.05),而术前及术后第1,3天干预组患者的疼痛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6.363,7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为一例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热射病(HS)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并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患者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PubMed、EBMR循证医学数据库、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
目的探讨本科男护生在妇产科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源,并寻求应对策略,为临床带教老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来自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的20名本科男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入访谈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探寻其压力源。结果通过访谈发现,男护生在妇产科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源比其他科室更多,而男护生对压力源的应对多为独立面对,妇产科临床老师带教男护生的经验不足。结论男护生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护理管理者评估临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测评工具。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小范围专家论证,初步拟定量表维度及条目。通过Delphi法专家咨询对初拟量表修订后形成预测量表,并采用他评方式对17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预测试,形成正式测评量表;随后采用此量表对35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大样本测试、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量表。结果临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测评工具由8个维度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临床护士对潜在器官捐献者协调捐献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6月对某公立医院的375名护士进行有关潜在器官捐献者相关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353份,有效应答率为94.1%。结果66.3%的护士认为潜在器官捐献者主要来源于突发意外的死亡人群;潜在器官捐献者的主要来源科室前3位为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和神经